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黏膜组织中miR-24的表达与肠道菌群和炎症因子的关系

[目的]探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肠黏膜组织中miR-24的表达与肠道菌群和炎症因子的关系。[方法]选取93例溃疡性肠黏膜患者,并根据病情分为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组(活动期组,48例)和缓解期溃疡性结肠炎组(缓解期组,45例),另选同期因结肠息肉切除肠黏膜组织的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通过RT-qPCR检测各组肠黏膜组织中mwaning and boosting of immunityiR-24的表达水平,分析miR-24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ELISLY-188011A试剂盒检测各组人群血清炎症因子(IL-6、TNF-α)含量,检测各组粪便中肠道菌群(肠杆菌、肠球菌、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量。Pearson相关分析miR-24与炎症因子和肠道微生物的关系。[结果]对照组、缓解期组和活动期组患者肠黏膜组织miR-24表达水平分别为1.79±0.46、2.56±0.52、5.74±0.79,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79.551,P<0.05);且miR-24的表达水平与疾病程度有关(F=4.520,P<0.05)。ELISA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缓解期组和活动期组患者血清IL-6、TNF-α含量显著升高(F=824.899、F=441.239,P<0.001);粪便中肠杆菌、肠球菌数量显著增加,双歧杆菌、乳酸杆菌数量显著减少(F=670.031,F=490.763,F=320.209,F=1032.835,均P<0.001)。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miR-24的表达与活动期患者血清IL-6、TNF-αselleckchem Erastin、粪便肠杆菌、肠球菌呈正相关(P<0.05),与粪便乳酸杆菌、双歧杆菌呈负相关(P<0.05)。[结论]miR-24高表达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炎症因子和肠道菌群失调有关。

基于NLRP3/IL-1β通路探讨筋骨止痛凝胶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作用机制

目的 基于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OD-like receptor family pyrin domain containing 3,NLRP3)/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通路探讨筋骨止痛凝胶改善膝骨性关节炎大鼠膝关节炎症、疼痛的作用和机制。方法7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筋骨止痛凝胶高、中、低剂量(1.24、0.62、0.31 g/kg)组,扶他林(0.105 g/kg)组和青鹏膏(0.105 g/kg)组,每组10只。对照组大鼠左膝关节腔注射50μL无菌生理盐水,其余各组注射40 mg/mL单碘乙酸钠建立膝骨性关节炎大鼠模型,造模后1 d开始给药,持续14 d。测定各组大鼠机械痛阈值(paw withdrawal mechanical threshold,PWT)、热刺激缩足反射潜伏期(paw withdrawal thermal latency,PWTL)及足负重;更多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膝关节滑膜组织病理情况;采用ELISA检测血清中IL-1β、前列腺素E_2(prostaglandin E_2,PGE_2)及关节液中IL-1β水平;采用qRT-PCR检测滑膜组织中IL-1β、PGE_2和NLRP3 mRNA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大鼠PWT、PWTL和足负重均显著升高(P<0.05、0.01);筋骨止痛凝胶低剂量组、扶他林组和青鹏膏组滑膜组织病理学评分显著降低(P<0.01);筋骨止痛凝胶高剂量组血清和关节液中IL-1β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0.01),筋骨止痛凝胶低、中剂量组和青鹏膏组血清中PGE_2水平明显降低(P<0.05、0.01);筋骨止痛凝胶低剂量组和扶他林组滑functional symbiosis膜组织中IL-1β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0.01),筋骨止痛凝胶低、中剂量组及扶他林E7080供应商组和青鹏膏组PGE_2和NLRP3 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0.01)。结论 筋骨止痛凝胶可能通过调控IL-1β、PGE_2、NLRP3炎症因子的表达,抑制滑膜炎进展,从而发挥抗膝骨性关节炎的作用。

敲低错配修复基因MSH6抑制结直肠癌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及其增殖

目的:探究错配修复基因MSHE7080分子量6对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可能发生的机制。方法:根据美国国家生物信息技术中心(NCBI)中MSH6的基因序列构建靶向敲低MSH6的序列shMSH6-1、shMSH6-2和shMSH6-3,采用细胞转染技术敲低结直肠癌细胞中MSH6的表达,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敲低效率并进行慢病毒包装,应用Western blot在细胞系中筛选MSH6高表达细胞系进行后续实验,应用CCK8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集落形成能力,伤口愈合和Transwell法检测细胞寻找更多迁移和侵袭能力,通过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上皮间充质相关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MSH6在结直肠癌细胞系中表达上调,其中RKO、SW620、LOVO细胞系上调明显,敲低MSH6明显限制了结直肠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physical and rehabilitation medicine同时导致E-cadherin蛋白水平增加,N-cadherin和Vimentin蛋白表达下降。结论:MSH6在结直肠癌中表达上调,敲低MSH6可抑制结直肠癌细胞的增殖、迁移和侵袭,诱导细胞发生凋亡并能够逆转EMT的发生。

