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心脏康复运动对冠心病(CHD)合并糖尿病(DM)患者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肺功能、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安庆市立医院收治的110例行PCI术的CHD合并DM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康复组(50例)和心脏康复组(60例,在常规康复组基础上给予心脏康复运动;均给予12周的术后康复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最大自主通气量(MVV)、每搏量(SV)、左室射血分数(LVEF)、6min步行距离(6MWD)、SF-36评分的差异。结果:干预12周后,两组的FEV1、MVV、SV、LVEF、6MWD、SF-36评分均显著提高,且与常规康复组比较,心脏endobronchial ultrasound biopsy康复组FEV1[(1.98±0.13%)比(2.17确认细节±0.14)%]、MVV[(72.14±1.70LGX818 NMR)L比(75.51±1.62)L]、SV[(60.38±6.33)ml比(67.32±6.30)ml]、LVEF[(57.36±4.86)%比(63.70±5.08)%]、6MWD [(368.71±25.99)m比(430.29±24.91)m]、SF-36总分[(84.24±8.40)分比(94.90±10.39)分]提高更显著(P均=0.001)。结论:心脏康复运动可以有效提高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PCI术后的心肺功能、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
2016-2020年山西省耐药结核病流行情况分析
目的 了解2016—2020年山西省耐药结核病的流行情况,为制定山西省耐药结核病防控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子系统“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收集2016—2020年登记的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的耐药筛查情况、耐药检出情况及综合确诊结果等相关数据,对山西省耐药结核病流行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16—2020年山西省共登记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16 214例,结核分枝杆菌培养阳性菌株8 075株,总耐药率为11.49%(928/8 075),耐多药率为8.54%(690/8 075),单耐药率为1.93%(156/8 075),多耐药率为0.80%(65/8 075),广泛耐药率为0.21%(17/8 075)。总耐药率(趋势χ2=276.329,P<0.001)、耐DNA Damage/DNA Repair抑制剂多药率(趋势χ2=297.186,P<0.001)、广泛耐药率(趋势χ2=6.300,P<0.05)均呈下降趋势。复治患者的总耐药率[23.89%(308/1 289)]和耐多药率[18.23%(235/1 289)]均明显高于初治患者[总耐药率为9.14%(620/6 786),耐多药率为6.70%(455/6 7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31.95,P<0.001;χ2=184.155,P<0.001)。近5年耐药患者发现数逐年上升,且以初治患者、中青年和农民等为主要发病群体,耐药菌株耐药谱逐渐复杂化,单耐药(MR)菌株以利福平(R)耐药菌为主,耐多药(MDR)菌株以异烟肼+利福平(water remediationH+R)、异烟肼十利福平十链霉素(H+R+S)为主,初治患者中共出现异烟肼十利福平+链霉素+乙胺丁醇+氧氟沙星(H+R+S+E+OF)联合耐药株16株。结论 山西省耐药结核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应强化中青年、农民等重点人群结核病的防控意识,规范临床用药selleck Gefitinib-based PROTAC 3,加强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避免或减少耐药结核病的发生。
Hyponatremia in Liver Cirrhosis:Prevalence,Prognostic Factors,and Treatment with Human Albumin Infusion
