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患者化疗相关性症状变化及与功能状况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了解肺癌患者不同化疗周期化疗相关性症状变化及与患者功能状况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治疗相关性症状列表(TRSC)、卡氏评分量表于第1systemic immune-inflammation index周期化疗后(T1)、第3周期化疗后(T2)、第5周期化疗后(T3)对肺癌患者进行调查。采用广义估计方程分析比较各时间点TRSC总分及卡氏评分,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比较25种化疗相关性症状各时间点评分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各时间点TRSC总分及卡氏评分的关系。结果 T1、T2、T3分别调查246例、221例、209例肺癌化疗患者,TRSC总分分别为(17.61±9.62)分、(19.47±7.99)分和(22.93±9.02)分,卡氏评分分别为(79.13±14.22)分、(76.98±13.85)分和(72.85±13.45)分;T3的TRSC评分显著高于T1、T2评分,T3卡氏评分显著低于T1评分(均P<0.05)。25种化疗相关性症状中,14种严重度评分在3个时间点存在显著差异。T1、T2、T3时TRSC总分与卡氏评分呈负相关(均P<0.05)。结论 肺癌患者各周期化疗均承担较严重的化疗相关性症状EGFR抑制剂负荷,症状严重度随化疗周期AG-221分子式呈增加趋势,功能状况呈降低趋势,各个治疗阶段治疗相关性症状负荷越严重者,功能状况越差。

胰腺癌及癌旁组织中提取RNA样品的方法优化及鉴定

目的:优化胰腺癌及癌旁组织总selleckchem BarasertibRNA的提取方法,为胰腺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研究提供高质量的实验样本。方法:采用组织块分离剪碎、RNase清洗及抑制等方法对胰腺癌及癌旁组织进行预处理,液氮研磨及trizol-氯仿抽提的方法提取组织RNA。通过琼脂糖凝胶电泳及生物分析仪鉴定RNA的完整性。使用等量RNA作为逆转录模板,以oligo dT引物对信使RNA(message RNA, m RNA)进行逆转录;以茎环结构引物对微小RNA(microRNA, mi RNA)进行逆转录。通过定量PCR的方法检测m RNA及mi RNA的表达水平。结果:相较于常规方法,优化方法提取的RNA样品降解程度低,完整性较高。相对于胰腺auto immune disorder癌组织,癌旁组织RNA更易降解,m RNA的表达水平出现降低趋势;但mi RNA的表达在胰腺癌及癌旁组织中无明显差异。结论:胰腺癌及癌旁组织的预处PR-171说明书理可降低RNA降低程度,可为RNA的表达检测提供高质量的实验样本,增加实验准确度。

中药活性成分调节MAPK信号通路抗食管鳞癌的研究进展

食管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是中国最主要的食管癌组织学分型,其发病机制复杂,可能与多个基因发生突变以及Infection Control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 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 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通路等失调有关。MAPK信号通路可以被生长因子、原癌基因、氧化应激等激活,从而参与细胞的增殖、分化、迁移、凋亡等生物学功能。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MAPK信号通路在ESCCwww.selleck.cn/products/imidazole-ketone-erastin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有望成为ESCC治疗的有效靶点。经典的MAPK家族包括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ERK1/2)、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1/2/3)、p38激酶(p38α/β/γ/δ)和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5(ERK5),每条通路由三种级联顺序磷酸化激活的蛋白激酶体系构成。其中ERK1/2通路的激活与ESCC的增殖、迁移、耐药及凋亡抑制有关,JNK、p38、ERK5通路似乎表现出双向调节作用,并且存在MAPK内部通路之间的信号整合。食管癌化疗药物往往副作用较大且易产生耐药性,寻找高效、低毒的药物替代治疗成为一种新的思路。研究发现黄酮类、萜类、生物碱类、皂苷类、酚类等中药活性成分能够通过靶向MAPK通路发挥抗ESCC作用,主要体现在抑制增殖、迁移、侵袭,诱导周期阻滞ABT-263使用方法,促凋亡,逆转耐药等方面。因此该文就MAPK信号通路在ESCC中的调节作用及中药活性成分调节MAPK通路抗ESCC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以期为中药防治食管癌的机制研究和新药开发提供参考。

