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萨奇病毒A组10型的生物学特征和免疫原性分析

目的 探究扩增柯萨奇病毒A组10型(coxsackievirusA10,CV-A10)毒株在Vero细胞上合适的扩增条件,并评价该候选CV-A10疫苗病毒株的免疫原性。方法 将CV-A10按照感染复数(multiplicityofinfection,MOI)0.01、0.02、0.05分别接种于Vero细胞,在感染后不同时间点进行病毒样本采集,检测各时间点病毒样本的CV-A10VP1基因拷贝数及病毒感染性滴度,绘制病毒增殖动力学曲线。再使用密LY2835219试剂度梯度离心法对超滤浓缩的CV-A10病毒收获液进行纯化,SDS-PAGE凝胶电泳确定病毒主要结构蛋白VP1、VP2、VP3的完整性,电镜观察纯化后病毒颗粒的形状。将灭活后的CV-A10病毒液肌肉注射C57BL/6小鼠,分成2个免疫剂量组(25μg、10μg),于0、21d进行初次免疫及加强免疫,每次免疫21d后检测小鼠血清中和抗体水平,用ELIImmune infiltrateSpot实验检测小鼠体内的T细胞免疫应答效果。结果 在CV-A10接种MOI=0.05的情况下收获病毒液,CV-A10能在感染Vero细胞后24~30h达到增殖高峰,并且最高的感染性滴度均值在7.3AM-2282浓度CCID_(50)/mL。在MOI=0.05的条件下对病毒进行大规模培养,通过密度梯度离心可观察到病毒颗粒条带;进一步对该病毒聚集带进行SDS-PAGE凝胶电泳,可观察到CV-A10主要结构蛋白VP1、VP2、VP3的蛋白条带;在透射式电子显微镜下可观察到完整的CV-A10病毒颗粒。将纯化的CV-A10抗原进行小鼠免疫,加强免疫后10μg剂量组和25μg剂量组的中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值(geometricmeantiter,GMT)分别为30.9、108.3;通过ELISpot实验检测发现2个剂量组均能诱导较好的IL-4和IFN-γ特异性的细胞免疫反应。结论 CV-A10在MOI=0.05条件下可以快速增殖并获得较高滴度的病毒上清液,并获得成熟的病毒颗粒,该病毒灭活后可以在小鼠体内诱导较好的免疫原性,对后续CV-A10灭活疫苗的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皮质醇节律变化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探讨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点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与皮质醇(Cor)节律变化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选取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2012年7月~2014年3月期间住院及门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90例并进一步经冠状动S63845细胞培养脉造影术和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或计算机断层扫描(CT)分为3组:(B组)单纯原发性高血压组(42例).(C组)原发性高血压伴冠心病biotic index组(1 7例)和(D组)原发性高血压并发缺血性脑卒中组(31例)及(A组)健康查体者60例作为对照组。均采用放射免疫法进行24h内血浆ACTH和血清Cor 8:00,此网站1 6:00.24:00不同时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血浆ACTH 8:00,16:00,24:00水平,D组(18.23±6.36.11.29±7.35,5.69±3.02 pg/ml)低于A组(24.83±8.98,15.56±8.56,9.45±2.22 pg/ml),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t=4.56,P=0.01 2)。其余B组,C组与A组血浆ACTH 8:00,16:00,24: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21~1.766,P值均>0.05).血清Cor 8:00,1 6:∞,24;00水平,D组(326.53±56.3,176.9±59.6,165.2±42.5 ng/ml)和C组(310.03±45.01,1 67.6±55.0,161.9±49.6 ng/ml)均较B组(227.6±65.2,127.9±29.7,121.6±15.4 ng/ml)的表达为高,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t=3.26,4.62,均P=0.01 6);三者与A组(127.6±21.3,87.9±18.5,27.9±6.5 ng/m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t=6.39,6.89和7.23,P=0.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尤其有缺血性脑卒中时血浆ACTH水平更低。单纯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Cor水平升高;当并发冠心病或缺血性脑卒中时,血清Cor水平则更高。