结直肠癌患者经济毒性的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结直肠癌患者经济毒性的危险因素,为识别高危人群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22-02-01-2022-06-30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肿瘤科和结直肠外科收治的371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和中文版经济毒性综合评分量表(COST)进行问卷调查。通过单因素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出结直肠癌患者经济毒性的危险因素。结果 结直肠癌患者COST得分为17分(8~23分),平均得分为(15.464±9.369)分。根据COST得分中位数将经济毒性分为高经济毒性(≤17分)和低经济毒性(>17分)组。其中196例(52.83%)患者为高经济毒性,175例(47.17%)为低经济毒性。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LY2835219体外,2组患者在教育程度(χ~2=8.185,P=0.042)、居住地(χ~2=31.132,P<0.001)、工作状态(χ~2=38.295,P<0.001)、家庭人均月收入(χ~2=49.679,P<0.001)、医疗费用支付方式(χ~2=21.569,P<0.001)、有无因治疗借贷(χ~2=35.801,P<0.001)、临床分期(χ~2=14.460,P=0.001)、有无远处转移(χ~2=14.407,P<0.001)、确诊时长(χ~2=4.292,P=0.038)、有无靶向治疗(χ~2=5.119,P=0.024)、化疗周期(χ~2=10.556,P=0.001)、有无造口(χ~2=7.836,P=0.005)和有无慢性疾病(χ~2=5.475,P=0.019)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二元logselleck抑制剂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失业(OR=2.964,95%CI:1.579~5.566)、家庭人均月收入≤5 000元(OR=3.511,95%CI:2.077~5.937)、有因治疗借贷(OR=2.653,95%CI:1.559~4.516)、临床分期为Ⅳ期(OR=1.903,95%CI:1.177~3.07endocrine immune-related adverse events5)、化疗周期≥4个周期(OR=1.849,95%CI:1.140~2.997)和有造口(OR=2.275,95%CI:1.083~4.780)是结直肠癌患者高经济毒性的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高经济毒性的发生率较高,早期识别结直肠癌患者经济毒性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防控策略,可降低结直肠癌患者的经济毒性。

千金苇茎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研究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持续性、进行性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气道异质性疾病,分为稳定期和COPD急性加重期(AECOPD),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高不下,严重威胁人类健康。中医认为COPD属于“咳嗽”“喘证”“肺胀”等范畴,痰瘀互结、本虚标实为其基本病机。千金苇茎汤引自《古今录验方》,由苇茎、桃仁、薏苡仁、瓜瓣四味中药组成,其清肺、化痰、逐瘀之功显著,临床用治COPD及其病证疗效确切。目前应用千金苇茎汤治疗COPD的临床研究使用Domestic biogas technology原方时多有加减,或单独应用,或selleck NMR与他方/西药合用治疗COPD稳定期、AECOPD、COPD合并症及痰热郁(壅/阻)肺证等COPD相关中医证候,可显著改善临床症状、肺功能及血气指标,抑制炎症反应等。动物实验主要从COPD的病理改变层面探究其作用机制,具体与:调节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上调肺组织单免疫球蛋白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蛋白(SIGIRR)以抗炎;上调细胞增殖抑制基因(HSG)、抑制Wnt信号途径激活以抑制气道重塑有关。综述发现目前存在临床研究质量不高LGX818说明书、各研究标准无法互通,机制研究匮乏等问题。该文对近年来千金苇茎汤治疗COPD 的临床研究及基于动物实验的作用机制研究有关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并就研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思考与建议,以期为本方的临床应用及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中医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代谢组学研究进展