多奈哌齐联合尼莫地平对老年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及氧化应激指标的影响

目的:观察分析在老年痴呆患者的治疗中,采用多奈哌齐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对于其认知功能与氧化应激此网站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痴呆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单纯多奈哌齐组与联合用药组,单纯多奈哌齐组采用单纯多奈哌齐进行治疗,联合用药组采用多奈哌齐联合尼莫地平进行治疗,两组各分配患者30例。对比治疗完成后两组患者的认知功能及氧化应激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结束后,联合用药组的MMSE评分与ADL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单纯多奈哌齐组,组间差异immune memory明显(P<0.05);而在氧化应激相关指标方面,联合用药组的MDA明显低于单纯多奈哌齐组,SOD明显高于单纯多奈LY294002哌齐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老年痴呆患者的治疗中,采用多奈哌齐联合尼莫地平治疗相对于单纯多奈哌齐治疗而言,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认知情况,减少患者的氧化应激反应,有效的增加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自理能力,效果确切。

结核、肺癌性胸膜炎患者胸腔积液内IL-27、TNF-α、CA15-3及VEGF水平比较

目的 探讨胸腔积液内白细胞介素27(IL-27)、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糖类抗原15-3(CA15-3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结核、肺癌性胸膜炎鉴别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在河北省胸科医院就诊的100例因胸腔积液患者,根据细胞学检验结果分为结核性胸膜炎组62例与肺癌性胸膜炎组38例。比较两组均检测胸腔积液内IL-27、Tprobiotic supplementationNF-α、CA15-3及VEGF水平,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的辅助下明确胸腔积液内IL-27、TNF-α、CA15-3及VEGF诊断肺癌性胸膜炎的价值,最后通过一致性分析胸腔积液内IL-27、TNF-α、CA15-3及VEGF联合诊断肺癌性胸膜炎的效能。结果 结核性胸膜炎组患者的IL-27水平为(504.7selleckchem AM-22824±113.25)ng/L,显著高于肺癌AG-221分子式性胸膜炎组[(504.74±113.25)ng/L],TNF-α、CA15-3及VEGF水平为(47.31±21.48)pg/L、(21.33±9.01)KU/L、(145.31±73.94)pg/L,显著低于肺癌性胸膜炎组[(94.98±57.74)pg/L、(64.71±21.48)KU/L、(419.33±101.46)p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ROC分析证实,胸腔积液IL-27、TNF-α、CA15-3及VEGF均能用于肺癌性胸膜炎的诊断,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5、0.840、0.949、0.934;联合诊断中以胸腔积液IL-27≤402.920 ng/L、TNF-α≥69.188 pg/L、CA15-3≥54.082 KU/L、VEGF≥192.705 pg/L为阳性,任一指标为阳性则判定为联合诊断阳性。经一致性分析证实,联合诊断中阳性32例,敏感度为84.2%,特异度为96.8%,准确率为92.0%,阳性预测值为0.941,阴性预测值为0.910,Kappa=0.827。结论 结核、肺癌性胸膜炎患者胸腔积液内IL-27、TNF-α、CA15-3及VEGF均存在明显差异,且通过ROC分析、一致性分析均证实IL-27、TNF-α、CA15-3及VEGF联合应用于结核、肺癌性胸膜炎的鉴别具有更高的价值。