背景我国是世界上肝脏疾病负担最重的国家,肝病患者人数已超过3亿,其中肝硬化患者已突破GSK1349572700万。低钠血症是肝硬化患者最常见的电解质紊乱,与不良预后显著相关。探讨我国肝硬化低钠血症的患病率、预后因素,对制定有效的防治策略、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以及降低医疗负担具有重要价值。此外,目前仍然缺乏确切、有效的肝硬化低钠血症治疗措施。人血白蛋白(human albumin,HA)对肝硬化低钠血症的防治价值仍不明确。各国指南中对输注HA管理肝硬化低钠血症的建议并不一致,既往关于HA治疗肝硬化低钠血症的研究,在设计和结论方面也存在差异。因此,输注HA管理肝硬化低钠血症的疗效及其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仍需进一步探讨。目的本文围绕肝硬化低钠血症的管理,旨在明确以下几项问题:1、中国肝硬化人群低钠血症的患病率;2、肝硬化低钠血症死亡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的构建;3、输注HA预防和治疗肝硬化低钠血症的疗效;4、输注HA对肝硬化患者预后的价值及Enasidenib molecular weight影响HA疗效的潜在因素。方法1、应用PubMed、中国知网、维普、万方数据库检索关于中国肝硬化人群中低钠血症的文献,通过荟萃分析探讨低钠血症患病率,根据省份、发表年份、腹水人群,进行亚组分析。2、回顾性收集入住北部战区总医院的肝硬化低钠血症患者,探讨肝硬化低钠血症患者的死亡危险因素,并构建肝硬化低钠血症死亡风险的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预测模型。3、应用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系统检索输注HA预防和治疗肝硬化低钠血症的文献;通过荟萃分析探讨HA预防和治疗肝硬化低钠血症的疗效以及输注HA对肝硬化伴或不伴低钠血症患者血钠水平的影响。4、回顾性收集入住北部战区总医院的肝硬化患者,根据是否进行长期随访,分为院内和长期结局队列。分别在两个队列中比较输注和未输注HA患者的低钠血症发生和改善之间的差异。应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以校正HA组和对照组的患者基线差异。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低钠血症的发生immune phenotype和改善与患者院内死亡之间的关系。应用Cox回归分析探讨低钠血症的发生和改善与患者长期生存之间的关系。5、应用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系统检索输注HA管理肝硬化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trial,RCT)…
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型与SYNTAX评分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与SYNTAX评分及危险因素的相关性。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50例冠心病病人辨证分为六型,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并采用SYNTAX评分评定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结果:冠心病病人中,女性偏于心肾阴虚证与气阴两虚证Tofacitinib体外等SB203580体外虚证;而男性偏于痰浊闭阻证、心血瘀阻证与气滞血瘀证;随着年龄的增加,患者多表现为心肾阴虚证、气阴两虚证等证。气虚血瘀证的TC水平高于心血瘀阻证、气滞血瘀证、心肾阴虚证;心血瘀阻证的TG水平高于气虚血瘀证与痰浊闭阻证;痰浊闭阻证的LDL-C水平高于其余五组。痰浊闭阻型的SYNTAX评分Video bio-logging均高于其他5型。结论:冠心病患者中医证型与年龄、性别存在一定相关性;不同证型患者TC、TG、LDL-C水平有所不同;痰浊闭阻证冠心病患者SYNTAX评分最高,病变更为复杂和显著。治疗上应重视健脾化痰与益气活血法的应用。
胃肠道微生态重塑肿瘤微环境影响肿瘤干性的研究进展
胃肠道微生态(gastrointestinal microecology, GM)系统由胃肠道正常菌群及生活的环境共同构成,对机体健康和诸多疾病的影响已经被广泛研究。GM系统对于肿瘤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重塑肿瘤微环境(tumor microenvironment,TMEDirect genetic effects)。TME是肿瘤生存的特殊微环境,可通过细胞间接触和分泌因子调节肿瘤细胞的特性,影响肿瘤发生发展。目前认为,肿寻找更多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 CSC)模型是解释肿瘤起源和恶性进展的重要学说,CSC的形成和增殖往往代表着肿瘤侵袭转移和化疗耐药的增加,导致临床不良预后。因此,研究GM系统通过重塑TME而影响CSC特性获得,进而影响肿瘤侵袭转移和化疗耐药的作用和机制,对于临床上理解肿瘤恶性进展和改善肿瘤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胃肠道模型单菌含菌水平低、异质性大、远处转移不易溯源等因素,目前的研究还存在很大局限性。本文就GM重塑TME影响肿瘤干性获得及侵袭转移化疗耐药中的研究进展作出selleck合成综述。
2016—2020年全国学生耐药肺结核流行特征与治疗转归分析
