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衰宁颗粒联合沙格列汀治疗糖尿病肾病对血糖及肾功能影响

目的 探讨糖尿病肾病沙格列汀联合肾衰宁颗粒治疗对患者血糖及肾功能影响。方法 选取2020-02-10-2022-02-10枣庄市峄城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1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用药方法分为沙格列汀Oncological emergency联合肾衰宁颗粒治疗组(联合用药组)、沙格列汀单独治疗组(单独用药组),各50例。分析比较2组体质量指数、血糖(包括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肾功能[包括血β_2-微球蛋白(β_2-MG)、尿β_2-MG、24 h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U-mAlb)、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血清白蛋白(TP)]、临床疗效、炎症指标[包括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氧化应激指标[包括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贫血状况[包括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铁离子(Fe~(2+))]、生活质量、不良反应、治疗满意度。结果 联合用药组患者体质量指数、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β_2-MG、尿β_2-MG、24 h尿蛋白、U-mAlb、UAER、BUN、Scr水平低于单独用药组,均P<0.05;TP水平高于单独用药组,P<0.05;总有效率为88.00%,高于单独用药组的66.00%,χ~2=6.832,P=0.009;血清IL-1β、IL-6、TNF-α、MDA水平低于单独用药组,均P<0.05;血清GSH-Px、SOD水平高于单独用药组,均P<0.05。联合用药组患者Hb、Hct、Fe~(2+)水平及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单独用药组,均P<0.Cell Cycle抑制剂05。联合用药组、单独用药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2.00%(6/50)和6.00%(3/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88,P=0.485。联合用药组治疗满意度为92.00%(46/50),高于单独用药组的64.00%(32/50),χ~2=11.422,P=0.001。结论 糖尿病肾病沙格列汀联合肾衰宁颗Captisol粒治疗较沙格列汀单独治疗对患者血糖及肾功能的改善更为明显、效果更为显著。

增强CT扫描在甲状腺癌患者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研究增强CT对甲状腺癌手术的指导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2月浙江省杭州市临平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70例甲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增强CT和平扫CT扫描,结果均由穿刺或手术病理证实。分析患者病理结果、周围血管及组织受侵情况、淋巴结转移情况。结果 70例甲状腺癌患者经病理确诊分布如下:乳头状癌(40例)、滤泡状癌(9例)、髓样癌(7例)、分化癌(14例),增强CT检查的总体符合率为84.29%(59/70)高于平扫CT的71.43%(50/70)(P<0.05)。甲状腺静脉、动脉受侵诊断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方面,增强CT分别为(87.14%、100.00%;85.71%、100.00%;87.76%、100.00%)高于平扫CT的(60.00%、94.29%;57.14%、66.67%;61.Scalp microbiome24%、96.88%),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中央区、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的诊断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方面,增强CT分别为(81.43%、82.86%;81.40%、82.22%;81.48%、84.00%)高于CT的(70.00%、58.57%;74.42%、64.44%;62.selleck合成96%、48.00%),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selleck Fulvestrant5)。结论 增强CT可反映甲状腺癌形态、大小、密度及与周围组织结构的关系和淋巴结情况,诊断甲状腺癌有较高的准确性,对制定甲状腺癌的治疗方案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原儿茶醛调控线粒体自噬延缓软骨细胞衰老的作用机制

目的 原儿茶醛(PCA)在软骨细胞衰老中的作用及机制尚不清楚。文章旨在探讨PCA通过介导线粒体自噬延缓软骨细胞衰老的调控效应。方法 将软骨细胞分为空白组(0.1%BSA)、空白selleck Belumosudil+PCA组(BSA+PCA)、模型组(BSA+IL-1β)、IL-1β+PCA组、IL-1β+Mdivi-1组和Mdivi-1+IL-1β+PCA组。使用IL-1β模拟膝骨关节炎(KOA)软骨周围环境并诱导软骨细胞衰老模型,按上述分组予以相应干预。检测细胞衰老水平;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水平;荧光倒置显微镜观察线粒体ROS荧光强度;检测细胞内ATP水平;蛋白质免疫印迹检测P21、P53、Acetyl-p53、P62、LC3、PINK1和Parkin表达水平。结果 模型组荧光效果较空白组明显增强(P<0.05),ROS水平[(7467.981±2016.985)vs(2434.312±419.396)]明显增高(P<0.05)。与模型组ROS水平(7467.981±2016.985)相比,IL-1β+PCA组(4157.225±492.308)明显降低(P<0.05)。在SA-β-gal染色实验中,与空白组阳性细胞百分比比较,模型组明显升高(P<0.05);确认细节用PCA处理后,模型组的阳性细胞比率较IL-1β+PCA组明显升高(P<0.05)。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细胞红色荧光强度下降,表明线粒体膜电位下降(P<0.05);而给予PCA处理后,IL-1β+PCA组软骨细胞红色荧光强度较模型组增加,线粒体膜电位上升(P<0.05)。模型组衰老相关蛋白P53、Acetyl-p53、P21的表达较空白组上调(P<0.05),自噬相关蛋白P62,LC3、Parkin、PINK1表达下调(P<0.05);IL-1β+PCA组衰老相关蛋白P53、Acetyl-p53、P21的表达较模型组下调(P<0.05),P62、LC3、Parkin、PINK1表达上调(P<0.05)。IL-1β+Mdivi-1组自噬相关蛋白表达水平较模型组降低,衰老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增加(P<0.05);然而,使用PCA干预后,IL-1β+PCA组软骨细胞自噬水平增强,衰老水平降低(P<0.05)。结论 PCA能够通过激活PINK1/Parkin增强线粒体自噬,进而延缓软骨细胞衰老。PCA可能为衰老和退行性submicroscopic P falciparum infections骨关节病提供一种新策略。

