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建立EMCV感染昆明鼠模型。方法:6-8周龄昆明小鼠,雌雄各半,分为空白对照组和EMCV高(100 TCID_(50)/20 g),中(10 TCID_(50)/20 g),低(1 TCID_(50)/20 g)剂量组。分别于EMCV感染5、7、9、11、13、15 d称重,眼眶采血后,断颈处死。取心、脑、肝和脾,计算各器官脏器指数;qRT-PCR检测心、脑、脾、肝和外周血病毒载量;qRT-PCR检测心和脑IL-1β、IL-6和TNF-α mRNA表达量;取心和脑,HE染色后观察组织病理损伤。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高剂量的EMCV感染小鼠5 d时,能显著(P<0.05)增加心脏指数和极显著增加(P<0.01)脾脏指数;qRT-PCR结果显示EMCV感染9 d时,小鼠心、脑、肝、脾和外周血病毒寻找更多载量最高,中和低剂量EMCV感染小鼠各脏器中的病毒载量很低;高剂量的EMCV感染小鼠9 d时,心和脑的IL-1β(P<0.01)、IL-6(P<0.001)和TNF-α(P<0.01)极显著升高;9 d时,高Software for Bioimaging剂量EMCV引起心脏组织炎症细胞浸润和空泡化病变;5-9 d时,高剂量EMCV引起脑组织脑膜增厚,脑膜下血管扩张和出血,脑白质血管扩张形成血管套。AZD2281体外结论:EMCV攻毒剂量为0.2 mL 100 TCID_(50)/20 g时,成功建立EMCV感染昆明小鼠模型。
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连续性血液透析治疗后2年内死亡的危险因素及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构建
目的 探讨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连续性血液透析治疗后2年内死亡的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118例行连续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观察组)及行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的49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及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随访2selleck年,记录两组患者的生存情况,比较其2年生存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连续性www.selleck.cn/products/Trichostatin-A血液透析治疗后2年内死亡的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评价其准确性和有效性。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尿素氮、血肌酐水平,以及血清IL-6、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的2年生存率为69.49%,高于对照组的53.06%(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白蛋白/球蛋白值(AGR)<1.10、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值(NLR)>3.24、血清IL-6水平>76.02 pg/mL、血清TNF-α水平Extrapulmonary infection>92.37 pg/mL、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水平>79.31 ng/L、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13.76 mg/L及合并心血管疾病均是慢性肾衰竭患者连续性血液透析治疗后2年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基于上述危险因素构建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结论 相比于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连续性血液透析治疗能够更有效地改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肾功能指标和炎症因子水平,提高患者生存率。年龄>60岁、AGR<1.10、NLR>3.24、血清IL-6水平>76.02 pg/mL、血清TNF-α水平>92.37 pg/mL、血清FGF23水平>79.31 ng/L、血清hs-CRP水平>13.76 mg/L及合并心血管疾病均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连续性血液透析治疗后2年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清热泄浊方联合尿毒清颗粒对痛风性肾病合并肾衰竭患者肾纤维化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
目的:探讨清热泄浊方联合尿毒清颗粒对痛风性肾病合并肾衰竭患者肾纤维化及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于该院就诊的痛风性肾病合并肾衰竭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予以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尿毒清颗粒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清热泄浊方联合尿毒清颗粒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血尿酸(UA)、尿素氮(BUN)、肌酐(SCr)和24 h尿蛋白定量(24 h UTP)]、肾纤维化指标[血清胱抑素(Cys C)、血清透明质酸(HA)]及微炎症状态指标[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50%(37/40VE-822),与对照组(75.00%,30/40)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UA、SCr、BUN和24 h UT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Cys C、HA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CRP、IL-6及IL-1β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0.00%(4/40)、7.50%(3/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泄浊方与尿毒清颗粒联合应用能减轻痛风性肾病合并肾衰竭患者肾纤维化及微炎症状genetic breeding态,改善肾功能,效Decitabine分子量果显著,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英夫利西单抗治疗药物监测在克罗恩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 分析英夫利西单抗(infliximab, IFX)治疗的克罗恩病(CD)患者诱导治疗后和维持期的两次治疗药物监测(TDM),与随访中原发无应答(PNR)、继发失应答(SLR)、内镜黏膜愈合(MH)、急性输液反应以及停药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纳入2018年6月至2022年9月在南京鼓楼医院治疗的中重度CD患者47例,均为生物rifampin-mediated haemolysis制剂初治。