目的 分析全国学生人群耐药肺结核流行特征和治疗转归情况,为优化学生肺结核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6—2020年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结Immune activation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登记的全国耐药肺结核学生病例特征信息,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其性别、民族、年龄、地区、治疗和转归情况等。结果 2016—2020年全国共登记学生耐药肺结核患者2 541例,其中利福平耐药患者2 469例,占97.17%。登记患者中,男性1 395例(占54.90%),女性1 146例(占45.10%);汉族2 174例(占85.56%),少数民族367例(占14.44%);年龄中位数为18(17,20)岁;19岁及以上登记患者最多,为1 206例(占47.46%),其次是16~18岁,为9Epigenetics抑制剂46例(占37.23%),0~12岁最少,为68例(占2.68%);登记病例数量最多的地区为西部(906例,占35.65%),中部地区登记病例数最少(810例,占31.88%)。以初治的患者为主,为1 869例(占73.55%)。利福平单耐药和多耐药、少数民族、0~18岁和初次治疗的患者占比呈逐年上升趋势(χ~2_(趋势)=206.016、18.212、17.433、45.651,P均<0.01)。利福平耐药患者的纳入治疗率为91.58%(2 261/2 469),2016—2020年分别为81.04%(171/211)、85.06%(279/328)、89.77%(500/557)、94.84%(662/698)和96.15%(649/675),呈现逐年上升趋势(χ~2_(趋势)=75.340,P<0.01)。利福平耐药患者治疗成功率为74.48%(1 684/2 261),其中16~18岁组治疗成功率最高(77.62%),0~12岁组治疗成功率最低(59.38%),不同年龄组治疗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608,P<0.01);东部地区患者治疗成功率最高(78.46%),中部地区治疗成功率最低(71.29%),不同地区治疗LGK-974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240,P<0.01);2017—2018年登记的患者治疗成功率较高(77.06%和77.00%),2016年登记的患者治疗成功率最低(66.67%),不同登记年份治疗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974,P<0.05);本地患者的治疗成功率最高(81.04%),市间流动的患者治疗成功率...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沉香治疗胃溃疡的作用机制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结合动物体内实验探讨沉香治疗胃溃疡的作用机制。方法 (1)通过TCMSP数据库检索并筛选沉香的活性成分及其潜在作用靶点;通过OMIM数据库、GeneCard数据库检索胃溃疡的疾病相关靶点;通过Venny平台对沉香的活性成分作用靶点与胃溃疡的重要疾病靶点取交集,获得沉香治疗胃溃疡的关键靶点(共同靶点);采用Cytoscape 3.7.1软件构建沉香治疗胃溃疡的“药物-活性成分-关键靶点”网络,分析关键活性成分;将共同靶点导入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PPI)网络,筛选核心靶点;将共同靶点导入DAVID数据库进行GO功能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通过AutoDock软件对关键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2)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奥美拉唑,0.2 g·kg~(-1))及沉香提取物低、中、高剂量组(0.1、0.3、0.9 g·kg~(-1)),每组7只;灌胃给药(10 mL·kg~(-1)),每天1次foot biomechancis,连续7 d;末次给药1 h后,大鼠灌胃给予无水乙醇(5 mL·kg~(-1))复制急性胃黏膜损伤模型。计算大鼠溃疡指数及BIBW2992试剂溃疡抑制率;采用HE染色法观察大鼠胃组织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胃组织相关蛋白的表达;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组织中Bcl-2、Bax、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 (1)筛选出沉香活性成分9个,预测得到活性成分作用靶点173个,胃溃疡疾病相关靶点1 297个;得到交集靶点(共同靶点)110个,即沉香治疗胃溃疡的关键靶点。关键活性成分包括槲皮素、β谷甾醇、6,7-二甲氧基-2-(2-苯乙基)色酮、6,7-二甲氧基-2-[2-(4-甲氧基苯基)乙基]色原酮、波尔定碱等;AKT1、TP53、IL6、VEVX-445浓度GFA、JUN、TNF、CASP3、MYC、PTGS2、MAPK1等可能是沉香治疗胃溃疡的核心靶点;GO功能富集分析得到580个生物学过程条目、51个细胞组分条目、101个分子功能条目;KEGG富集共得到110条信号通路,主要涉及癌症通路、TNF信号通路、乙型肝炎通路。6,7-二甲氧基-2-(2-苯乙基)色酮与AKT1、TP53、IL6有较强的结合性,β谷甾醇与AKT1、VEGFA有较强的结合性。(2)与模型组比较,沉香提取物各剂量组大鼠胃黏膜组织的出血点明显减少,溃疡和糜烂程度降低,溃疡指数均显著降低(P<0.01);沉香提取物低、中、高剂...