移动医疗程序在老年乳腺癌患者健康管理中的适老化分析

目的 调查上海市某移动医疗程序在老年乳腺癌患者中的使用现状,并对其进行适老化评价,为开发符合老年患者IACS-010759小鼠特征的适老化移动医疗程序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混合研究方法,调查乳腺外科236例老年乳腺癌患者对某移动程序的使用情况,并采用系统可用性量表对老年乳腺癌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13例使用移动医疗程序的老年乳腺癌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结果 122例(51.69%)患者未使用过该移动医疗应用程序,64例(27.12%)患者是由家属协助使用,仅50例(21.19%)患者表示使用过该程序。不使用的原因主要是不知晓移动医疗应Epigenetics抑制剂用程序(88例)、不会使用(76例)等。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照顾者类型、治疗阶段是老年乳腺癌患者使用移动医疗性程序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该应用程序系统可用性量表总分为(58.05±13.97)分。通过对13例老年乳腺癌患者质性访谈得出2个主题5个亚主题:应用程序使用的有益体验(平台功能全面,方便实用;科普内容针对性强,可信度高);应用程序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意见(操作方式需改进,增加交互性设计;程序界面需immunity cytokine适老化改进;情感关联一体化)。结论 老年乳腺癌患者对现有应用程序的关注度不高,移动医疗程序在老年乳腺癌患者中系统可用性较低,程序的操作、界面等的适老化水平较低,需根据老年特点对该应用程序进行适老化改进。

光照对药食同源植物苦荞麦种子中原花青素积累关键酶FtANR;FtLAR基因表达的影响

苦荞麦Fagopyrum tataricum作为重要的药食两用植物,由于种子中含有丰富的黄酮类成分,因而具有良好的清除自由基、抗氧化、抗衰老等作用。现有的苦荞麦黄酮类化合物研究大多集中在黄酮醇类化合物如芦丁的合成、调控以及积累上,但针对苦荞麦中原花青素类成分的代谢途径研究鲜有报道。该研究以原花青素代谢途径中关键的合成基因花青素还原酶(ANR)和原花青素还原酶(LAR)入手,通过挖掘苦荞麦转录组信息克隆了Ft ANR(F.tataricum ANR),Ft LAR1(F.tataricum LAR1),Ft LAR3(F.tataricVX-661研究购买um LAR3)。由于光在植物次生代谢物质形成与积累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该研究试着探索不同immediate genes光质(红selleckchem MRTX1133光、蓝光、远红光、紫外光)对原花青素代谢途径中关键的合成基因ANR,LAR的表达影响。该研究发现红光对所克隆基因表达的影响呈现出与其他光相反的作用:Ft ANR,Ft LAR1在红光处理后基因的表达量有所下降,而其在蓝光、远红光、紫外光处理后基因的表达量是有所上调的;Ft LAR3在红光处理后基因的表达量有所上调,而其在蓝光、远红光、紫外光处理后基因的表达量是有所下降的。