诱导治疗后第14周时行首次TDM,检测IFX谷浓度和抗肿瘤坏死因子药物抗体(ATI)的滴度,IFX谷浓度≥3μg/mL判断为达标,根据检测结果允许药物调整优化,维持期第二次行TDM。分析14周IFX谷浓度达标(n=25)和不达标组Talazoparib分子量(n=22)组间及维持期IFX谷浓度不同亚组间的PNR、SLR、MH、急性输液反应和停药的差别,并分析不同IFX谷浓度与ATI阳性率的关系。结果 14周达标组和不达标组在(32±4)周时的MH率分别是80.0%和3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13,P<0.01)。14周达标组中,二次达标和不达标组亚组间的ATI率、输液反应率、停药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14周不达标组中,二次谷浓度达标和不达标组亚组间的ATI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极低IFX谷浓度亚组(LBH589浓度<1.0μg/mL)的ATI阳性率高达53.9%,显著高于其他浓度亚组(P<0.05)。结论 14周IFX谷浓度与CD患者治疗后首次内镜复查MH有密切关系,维持期IFX谷浓度与ATI产生、输液反应、停药均有关,期待经济、便捷的主动TDM以保持药物疗效。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与2型糖尿病颈动脉粥样硬化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比值(LMR)与2型糖尿病(T2DM)颈动脉粥样硬化(CAS)发生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以及对其预测作用。方法 入选2019年1月至12月于deep fungal infection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区内分泌与代谢病科住院的T2DM患者240例,根据有无颈动脉粥样硬化分为单纯T2DM组87例和CAS组153例;再将CAS组根据严重程度分为3组:CAS1组40例(颈动脉硬化或内膜增厚)、CAS2组93例(颈动脉斑块)、CAS3组20例(颈动脉狭窄)。收集各组的临床资料、生化指标、LMR、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应用SPSS 20.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影响CAS发生及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以及LMR对于CAS的预测效能。结果 与单纯T2DM组相比,CAS组的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程、收缩压、BUMRTX849 IC50N、Cr、NLR增高,ALB、LMR降低(P<0.05)。单纯T2DM组、CAS1组、CAS2组、CAS3组四组间年龄、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程、收缩压、ALB、BUN、Cr、NLR、LMR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LMR数值呈下降趋势,CAS2组较CAS1组下降,CAS3组较CAS2组下降(P<0.05)。以有无CAS为因变量,二分类logistic回归发现,年龄、低LMR是T2DM发生CAS的危险因素(P<0.05);以单纯T2DM组为参考类别,四组行多分类logistic回归提示,年龄是影响T2DM发生颈动脉硬化或内膜增厚、斑块及狭窄的危险因素(P<0.001),低LMR是T2DM发生颈动脉斑块及狭窄的危险因素(P<0.05),对单纯颈动脉硬化AM-2282溶解度或内膜增厚的发生无显著影响(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LMR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25;最佳临界值为5.77时,其诊断CAS的灵敏度为74.51%、特异度为47.13%。结论 LMR与T2DM患者CAS的发生及严重程度相关,尤其和颈动脉斑块及狭窄密切相关,且LMR对于T2DM合并CAS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如意珍宝丸治疗骨关节炎的临床综合评价
对如意珍宝丸治疗骨关节炎进行临床综合评价,明确其临床优势,以推进临床合理用药和相关政策转化。遵照《药品临床综合评价管理指南》《中成药临床综合评价技术规范》中的相关标准,全面收集如意珍宝丸治疗骨关节炎在安全性、有效性、经济性、创新性、适宜性、可及性和中医药特色“6+1”维度的研究及相关资料,通过循证医学、问卷调查、卫生技术评估、药品经济学评价等方法,利用多准则决策分析(multi-criteria decision analysis,MCDA)模型和CSC v2.0软件对如意珍宝丸的临床价值进行综合评价Cobimetinib分子式。不良反应中心自发呈报系统数据和文献数据显示,如意珍宝丸的不良反应多为一般不良反应,未见严重不良反应报道,已知风险小,安全性评为A级;治疗骨关节炎可以有效缓解关节疼痛,恢复关节功能,未来仍需更多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验证其有效性,有效性评为B级;有经济性证据支持,经济性评为B级;具有很好的临床创新性、企业服务体系创新性和产业创新性,创新性评为A级;医护人员及患者对如意Pathology clinical珍宝丸的适宜性较好,可进一步加强配置给药方便度、宣传促销等,促进医患合理用药,适宜性评为B级;BYL719试剂药品价格水平、可获得性以及可负担性整体较好,可及性评为A级;如意珍宝丸为藏族医药经典名方,具备很好的中医药理论特色,人用经验研究仍需进一步加强,中医药特色评为B级。综合“6+1”维度的评价结果,临床综合评价评为B类。如意珍宝丸治疗骨关节炎的临床价值较好,建议按程序有条件转化为基本临床用药管理的相关政策。
关节镜下微骨折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微骨折技术联合富血小板血浆关节腔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knee osteoartgibberellin biosynthesishritis, KOA)的近期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黄河三门峡医院骨科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两组。A组30例术后关节腔内注射富血小板血奖;B组30例术后不行关节腔注射富血小板血浆。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疼痛NRS评分和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疼痛NRS评分和Laduviglusib研究购买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均获得明显改善,A组术后1个月后,随着时间推移,评分进一步改善,B组于术后6个月膝关节疼痛NRS评分及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达到最佳效果后开始逐渐下降,术后1年时膝关节疼痛NRS评分及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较前反复,各时间点A组效果均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时A组膝关节疼痛NRS评分(1.23±0.87)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86.25±2.11)分优于B组的(2.19±0.72)分、(83.21±3.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56、4.520,P<0.001)。结论 GNE-140试剂关节镜下微骨折术联合富血小板血浆治疗轻中度KOA,可改善患者的疼痛症状及膝关节的功能。
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产后抑郁症的关系研究