单侧甲状腺癌患者应用免充气经腋窝入路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分析在单侧甲状腺癌患者的治疗中应用免充气经腋窝入路腔镜手术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9月—2023年5月湘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单侧甲状腺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经双盲法分为试验组与参照组,各40例。参照组患者接受传统手术治疗,试验组患者接受免充气经腋窝入路腔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切口疼痛程度、手术相关指标、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2 d、7 d、1个月、3个月,试验组疼痛评分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AZD1152-HQPA临床试验05)。两组中央区域淋巴结清扫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loration genetics);试验组术selleck抑制剂中出血量少于参照组,术后引流量多于参照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长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侧甲状腺癌患者实施免充气经腋窝入路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显著,可减轻疼痛程度,安全性较高,美观度较好,值得推广。

淫羊藿与附子治疗膝骨关节炎的网络药理学作用机制研究

目的 以网络药理学方法为基础分析淫羊藿与附子治疗膝骨关节炎(KOA)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获取药物的活性成分及其潜在靶点,根据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ADME)属性对药物活性成分进行筛选,并结合相关文献进行补充;通过PubChem数据库检索活性成分的SMILES结构式和2D结构,经ADME筛选后将符合标准的化学成分传入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药物作用靶点;选用关键词“knee osteoarthritis”或“osteoarthritis of knee”在Genecards、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OMIM)、Drugbank数据库检索与KOA相关的主要靶点;绘制韦恩图,获取淫羊藿-附子与KOA的交集靶点;基于STRING数据库构建药物与疾病共同靶点multi-strain probiotic的蛋白互作(PPI)网络;利用Cytoscape3此网站.6.2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及PPI网络中关键靶点信息图。利用Metascape平台对药物与疾病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获悉更多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 通过TCMSP检索及文献补充共获取药物活性成分33个,主要为槲皮素、山奈酚、木犀草素、淫羊藿苷、乌头碱、次乌头碱、中乌头碱等,药对相关靶点224个;作用于KOA的潜在治疗靶点74个,关键靶点有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等;GO功能富集分析表明关键基因主要参与细胞对脂类和缺氧的反应、细胞正反馈等生物过程;KEGG通路富集分析获得151条信号通路,主要涉及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GE-RAGE)信号通路、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等。结论 淫羊藿与附子主要通过IL-6、TNF、MMP-9、VEGFA等关键靶点与AGE-RAGE、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PI3K-Akt等信号通路产生交互作用,达到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和软骨细胞破坏的目的,从而治疗KOA。

刺山柑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滑膜组织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刺Infectious keratitis山柑果风湿止痛贴对类风湿关节炎大鼠滑膜组织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并探究刺山柑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selleck抑制剂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40只无特定病原体(SPF)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和刺山柑组,每组10只,对造模的大鼠在足跖底部注射0.1 mL完全弗氏佐剂。模型组、阳性药组和刺山柑组分别于大鼠左后足跖部外敷空白凝胶、伤湿止痛膏以及刺山柑果风湿止痛贴,每组持续干预21 d。观测关节炎(AI)指数和足爪容积的指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滑膜组织中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selleckchem GSK2118436Ⅱ(LC3-Ⅱ)、Beclin蛋白复合物-1(Beclin-1)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和阳性药组LC3-Ⅱ、Beclin-1蛋白表达均上升(P<0.05,P<0.01),刺山柑组LC3-Ⅱ蛋白表达降低(P<0.01),Beclin-1蛋白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组Beclin-1、LC3-Ⅱ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刺山柑组LC3-Ⅱ蛋白表达降低(P<0.01),Beclin-1蛋白表达升高(P<0.01)。结论:刺山柑果风湿止痛贴治疗AA大鼠比伤湿止痛膏疗效更加显著,从而为刺山柑治疗RA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其相关机制可能与蛋白LC3-Ⅱ、Beclin-1表达有关。