多种中药复方及中药提取物可有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 UC),主要是通过调节氨基酸代谢、脂质代谢、能量代谢、谷胱甘肽代谢、嘌呤代谢等代谢途径实现的。现有研究不仅从代谢物层面证明中药治疗UC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协同作用的特点,也与中医整体观念及辨证论治理念相契合。目前,中医药治疗UC的代谢组学研究存在如下问题:多为动物实验,相关特异性生物标志物与临床的结合不足,临床疗效有待验证;UC中医证候与代谢组学的研究匮乏;缺乏UC与肝脏代谢变化相关性的全面研究;缺少针灸、针药联合应用的代谢组学研究;仅history of pathology从代谢角https://www.selleck.cn/products/chir-99021-ct99021-hcl.html度进行作用机制的研究较为单一。今后可进一步加强对中医证候本质的探索,加大临床试验规模,增加临床研究样本量;研究UC特异性代谢物在肝脏中的作用;基于代谢组学探讨针刺、艾灸、穴位贴敷等传统疗法治疗UC的作用机制;联合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等多组学技术对中药成LGK-974化学结构分进行代谢途径、作用靶点分析,从肠道菌群、蛋白组学、转录组学等层面探索UC的发病机制,为临床精准用药提供参考。

军事飞行人员甲状腺结节检出情况及其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了解军事飞行人员甲状腺结节患病率,探讨甲状腺结节与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2021年6月在空军杭州特勤疗养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军事飞行人员561名,利用高分辨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进行甲状腺结MK-1775使用方法节的诊断,分析甲状腺结节者与甲状腺正常者血脂代谢水平的差异。采用多SAG生产商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代谢性疾病与甲状腺结节的相关性。结果 受检者的甲状腺结节患病率为45.45%(255/561)。甲状腺结节患病率随年龄增加逐渐增高(Z=16.230,P=0.001),而不同飞行机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或肥胖、高甘油三酯血Optogenetic stimulation症及脂肪肝等代谢性疾病患者中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明显高于未患上述疾病的受检者(χ2=4.953、10.381、5.982,P=0.026、0.001、0.014);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提示高甘油三酯血症是甲状腺结节患病的独立影响因素(OR=1.628,P=0.018),患病风险是三酰甘油正常者的1.628倍。结论 军事飞行人员甲状腺结节患病率较高,高甘油三酯血症可促进甲状腺结节的发生,应注重对飞行人员甲状腺疾病的防治宣传,更加强调血脂水平的管理控制,以维护其健康水平。

基于文献和系统药理学的黄连解毒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药效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黄连解毒汤(HLJDD)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药效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查阅文献,检索TCMSP、DrugBank、OMIM等数据库筛选HLJDD潜在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和UC疾病靶点,构建相关网络并借助拓扑学原理筛GSK126选HLJDD治疗UC的核心活性成分及核心作用靶点,并进行富集分析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获得HLJDD治疗UC核心活性成分6个(京尼平苷、小檗碱、巴马汀等),核心作用靶点360个。富集分Tooth biomarker析表明,HLJDD主要通过作用于NTRK1、CUL3、TP53等核心靶点,干预NF-κB、MAPK、HipAY-22989化学结构po等信号通路,进而调控细胞周期、DNA修复、细胞凋亡等生物过程来发挥治疗作用。结论:此研究从整体角度揭示了HLJDD治疗UC的潜在药效物质基础及其作用机制,可为HLJDD复方二次开发及抗溃疡新药研发奠定基础。

积极心理策略在老年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观察积极心理策略在老年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0年2月~2021年12月于本院消化科收治的86例老年U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43)和对照组(n=43)。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Biomass digestibility础上实施积极心理策略进行干预。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出院时、出院后1周和出院后1个月的疾病活动程度评分,干预后的应对方式评分以及干预前和干预后的疾病不确定感评分和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分。正态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疾病活动程度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出院时、出院后1周和出院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的疾病活动程度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的疾病不确定感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的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显著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selleck化学,观察组患者应对方式量表的解决问题和合理化因子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退避因子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前,两组患者ESCA评分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ESCA的自我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自我概念得分和总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ESCA的各项评分和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UC患者实施积极心理策略干预模式能明显减轻患者疾病活动程Z-IETD-FMK作用度和疾病不确定感,改善患者应对方式,并提升其自我护理能力。

盐酸氨基葡萄糖联合塞来昔布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效果

目的:分析盐酸氨基葡萄糖联合塞来昔布治疗膝骨关节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0年8月简阳市人民医院收治AY-22989采购的45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n=200)和观察组(n=250),对照组给予塞来昔布治疗,观察组给予盐酸氨基葡萄糖联合塞来昔布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治疗前、治疗2个月后的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分及炎症因子水平。结果:观CNS nanomedicine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8(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月后,观察组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低selleck NMR于对照组,ADL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膝骨关节炎患者而言,对其实施盐酸氨基葡萄糖联合塞来昔布治疗的效果更好,可抑制炎症反应,提高患者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且不增加不良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