非小细胞肺癌患者miR-744-5p、血清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研究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外泌体微小RNA-744-5p(miR-744-5p)、血清巨噬细胞抑制因子-1(MIC-1)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唐山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26例NSCLC患者为观察组,126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外周血外泌体miR-744-5p水平和血清MIC-1水平。随访3年,将126例NSCLC患者分为生存组(94例)和死亡组(32例),比较生存组与死亡组的miR-744-5p及MIC-1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iR-744-5p及MIC-1水平在预测患者预后中的临床价值。根据ROC曲线分析的miR-744-5p水平截断值将观察组分为高表达组(miR-744-5p≥0.016,74例)与低表达组(miR-744-5p<0.016,52例),血清MIC-1水平截断值将观察组分为高表达组(MIC-1≥1 013.21 pg/ml, 48例)与低表达组(MIC-1<1 013.21 pg/ml, 78例),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患者的miR-744-5p和MICselleck HPLC-1表达情况。用Logistic回归分析miR-744-5p低表达和MIC-1高表达的影响因素。结果 观察组的miR-744-5p水平低于对照组(0.013±0.008 vs. 0.091±0.013),MIC-1水平高于对照组[(1 247.59±120.42)pg/ml vs.(215.13±40.05)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生存组的miR-744-5p水平高于死亡组(0.018±0.004 vs. 0.009±0.002),MIC-1水平低于对照组[(915.13±40.05)pg/ml vs.(1 547.59±120.42)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ROC曲线结果显示,当miR-744-5p的截断值为0.0Influenza infection16时,其预测NSCLC患者预后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75;当MIC-1截断值为1 013.21 pg/ml时,其预测NSCLC患者预后的AUC为0.821(P<0.05)。不同肿瘤大小、TNM分期、分化程度及淋巴结转移患者的miR-744-5p和MIC-1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3 cm、有淋巴结转移及低分化是影响miR-744-5p低表达和MIC-1高表达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NSCLC患者miR-744-5p水平呈低表达,血清MIC-1水平呈高表达,二者均与寻找更多患者病情程度存在一定联系,且在预测患者预后中具有一定临床价值。肿瘤≥3 cm、有淋巴结转移及低分化是影响miR-744-5p水平低表达和MIC-1水平高表达的独立危险因素。

纳米聚苯乙烯微塑料暴露对秀丽隐杆线虫葡萄糖代谢的影响

纳米聚苯乙烯(nanoPS),作为一种人造微塑料,正持续不断地进入到环境CL 318952核磁中,对人类健康以及生态安全都是一个潜在威胁。已有结果表明,nanoPS暴露会导致轮虫、水蚤以及斑马鱼等运动能力下降、氧化损伤、肠道损伤以及代谢紊乱。葡萄糖代谢是生命活动最重要的能量供应之一,然而,关于nanoPS长期暴露对于葡萄糖代谢影响的了解还不够全面和深入。本研究中,使用低浓度nanoPS(0~100μg·L~(-1))连续暴露模式生物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5 d后观察对其糖代谢的影响。液体暴露5 d后,10 μg·L~(-1)和100 μg·L~(-1)处理组线虫确实摄入了一定量的微塑料。同时,使用高浓度(10 mg·L~(-1))绿色荧光nanoPS急性暴露线虫24 h,发现线虫体内摄入的微塑料主要分布在肠道的尾部。此外,短暂恢复12 h后,线虫可以将其排出。nanoPS液体暴露5 d后,10 μg·L~(-1)和100 μg·L~(-1)处理组线虫的食物摄入均显著减少,同时100 μg·L~(-1)处理组线虫体内葡萄糖含量降低了21获悉更多.8%。此外,与葡萄糖相关的一些代谢Microscopes过程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在这其中,100 μg·L~(-1)处理组线虫体内糖原含量升高了2.5倍,而海藻糖含量呈剂量依赖降低,虽然变化不显著。至于葡萄糖分解代谢,液体暴露5 d后,100 μg·L~(-1)处理组线虫体内丙酮酸含量降低了55.3%,同时一些与糖酵解相关基因包括gpd-2、pyk-1、pyk-2和pfk-1.1的表达也都明显减弱。而柠檬酸和ATP含量在暴露后却都呈剂量依赖升高。在这其中,100 μg·L~(-1)处理组线虫体内柠檬酸含量升高了85.9%,而10 μg·L~(-1)和100 μg·L~(-1)处理组线虫体内ATP含量分别升高了39.3%和51.3%。综上所述,结果表明,nanoPS液体连续暴露后,线虫体内不论是葡萄糖合成代谢还是分解代谢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且这些影响可能与暴露过程中线虫对nanoPS的摄入及暴露后线虫的摄食减少相关。