LAMC3低表达对卵巢癌细胞紫杉醇耐药的影响

目的 探讨层粘连蛋白γ3亚基(LAMC3)低表达对卵巢癌细胞紫杉醇耐药的影响。方法 采用Western blot检测卵巢癌紫杉醇耐药细胞HeyA8-R(H-R)及其亲本细胞HeyA8(HPS-341临床试验)中LAMC3的表达水平。通过慢病毒转染H-R细胞构建LAMC3低表达的稳定细胞株H-R-C3 shRNA3及其对照细胞株H-R-C3 Scramble。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对紫杉醇的半数抑制浓度(IC_(50)),通过平板克隆形成实验验证细胞克隆形成能力。通过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多药耐药、铁死亡、细胞周期、凋亡等关键通路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与卵巢癌亲本细胞H和对照细胞H-R-C3 Scramble相比,LAMC3在卵巢癌紫杉醇耐药细胞H-R和H-R-C3 shRNA3中的表达显著降低。敲减LAMC3表达可降低卵巢癌紫杉醇耐药细胞对紫杉醇的耐药性及其平板克隆形成能力。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在梯度浓度紫杉醇药物处理下,与H-R-C3 Scramble细胞相比,H-R-C3 shRNA3细胞的多耐药蛋白多重耐药1/ATP结合盒亚族B1(MDR1/ABCB1)表达水平降低,铁死亡蛋白溶质载体家族7成员11(SLC7A11)表达水平升高,周期蛋白p21 Waf1/CBioMark HD microfluidic systemip1、细胞周期蛋白E2(CCNE2)表达水平升高,周期素依赖性激酶2(CDK2)、周期素依赖性激酶4(CDK4)表达水平降低,凋亡过程中剪切产生的亚基蛋白cleaved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9(caspase-9)、cleaved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cleaved聚ADP-核糖聚合酶(PARP)表达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AMC3低表达可能通过影响多药耐药、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等方式来降低卵巢癌紫杉醇耐药细胞对紫杉醇的耐药性,提示LA点击此处MC3有望成为一个应用于卵巢癌耐药治疗的潜在新靶点。

微小RNA-34a在紫草素抑制肺癌H1299细胞增殖和侵袭中的作用及其机制

目的 探讨微小RNA-34a(microRNA-34a,miR-34a)TGF-beta/Smad抑制剂在紫草素抑制肺癌H1299细胞增殖和侵袭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2019年9月至2020年3月,采用1、2.5和5 mg/L紫草素处理体外培养的肺癌H1299细胞后,采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的存活率;平板克隆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细胞克隆形成能力和侵袭能力;RT-PCR检测细胞中miR-34a的表达情况。采用生物信息软件预测、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34a与Yin Yang-1(YY1)的靶向关系。采用脂质体法转染miR-34a抑制剂和pcDNA3.1-YY1-GFP过表达质粒后,RT-PCR检测细胞中miR-34a的表达情况,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YY1蛋白的表达,MTT法、平板克隆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实验观察下调miR-34a和上调YY1表达对紫草素处理的H1299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结果 与0 mg/L紫草素相比,1、2.5和5 mg/L紫草素能够呈浓度依赖性Killer cell immunoglobulin-like receptor抑制H1299细胞存活率、克隆细胞数[(127.63±7.38)、(108.85±6.34)、(91.72±6.15)比(156.55±9.06)]和侵袭细胞数[(93.12±5.56)、(75.25±4.68)、(59.85±3.20)比(116.PLX3397化学结构00±7.85)],并促进miR-34a表达。生物信息软件预测到miR-34a与YY1存在互补的结合位点,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证实YY1是miR-34a的靶基因。下调miR-34a可逆转紫草素对H1299细胞增殖和侵袭的抑制作用,并促进YY1蛋白的表达,同时上调YY1表达可逆转紫草素对H1299细胞增殖和侵袭的抑制作用。结论 miR-34a在紫草素抑制肺癌H1299细胞增殖和侵袭过程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靶向调控YY1表达有关。

民族药四数九里香的化学成分及其细胞毒活性研究(Ⅱ)