目的:分析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产后抑郁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0年3月—2021年12月在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50例首次诊断为产后抑郁症的患者和同期收集的50例正常产后女性为研究对象。产后抑郁症的诊断依据为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将得分>13分的女性记为病例组。采用自制问卷收集患者一般情况信息,包括年龄、文化水平、职业、家庭收入情况、睡眠情况及体育活动情况等。收集2组患者BMS-354825溶解度清晨空腹静脉血,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25 (OH) D_3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6 (IL-6)水平。比较产后抑郁症患者与正常女性血清维生素D水平和IL-6水平的差异,分析产后抑郁症的可能危险因素,以及维生素D与产后抑郁症的相关性。结果:2组研究对象年龄、文化水平、职业、家庭月收入间无JNJ-42756493体内实验剂量差异(P>0.05),而患有产后抑郁症的产妇存在睡眠障碍者更多,且更规律体育锻炼更缺乏(P <0.05)。患有产后抑郁症的女性血清维生素D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25.03±4.38) vs (32.04±5.21) ng/mL,P<0.05],而血清IL-6水平高于对照组[(23.31±5.03) vs (19.03±4.92) pbioorthogonal reactionsg/mL,P<0.05],血清高IL-6水平、低维生素D水平为产后抑郁的危险因素,且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产后抑郁症呈负相关,IL-6水平与产后抑郁症呈正相关。结论:血清维生素D水平和IL-6水平与产后抑郁症相关,孕产期女性应多关注维生素D营养状况,摄入充足的维生素D,避免机体处于炎症状态,以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血清HB-EGF和SAA水平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诊断价值
[目的]研究血清肝素结合性表皮生长因子(HB-EGF)、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对高血压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高血压患者100例,根据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CIMT)诊断结果将其分为高血压组(n=42)、高血压CAS组(n=58);另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受试者50例,设为健康对照组。比较健康对照组、高血压组和高血压CAS组血清HB-EGF、SAA水平及CIMT;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100例高血压患者血清HB-EGF、SAA水平与CIMT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CAS的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血清HB-EAMG510体内实验剂量GF、SAA水平对高血压患者CAS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健康对照组比较,高血压组和高血压CAS组血清HB-EGF、SAA水平显著升高(P<0.05),CIMT显著增加(P<0.05)。与高血压组比较,高血压CAS组血清HB-EGF、SAA水平显著升高(P<0.05),CIMT显著增加(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血清HB-EGGSK1120212体内F、SAA水平与CIMT均表现为正相关(r=0.807,95%CI:0.7257~0.8662,P<0.001;r=0.765,95%CI:0.6688~0.8357,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HB-EGF、高SAA均是高血压患者发生CAS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HB-EGF、SAA水平诊断CAS的最佳截断点分别为19.84μg/L、8.97 mg/Lstroke medicine,两者单独及联合诊断CAS的AUC分别为0.811、0.810、0.875,两者联合诊断的价值高于单独诊断。[结论]血清HB-EGF、SAA水平在高血压CAS患者中显著升高,两者与CIMT均为正相关,且对高血压CAS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敛疮生肌灌肠疗法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IL-6、IL-10、NF-κBp65、ICAM-1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敛疮生肌灌肠疗法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黏膜修复及结肠组织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核转录因子κBp65(NF-κBp65)、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 选取10只SD大鼠作为正常组,另取20只SD大鼠建立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将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敛疮生肌组,每组10只。敛疮生肌behaviour genetics组给予0.45 g/mL的敛疮生肌方浓缩水煎液2 mL灌肠,模型组、正常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肠,均1次/d,连续灌肠7 d。根据大鼠体重、大便性状、便血情况计算DAI评分;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形态,计算结肠组织病理评分;ELISA法检测结肠组织中IL-6、IL-10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NF-κBp65蛋白表达情况,RT-PCR法检测ICAM-1 mRNA表达情况。结果 模型组DAI评分、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及结肠组织中IL-6含量、NF-κBp65蛋白表达光密度值、ICAM-1mRNA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正常组(P均<0.05),结肠组织中IL-10含量明显低于正常组(P<0.05);敛疮生肌组DAI评分、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及结肠组织中IL-6含量、NF-κBp65蛋白表达光密度值、ICAM-1 mRNA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均<0.05),结肠组织中IL-10含量明显高于模型组(P<Adavosertib体外0.05)。结论 敛疮生肌灌肠疗法可以有效减轻溃疡性结肠炎大鼠肠道免疫炎症反应,促进肠黏Ceralasertib说明书膜修复,其机制可能与上调IL-10表达和下调IL-6、NF-κBp65、ICAM-1的表达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