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水平对京典北京鸭屠宰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脂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研究旨在探讨饲粮代谢能和selleckchem Barasertib粗蛋白对生长育肥期京典北京鸭公鸭屠宰性能、血清生化指标、肝脏脂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采用2×3试验设计,将240只18日龄京典北京鸭公鸭随机分为6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5只。试验设置2个粗蛋白水平16.5%、17.5%,3个代谢能水平(11.9、12.34、12.8 MJ/kg),饲喂20 d,38日龄屠宰。结果显示:(1)饲粮粗蛋白与代谢能的互作效应对京典北京鸭公鸭皮脂率有显著影响(P<0.05),16.5%粗蛋白水平的公鸭皮脂率显著高于17.5%粗蛋白水平(P<0.05),17.5%粗蛋白水平的全净膛率显著高于16.5%abiotic stress粗蛋白水平(P<0.05)。(2)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的互作效应对公鸭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有显著影响(P<0.05),对血清尿酸(UA)和甘油三酯(TG)水平GPCR & G Protein抑制剂有极显著影响(P<0.01);12.8 MJ/kg代谢能水平的公鸭血清TP、ALB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显著高于其他代谢能水平(P<0.05),17.5%粗蛋白水平的HDL-C显著高于16.5%粗蛋白水平;(3)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的互作效应对公鸭二酰基甘油酰基转移酶(DGTA2)、脂肪酸合成酶(FAS)基因的表达量有显著影响(P<0.05),17.5%粗蛋白水平的公鸭硬脂酰辅酶A去饱和酶基因(SCD)表达量显著低于16.5%粗蛋白水平(P<0.05)。12.8 MJ/kg代谢能水平公鸭肉碱脂酰转移酶-1A(CPT1A)、长链脂酰辅酶A合成酶1(ACSL1)基因表达量显著低于其他代谢能水平(P<0.05)。综上所述,本试验条件下,推荐生长育肥期京典北京鸭公鸭的饲粮代谢能和粗蛋白需要量为12.34 MJ/kg、16.5%。

疼痛护理干预联合量化康复训练在肝癌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疼痛护理干预联合量化康复训练在肝癌术后患者中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22年2月在商Direct medical expenditure丘市第五人民医院接受肝癌根治术的105例S63845患者,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53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接受一般护理联合疼痛护理,观察组于对照组加用量化康复训练。两组患者均于肝癌术后干预至出院。比较两组患者康复情况(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疼痛控制情况(术后患者疼痛的经历、疼痛对情绪影响、疼痛对身体或日常生活的影响)以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首次下床活动、首次排气以及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Adavosertib作用05);干预后,两组患者疼痛的经历、疼痛对情绪影响、疼痛对身体或日常生活的影响评分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疼痛护理干预联合量化康复训练可有效促进肝癌术后患者康复,提高对疼痛控制情况,安全性较好。

个性化营养支持对老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指标及能量代谢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个性化营养支持对老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肝功能指标及能量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2年3月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慢性乙型PEG300肝炎患者79例,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39)。对照组予以常规饮食食谱,观察组则予以个性化营养支持。比较2组干预前和干预1个月后的肝功能指标、营养指标以及糖代谢指标的差异。结果 两组在年龄、性selleck化学别构成、病程、乙型肝炎病毒DNA滴度、干预前肝功Hereditary skin disease能指标、营养指标和糖代谢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干预后,观察组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营养风险筛查2002量表评分、低血糖发生率和胰岛素抵抗指数较对照组显著下降,而上臂肌围、前白蛋白和白蛋白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 个性化营养支持有助于改善老年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肝功能和糖代谢,提高患者的营养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

夏枯草对果糖诱导的大鼠代谢综合征的影响及其代谢机制

目的:代谢综合征是多种疾病的表现形式,严重危害心脑血管系统。中药夏枯草能调节高脂小鼠脂代谢紊乱状态,有效抑制肝损伤代谢紊乱,针对夏枯草对代谢综合BMN 673 NMR征的影响及代谢机制进行分析,试图从天然产物中寻找潜在的安全药物。方法:采用果糖诱导复制大鼠代谢综合征模型,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的方法探讨夏枯草提取物对代谢综合征大鼠的作用及可能的代谢机制。结果:夏枯草提取物可显著降低代谢综合征大鼠体质量,降低血脂水平,抗脂质过氧化损伤,抑制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炎症因子的释放,保护肝脏维护其正常功能运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显示,代谢综合征大鼠血清中代谢物发生显著变化,夏枯草处理可显著改善其变化。与正常组比较,代谢综合征大鼠中发现11个差异代谢标志物;与模型组比较,夏枯草组中有8个显著LY294002体内差异代谢标志物,其中,磷酸盐、丙酮酸和琥珀酸为共有的标志物。通路分析显示,夏枯草的调节作用主要与三羧酸循环、糖酵解和糖异生、丝氨酸/苏氨酸和confirmed cases甘氨酸代谢途径有关。结论:夏枯草可作为治疗代谢综合征潜在的天然药物来源,其可通过能量代谢和氨基酸代谢途径调节果糖诱导的代谢综合征的代谢紊乱。