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对糖代谢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花色苷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植物的花、果实、茎、叶和根器官的细胞液中的黄酮类物质,具有天然、安全、无毒的特性。因其在抗氧化、抗肿瘤、抗炎、预防糖尿病、减肥和保护视力等方面均有良好的功效,已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和医药行业。但关于花色苷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C3G)调节血糖及其潜在机制的研究尚不深入,LY2157299体内因此探究其对糖代谢的调控作用及其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杨梅鲜果为原材料提取纯化得到C3G,以肝细胞、胰岛细胞、肠道L细胞和db/db糖尿病小鼠为研究模型,在体内和体外水平综合评价C3G对糖代谢的调节作用和其中涉Tezacaftor体外及的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从杨梅鲜果中分离纯化得到花色苷。采用UPLC技术并通过与C3G标准品对照后鉴定出其主要成分为C3G。并利用DPPH、ABTS和FRAP三种体外实验初步评价了C3G的抗氧化活性。2、构建高糖/棕榈酸诱导的胰岛细胞氧化应激模型。进一步评价C3G的抗氧化效果,发现C3G可以清除胰岛细胞内过量的ROS和O_2~-,并增强抗氧化酶SOD和CAT的活性,从而有效缓解高糖/棕榈酸诱导的氧化应激损伤。对其可能的分子机理进行研究,发现C3G能够通过上调PINK1和PARKIN蛋白的表达,激活线粒体自噬清除受损线粒体,减少胞内ROS的释放,进而在胰岛细胞中发挥缓解氧化应激的作用。3、使用transwell培养板在体外构建胰岛细胞和肠道L细胞的共培养体系,以研究C3G对胰岛素释放的调控。结果显示,C3G虽不能直接作用于胰岛细胞,但能通过PPAR-β/δ信号通路刺激肠道L细胞分泌GLP-1。而GLP-1能够作用于胰岛细胞并促进其释放胰岛素,C3G以这种方式间接调控了胰岛细胞释放胰岛素的过程。4、探讨了C3G促进肝细胞糖代谢的作用机制。发现C3G能够有效促进肝细胞的糖消耗、糖摄取和糖原合成过程,并阐明C3G是bioactive components通过上调wnt/β-catenin介导的GLUT-1的表达来参与调节肝细胞的糖代谢过程。5.利用高糖/棕榈酸诱导产生肝细胞胰岛素抵抗模型。证实C3G干预可以恢复胰岛素抵抗后肝细胞的葡萄糖消耗、摄取量和糖原含量,并发现C3G可能通过调节PTP1B/p-IRS信号通路改善肝细胞胰岛素抵抗。6、使用db/db糖尿病小鼠,对其进行6周的C3G溶液灌胃后发现,C3G能够改善db/db小鼠的糖尿病症状,表现为:1)小鼠的空腹血糖和体重显著降低,口服糖耐量升高,葡萄糖稳态得到改善;2)血清及组织中胰岛素和GLP-1含量均上升;3)胰腺组织中氧化应激损伤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4)肝脏中脂肪含量降低,肝糖原含量增加,调节葡萄糖转运的GLUT-1表达量上升。7、为了解C3G是否通过调节肠道菌群起到干预2型糖尿病中糖代谢异常的作用,本研究结合转录组学分析方法,发现C3G干预后在改变糖尿病小鼠的肠道细菌群落组成的同时,还影响了菌群的代谢通路;且C3G改变的肠道优势菌群与机体糖代谢过程密切相关。进一步使用非靶向代谢组学技术,检测了db/db糖尿病小鼠肠道菌群的代谢产物,结果显示,C3G不仅改变了肠道菌群结构,还影响了与糖代谢相关的肠道菌群代谢产物水平(如短链脂肪酸)。这些结果提示,C3G可能通过调节肠道菌群的结构和功能及代谢产物来改善db/db糖尿病小鼠的糖代谢异常。

乳腺癌对患者配偶性功能的影响

目的:了解女性乳腺癌患者配偶的性行为及性功能变化与临床变量和社会人口学变量之间的潜在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2020年5月至2020年10月收集病例,共纳入196例23~59岁的女性乳腺癌患者的男性配偶。通过在线问卷或电话访问方式,填写男性性功能问卷(BSFI),并收集社会人口学变量和临床变量。结果:受访者年龄(46.13±7.75)岁,至调查时患者患癌时间(1.58±trends in oncology pharmacy practice0.48)年。受访者性功能障碍发生率在患者患癌前(9.68%)后(49.7寻找更多6%)存在显著差异(P<0.001);主要类型是性欲低下(38.3%)。患者接受乳腺根治性切除术(OR=5.533,P=0.017,95%CI=1.366~22.412)和接受放疗者(OR=3.439,P<0.044,95%CI=1.058~11.171)其配偶出现性欲低下问题概率selleck化学更高。受访者性欲低下的发生率的受自身年龄(OR=1.134,P=0.001,95%CI=1.053~1.222)影响显著。结论:女性患乳腺癌及治疗情况可能影响配偶性功能状态。医务工作者有必要对影响患者及其配偶性功能的因素加以关注,以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中国社区中老年人群抑郁症状与冠心病风险的相关性研究:基于CHARLS数据库的实证分析