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病变与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涎液化糖链抗原-6相关性

目的 探讨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涎液化糖链抗原-6(KL-6)在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肺间质病变(ILD)病人中的表达及与疾病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8年5月至2021年5月大同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125例RA病人,根据病人病情分为单纯RA组及RA合并ILD组,按照年龄、性别随机分层选择6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收集一般资料,比较三组研immunizing pharmacy technicians (IPT)究对象的年龄、性别、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疾病活动性评分(DAS28)、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吸末容积(FEV1)、第一秒用力呼吸末容积与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等指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中RF、抗CCp、KL6表达水平,Pearson法分析RF、抗CCp、KL6与相关指标表达的相关性,采用多重线性回归分析RA合并ILD病人RF、抗CCp、KL6表达水平的影响因素。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RF、抗CCp、KL6水平对RA合并ILD病人的诊断价值。结果 RA合并ILD组与单纯RA组病人血清中RF[(572.25±118.54)、(312.66±58.23)IU/mL)]、抗CCp[(255.44±74.56)、(152.36±50.28)IU/mL]、KL6[(619.12±205.68)、(363.70±51.87)U/mL]表达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85.51±9.49)IU/mL,(63.83±11.85)IU/mL,(317.25±48.87)U/mL],且RA合并ILD组高于单纯RA组(P<0.05);RA合并ILD病人血清中RF、抗CEnasidenibCp表达呈正相关(r=0.45,P<0.05),RF与KL6表达呈正相关(r=0.44,P<0.05),抗CCp、KL6表达呈正相关(r=0.42,P<0.05);RA合并ILD病人血清中RF、抗CCp、KL6表达与CRP、ESR、DAS28、CRP、ESR、DAS28表达均呈正相关,与FVC、FEV1表达均呈负相关(P<0.05)。三者联合检测RA合并ILD病人的AUC 95点击此处%CI为0.99(0.96,1.00),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7.96%、96.05%。结论 在RA合并ILD病人血清中RF、抗CCp、KL6表达水平明显升高,且联合检测三者对诊断RA合并ILD病人具有重要意义。

丹黄通脉胶囊联合西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的临床观察

目的 观察丹黄通脉胶囊联合西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EH)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CAS)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更多7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EH合并CAS患者72例,按照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n=33,给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ABAACT)],观察组(n=39,给予ABAACT+丹黄通脉胶囊),比较两组血压变化情况、斑块在横切面上最大面积(Smax)、内膜中层厚度(IMT)、血清生化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收缩压与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Smax、IMT均selleck化学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内皮素-1(ET-1)、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26%,对照组为6.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丹黄通脉胶囊联合ABMedicinal herbAACT治疗EH合并CAS,可有效降低患者血压,抑制CAS进展,改善患者内皮功能,临床应用相对安全。

智能信息技术在甲状腺日间手术后患者随访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智能信息技术在甲状腺日间手术后患者随访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6月—2022年1月在医院日间病房行甲状腺手术患者2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匹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25例。对照组采用人工电话进行出院随访,观察组采用智能信息平台进行出院随访。对照组完成随访112例,观察组完成随访123例。比较两组患者的随访结果。结KPT-330果 观察组患者的随访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inappropriate antibiotic therapy5);随访时,两组患者在颈部不适、声音嘶哑、饮水呛咳、手脚发麻、切口感染和切口血肿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必要再就诊率低于对照组(P<0.05);自身病情熟悉度、应急处理熟悉度、复查计划和用药注意事项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智能信息随访平台应selleck NMR用在甲状腺日间手术后随访患者中,能有效克服日间手术量大、患者住院时间短、健康宣教时长及次数不足等缺点,保证患者出院后的安全和快速康复。

乌梅丸合甘草泻心汤对寒热错杂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免疫功能、氧化应激的影响

目的:观察乌梅丸合甘草泻心汤治疗寒热错杂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对Biological data analysis患者外周血中免疫功能和氧化应激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将1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均进行包括抗炎、护胃在内的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乌梅丸合甘草泻心汤,两组患者均治疗8周。观察疗效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炎症性肠病问卷(IBDQ)评分、改良的Mayo评分、结肠黏膜评分、Geboes指数及外周血中的T细胞亚群(CD3~+、CD4~+、CD8~+)水平、Treg、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及血清氧化应激(GSH-Px、MDA、SODselleckchem)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92.ZD1839浓度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0.00%;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IBDQ评分、改良的Mayo评分、结肠黏膜评分、Geboes指数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水平、Treg细胞水平、免疫球蛋白水平及血清氧化应激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乌梅丸合甘草泻心汤治疗寒热错杂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可有效提高疗效,促进肠黏膜愈合,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其疗效显著优于单纯西医常规治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调节患者免疫功能及氧化应激水平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