经鼻加温加湿高流量吸氧对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儿血气指标、肺功能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经鼻加温加湿高流量吸氧(HFNC)对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儿血气指标、肺功能及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20年3月~2022年3月期间收治的86例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经鼻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组和HFNC组,各为43例。对比两组临床相关指标、血气指标、肺功能及细胞因子水平,同时观察两组镇静剂使用、预后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HFNC组的机械通气时间、咳嗽缓解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入住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时间均短于nCPAP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心率(HR)升高,呼吸频率(RR)下降,且HFNC组的变化大于nC-PAP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pH值、血氧分压(PO_2)、血氧饱和度(SpO_2)、氧合指数(OI)均升高,且HFNC组高于nCPAP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用力肺活量(FVC)、1s用力呼气容积(FEV_1)、用力呼气时最高呼气流速(PEF)升高,且HFNC组高于nCPAP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IL-6)selleck CCRG 81045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下降,且HFNC组低于nCPAP组(P<0.05)。HFNC组镇静剂使用、再住院例数均少于nCPAP组(P<0.05)。两组死亡例数、并发症发生率组间对比未见统计学差异(P>biotic index0.05)。结论selleckchem IACS-10759:HFNC可有效缓解重症肺炎伴呼吸衰竭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血气指标、肺功能及细胞因子水平。
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致颌骨坏死1例及文献复习
目的 探讨三氧化二砷致颌骨坏死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及预防,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对1例三氧化二砷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致颌骨坏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相关文献进行回顾。结果 该病例因静脉注射三Medical microbiology氧化二砷(每日1次,每次10 mg,治疗1个月)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疗后约20 d,出现右上颌疼痛伴有牙龈红肿及黏膜溃疡,14-17牙颊侧和腭侧牙槽骨暴露,牙龈黏膜缺失,牙龈组织缺损至前庭沟底部,腭部软组织缺损至腭中缝5~8 mm;该患者因患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病情不稳定,予以患MLN8237研究购买者口服维生素及康复新液含漱,保持口腔卫生清洁等保守治疗。文献报道的药物性颌骨坏死可见于双膦酸盐类药物引起,三氧化二砷亦可引起局部颌骨Enasidenib半抑制浓度坏死,临床上常表现为伤口长期不愈合、脓液、牙槽骨或颌骨外露、死骨形成,伴有疼痛、牙齿松动、面部红肿等症状。抗炎、清创、手术切除死骨是常用的治疗方法。结论 临床上需要警惕药物性颌骨坏死并加强预防。
重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焦亡相关因子表达及与预后的关系
目的 探讨重度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培养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1β(IL-1β)、Nod样受体蛋白3(NLRP3)、半胱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表达水平,并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海南西部中心医院收治的251例CHB患者作为研究组,根据患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CHB组(93例)、中度CHB组(80例)、重度CHB组(78例),根据重度CHB患者治疗6个月后是否死亡,将患者分为死亡组(11例)和存活组(67例),另选取同时期来本院体检的265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PBMC培养上清液中IL-18、IL-1β、NLRP3、Caspase-1表达水平;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IL-18、IL-1β、NLRP3、Caspase-1水平与重度CHB患者预后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重度CHB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研究组患者PBMC培养上清液中IL-18、IL-1β、NLRP3、Caspase-1水平[(65.86±21.32)pg/ml、(68.06±22.44)pg/ml、(241.57±104.07)pg/ml、(179.01±81.46)pg/ml]均高于对照组[(32.11±8.95)pg/ml、(25.49±7.06)pg/ml、(Self-powered biosensor87.61±23.70)pg/ml、(10.33±3.29)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轻度CHB组、中度CHB组、重度CHB组患者PBMC培养上清液中IL-18、IL-1β、NLRP3、Caspase-1水平依次升高[IL-18:(50.66±12BMS-354825细胞培养.80)pg/ml、(70.29±19.03)pg/ml、(79.43±20.56)pg/ml,IL-1β:(51.23±13.17)pg/ml、(72.91±18.64)pg/ml、(83.15±21.78)pg/ml,NLRP3:(136.13±34.95)pg/ml、(289.61±73.08)pgwww.selleck.cn/products/stm2457/ml、(318.01±80.50)pg/ml,Caspase-1:(100.26±27.03)pg/ml、(201.30±54.15)pg/ml、(250.04±67.42)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死亡组患者P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