目的:为了研究民族药四数九里香Murraya tetramera Huang的化学成分及其细胞毒活性。方法:采用核磁共振波谱方法和文献数据对比鉴定化合物结构,采用MTS法分析了15个化合物的抑制肿瘤细胞增值作用。结果:从醇提取物中分离得1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咖啡酸(1)、1-hydroxy-3-propanyl-4-methylcarbazole (2)、kaempferol-3-O-β-(6″-caffeoyl glucoside)(3)、2,4,6-trimethyl-3-ethylphenol (4)、6,10-diethyl-12-phenyl-lauricmethylest(5)、1,10-seco-4-ξ-hwdroxymuurol-5获悉更多-ene-1,10-diket one (6)、tianshic acid (7)、tribulusimide C (8)、6,7-dihydroxy-4-(hydroxymethyl)-coumarin (9)、p-hydroxycinnamic acid (10)、STING抑制剂2-(4-hydroxy phenyl)-ethanol(11)、(4R,6S)-6-hydroxy piperitone(12)、cis-2,4,5-trihydroxycinnamic acid(13)、2-(phenylamupper genital infectionsino) phenol(14)、zingiberolide(15)。15个化合物对5株肿瘤细胞的体外生长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结论:化合物2~15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4对5株肿瘤细胞具有较好的生长抑制作用。

围绝经期维持性透析女性钙 磷代谢与雌激素水平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更年期维持性透析女性钙、磷代谢与雌激素水平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长期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终末期肾病更年期女性患者(观察组)及非更年期女性患者(对照组)各60例,检测血清雌二醇(E_2)、维生素D、钙、无机磷、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Sfrp5)及Klotho蛋白水平。结果 观察组血清E_2水平为(62.45±10.68)pmol/ml,对照组为(73.59selleck抑制剂±12.79)pmol/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维生素D、血清钙及Sfrp5、Klotho水平为(25.80±6.23)ng/ml、(2.14±0.25)mmol/L、(34.42±10.53)μg/L、(1.03±0.21)ng/L均低于对照组的(27.59±6.88)ng/ml、(2.29±0.24)mmol/L、(42.39±11.30)μg/L、(1.26±0.54)ng/L,血清磷为(2.11±0.33)mmol/L高于对照组的(1.84±0.32)mmol/L,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血清E_2水平与维生素D、血清钙、Sfrp5及Klotho、血清磷水平之间无相关性(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E_selleck Gefitinib2水平与维生素D、血清钙及Sfrp5、Klotho水平之间有正相关性(P<0.05),与血清磷水平之间有负相关性(P<0.05)。结论 更年期女性患者血Severe pulmonary infection清雌激素水平明显低于非更年期女性患者,且钙、磷代谢异常更为明显,更年期维持性血液透析女性患者雌激素水平的降低与钙、磷代谢之间关系密切。

树莓Ri PAL1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苯丙氨酸解氨酶(Phenylalanineammonialyase,PAL)是苯丙烷类代谢的关键酶,能调节树莓中黄酮类的生物合成。为了深入研究树莓中Ri PAL1基因的功能与调控机制,以树莓果实为材料提取总RNA,然后合成c DNA第一链,最后成功克隆出树莓果实Ri PAL1基因,并对其进行了相关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Ri PAL1基因的编码序列(Codingsequence,CDS)全长为2 133 bp,编码710个氨基酸,分子量为77.50 ku,等电点为6.21。Ri PAL1蛋白疏水性最大值为4.50,Elexacaftor NMR最小值为-4.50,平均疏水指数为-0.49,为亲水性蛋白,无跨膜结构,无信Immunochemicals号肽。含有4个N糖基化位点和67个特异性激酶位点,二级结构以α螺旋为主,三级结构为同型四聚体。多序列此网站比对显示Ri PAL1蛋白具有典型的苯丙氨酸解氨酶保守结构域,系统进化分析表明Ri PAL1蛋白与同科植物草莓亲缘关系最近。本研究可为深入研究Ri PAL1基因参与树莓果实黄酮类物质生物合成的分子机制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