目的 基于一项大型社区研究,探究中国中老年人群抑郁症状预期冠心病发生风险的相关性。方法 共纳入无抑郁组2 532例,有抑郁组2 758例。比较两组一般人口学、冠心病风险相关资料、躯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差异,并通过线性回归方法分析与冠心病风险有关的因素。结果 (1)人口学资料:与无抑郁寻找更多组相比,有抑郁组的平均年龄更高、女性占比更多、婚姻状况不佳者更多、合并的慢性病数量更多(P均<0.05);(2)与冠心病有关的风险指标:与无抑郁组相比,有抑郁组的糖selleck尿病患者更多、收缩压显著升高(P<0.05)。两组的吸烟者比例、舒张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有抑郁组的冠心病风险显著高于无抑culture media郁组(P<0.05);(3)躯体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有抑郁组的躯体功能评分、躯体自理能力评分、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均显著高于无抑郁组(P均<0.001);(4)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除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合并糖尿病、吸烟、收缩压和舒张压、HDL-C和LDL-C等与冠心病风险有关的因素外(P<0.05),流调用抑郁自评量表(CESD)是唯一与冠心病风险有关的因素[B=0.019,95%CI:(0.015,0.032),P=0.032]。结论 有抑郁症状的中老年人的冠心病风险高于无抑郁症状者。有抑郁症状是中老年人冠心病患病风险升高的危险因素之一。

紫贻贝(Mytilus edulis)蛋白计算机模拟消化物活性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贻贝(Mytilus sp.)是我国常见的养殖贝类之一,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然而,我国目前贻贝产品仍以活鲜品为主,产品单一,资源利用不足。对紫贻贝(Mytilus edulis)蛋白进行模拟消化获得寡肽(二肽至五肽),通过PeptideRanker活性评分以及理化性质分析,从这些寡肽中筛选出9条具有潜在研究价值的多肽。通过ADMET分析和BIOPEP-UWM生物活性预测,发现其中7条寡肽具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ing enzyme, ACE)抑制活性,7条寡肽具有二肽基肽酶-IV(dipeptidyl peptidase-IV, DPP-IV)抑制活性。Serine Protease抑制剂通过SwissDock和iDPPIV-SCM进一步筛选,确定QYGGR和HMR分别具有最优的ACE和DPP-IV抑制活性。通过分子对接发现,QYCardiac biomarkersGGRBelumosudil核磁和ACE以及HMR和DPP-IV能够形成稳定的复合物,其CDOCKER能值分别为-156.078和-92.410 kcal/mol,其中QYGGR通过与ACE分子中的8个氨基酸残基发生相互作用而产生抑制。HMR通过与DPP-IV S1中的5个,S2中的3个以及S3中的1个氨基酸残基发生相互作用而产生抑制。该研究结果为紫贻贝营养价值的阐释以及紫贻贝来源的生物活性肽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情志调理在原发性肝癌患者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情志调理在原发性肝癌患者经导管动脉栓塞化疗(TACE)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依据干预方法的不同将20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常规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情志调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指标、生活质量[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74(GQOLI-74)]、自护能力[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均明显短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两组患者GQOLI-74、ESCA量表GDC-0973分子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本组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GQOLI-74、ESCA量表各MLN8237核磁维度评分均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00%,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的13.00%,护理Symbiont-harboring trypanosomatids满意度为97.00%,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的86.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情志调理干预能够提高原发性肝癌TACE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自护能力,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后CA-153、SCC和HE4水平变化及复发预测分析

目的 分析乳腺癌Gluten immunogenic peptides患者手术前后糖类抗原-153(CA-153)、鳞状细胞癌抗原(SCC)及人附睾蛋白4(HE4)水平变化及在复发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承德市第三医院行外科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02例(观察组),另选取本院同期体检健康人群98名作为对照组。对观察组进行为期12个月随访,统计患者复发情况,检测点击此处不同人群CA-153、SCC及HE4水平,分析CA-153、SCC及HE4对乳腺癌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 CA-153、SCC、HE4表达水平为:观察组治疗前>观察治疗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截止至确认细节2021年12月31日,所有患者均未失访,102例乳腺癌患者中复发者21例,未复发者81例。术后复发者病理分期为Ⅲ~ⅣV期、肿瘤直径≥5 cm、术后未辅助治疗、术后CA-153≥30 U/L、SCC≥1.5 ng/mL、HE4≥70 pmol/L占比明显高于术后未复发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可知,术前病理分期、肿瘤直径以及术后是否辅助治疗、术后CA-153、SCC及HE4水平为影响乳腺癌患者复发的相关危险因素(P<0.05)。结论 CA-153、SCC及HE4表达水平与乳腺癌患者术后复发密切相关,监测CA-153、SCC、HE4表达水平可为患者术后复发预测提供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