烤烟上部叶成熟过程中代谢组的差异分析

为明确烤烟上部叶成熟过程中物质转化规律及代谢组的差CP-456773体外异,利用GC-MS非靶向代谢组学方法并结合激素及色素等的测定对烟株打顶后20、30、40、50和60 d的上部叶代谢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上部烟叶成熟过程可分为3个阶段,分别为烟株打顶后20~30 d、40~50 d和60 d。随烟叶成熟进程的推进,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质量分数)逐渐下降,在打顶后40 d时下降最为明显,游离氨基酸和总氮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总植物碱和碳水化合物含量整体呈升高趋势,烟叶中促进生长类激素含量在打顶后40 d显著下降,促进成熟衰老类激素含量在打顶后40competitive electrochemical immunosensor d显著提高,打顶后40 d可能是上部烟叶成熟过程中生理功能由盛转衰的关键节点。通过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OPLS-DA)筛选出38种差异代谢物,主要是氨基酸类、糖类和脂肪酸类代谢物,其中4-氨基丁酸、果糖、阿洛糖、PS-341配制棕榈酸、亚麻酸、甘油酸、苹果酸、莨菪亭、奎尼酸等可能是上部烟叶成熟过程中较关键的代谢物。差异代谢物显著(p<0.05)富集在糖代谢、氨基酸代谢和脂肪酸代谢等通路中,其中乙醛酸和二羧酸代谢,不饱和脂肪酸的生物合成,TCA循环,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等通路在烟叶成熟过程中起重要的调控作用。

基于非靶向代谢组学研究呋喃西林胁迫下克氏原螯虾体内氨基脲的代谢影响

为了探究呋喃西林代谢产物氨基脲在甲壳类水产品中的代谢途径,研究不同时间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体内呋喃西林及其代谢物的蓄积情况,同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ltra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quadrupole/electrostatic Field Orbitrap High 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UPLC-Q-Exactive-MS)代谢组学技术分析氨基脲的代谢组学特征,并通过体外模拟验证实验检验了相关通路物质产生氨基脲的可能情况。结果显示,经胁迫后克氏原selleck D-Lin-MC3-DMA螯虾肌肉组织中氨基脲含量呈现随时间延长而增多的现象,而呋喃西SAHA浓度林则呈现先增加后减少再增加。代谢组学显示,在经呋喃西hepatic insufficiency林胁迫24 h与4 h样品相比,共注释到39个代谢差异物质,其中22个上调,17个代下调。KEGG富集通路表明,胁迫影响牛磺酸及次牛磺酸代谢、精氨酸生物合成、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及D-谷氨酰胺和D-谷氨酸代谢相关的通路。验证实验表明牛磺酸、精氨酸、丙氨酸和谷氨酰胺可能是氨基脲代谢途径中的重要物质。

单孔与常规三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单孔与常规三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科行肺段切除术的12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体表切Handshake antibiotic stewardship口数量将其分为观察组(n=60,单孔胸腔镜手术治疗)和对照组(n=60,三孔胸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总引流量、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手术时间、病变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良性病变、恶性病变、术中中转开胸情况、肺不张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Ferrostatin-1溶解度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观察组的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VP-1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1、3天,观察组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孔胸腔镜较常规三孔胸腔镜应用于解剖性肺段切除术中更加安全、可行,有利于避免术后切口疼痛,减少术后炎症因子的释放及并发症的发生,加速患者术后康复,并缩短住院时间。

药学服务对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血压控制与不良反应的影响

目的:分析药学服务对高血压性心脏病住院患者血压控制效果、用药依从性与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郑州市中医院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2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1例。其中观察组接受以药物整合模式为引导的药学服务,对照组接受基础药学服务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血压变化情况、用药依从表现、不良反应发生情况Alpelisib、满意度与住院治疗费用差异。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水平均低于对照组,用药依从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高于对Pevonedistat浓度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住院费用与住院用药费用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药物整合模式引导下对高血压性心脏病住院患者展开药学服务,能有效提升患者的血压控制效果,加强用药依从性,降低患者住院期间不良反应发生microbiome composition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