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暴露促进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小鼠进展的作用机制研究

医用及工业纳米材料的环境健康效应评价及其潜在生物安全性研究已成为纳米生物学及预防医学领域的研究热点。本研究拟探讨氨基修饰的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amino-modified iron oxide nanoparticles, NH_2-Fe_3O_4NPs)尾静脉单次5 mg·kg~(-1)给药1周后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onalcoholic steatohepatitis, NASH)模型小鼠肝脏功能及疾病进展的影响。本研究首先合成生物相容性好的NH_2-Fe_3O_4NPs,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y, TEM)、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和动态光散射(dynamic light scatCaptisol体内tering, DLS)等技术表征其表面形貌结构、粒径分布、zeta电位、水合粒径等物理化学性质。接着,将24只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等量磷酸盐缓冲液(phosphate buffer saline, PBS)给药组(对照组)、NH_2-Fe_3O_4NPs尾静脉单次5 mg·kg~(-1)给药1周正常小鼠组(暴露组)、蛋氨酸-胆碱缺乏饮食(methioniRNAi-based biofungicidene-and choline-deficient, MCD)诱导组(NASH模型组)、NH_2-Fe_3O_4NPs尾静脉单次5 mg·kg~(-1)给药NASH模型小鼠1周暴露组(NASH模型暴露组)。研究结果表明,NH_2-Fe_3O_4NPs暴露正常健康小鼠,引起小鼠轻微的肝损伤;NH_2-Fe_3O_4NPs暴露NASH模型小鼠,引起肝脏铁沉积并加重MCD饮食诱导的小鼠肝脏损伤,如提高血清生化指标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 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 AST)水平,激活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c (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binding protein-1c, SREBP-1c)介导的肝脏脂肪从头合成代谢,引起肝脏脂滴沉积和氧化应激,加剧肝脏组织病理学损伤,促进肝脏炎症反应和肝纤维化。综上,本研究发现,相比正常健康小鼠,NH_2-Fe_3O_4NPs暴露加重MCD饮食诱导的小鼠肝脏脂肪变性、炎症反应、Galunisertib分子量肝纤维…

H3型犬流感病毒研究进展

犬流感是由犬流感病毒(canine influenza virus,CIV)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1999年,H3N8马流感病毒(Equine influenza virus,EIV)首次在犬群中发现,从2004年起,H3N2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Applied computing in medical science virus,AIV)GNE-140 IC50在亚洲和北美的家养犬群中持续流行,这是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流行最为广泛的两种CIV亚型。全世界有多达9亿只家养犬,其中大多数作为家庭宠物存在,犬与人类的密切接触提高了CIV在人群与犬群之间相互传递的可能性。生活在犬舍、动物收容所这类高密度、高接触场所的犬以及城市中的流浪犬是导致CIV持续传播的主要原因。CIV的突变和跨物种传播,使不同来源不同亚型的Vorinostat配制流感病毒在犬体内发生重组,所以CIV的进化与传播极有可能对人类社会的公共卫生安全构成一定的威胁。本论文主要综述CIV来源、致病性以及防治方法,旨在为后续H3型犬流感的防控提供参考。

实施结核病按病种付费存在问题及建议——以河南省实施肺结核按病种付费实践为例

结核病是患者因病PF-03084014生产商致贫、因病返贫的重要原因,为减轻肺结核患者的经济负担,河南省于2018年下发《关于开展肺结核按病种付费工作的通知》。为总结政策GDC-0068作用实施的经验,发现存在问题,寻求解决方法,2022年,河南省通过现场调研评估、关键人物访谈及日常监测材料的汇总分析,对肺结核按病种付费政策进行评价。发现医保部门机构改革、医保部门对肺结核作为呼吸道传染病的认识不到位、基本医疗保障(医保)资金按照县(区)级统筹管理,软硬件系统成本高、conventional cytogenetic technique结余部分由医疗机构留用的政策未落实等是肺结核按病种付费政策落实的影响因素。为此提出工作建议,提高对2035年消除结核病目标重要性的认识;实现医保资金按照地市级统筹管理;降低医保软硬件维护成本和加强县级定点医疗机构能力建设等。

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对老年结肠癌根治术患者麻醉效果和术后谵妄的影响及谵妄的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对老年结肠癌根治术患者麻醉效果,并分析术后谵妄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1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60例老年结肠癌根治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53例)、B组(53例)和C组(54例)。A组和B组均于麻醉诱导前给予0.5μg/kg右美托咪定,以0.2μg/kg·h速率静脉输注至手术结束前30 min,A组术后镇痛时再给予右美托咪定0.05μg/kg·h。C组给予等容量和等速率的生理盐水。观察三组的应激反应、麻醉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谵妄发生率。根据是否发生谵妄分为谵妄组(n=28)和无Selective media谵妄组(n=132)。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术后谵妄的影响因素。结果:三组术后第3 d 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多巴胺、肾上腺素均较手术结束升高(P<0.05)。A组、B组术后第3 d CRP、IL-6、多巴胺、肾上腺素低于C组(P<0.05)。A组、B组术后第3d CRP、IL-6、多巴胺、肾上腺素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A组、B组、C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组间的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B组的谵妄发生率明显低于A组、C组(P<0.05)。A组、C组谵妄发生率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谵妄的发生与年龄、术前抑郁、术前合并基础疾病数量、术中低氧血症、气腹后Pa CO_Z-IETD-FMK半抑制浓度2、白蛋白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前抑郁、年龄≥70岁、术前合并BAY 73-4506化学结构基础疾病数量≥3、术中低氧血症、气腹后Pa CO_2偏高、白蛋白偏低是导致老年结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小剂量右美托咪定辅助麻醉可提高老年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减少谵妄的发生率,同时术前抑郁、年龄≥70岁、术前合并基础疾病数量≥3、术中低氧血症、气腹后Pa CO_2偏高、白蛋白偏低是引起谵妄发生的危险因素。

顺阿曲库铵通过miR-526b-3p/FMNL3通路抑制胃癌AGS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

目的:探讨顺阿曲库铵对胃癌AGS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胃癌手术切除组织及癌旁正常胃黏膜组织30例。实验设置对照组(正常培养)、顺阿曲库铵低(10 mmol/L)、中(20 mmol/L)、高(30 mmol/L)浓度组、miR-NC组、miR-526b-3p组、anti-miR-NC组、anti-miR-526b-3p组、Cis+anti-miR-NC组、Cis+anti-miR-526b-3p组。Cis+anti-miR-NC组、Cis+anti-miR-526b-3p组分别转染miR-526b-3p阴性对照质粒、miR-526b-3p抑制剂后用30 mmol/L顺阿曲库铵处理。四甲基偶氮唑盐比色法(MTT)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Transwell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miR-526b-3p和FMNL3 mRNA表达水平;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miR-526b-3p和FMNL3的靶向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miR-526b-3p表达水平低于正常组织,FMNL3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高于正常组织(P<0.05)。与对照组相比,顺阿曲库铵低、中、高浓度组胃Medical physics癌AGS细胞中细胞增殖抑制率升高,迁移和侵袭细胞数降低,miR-526b-3p表达水平升高,FMNL3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降低,且呈浓度依赖性(P<0.05)。miR-526b-3p过表达抑制胃癌AGS细胞的增殖、MRTX849迁移和侵袭。miR-526b-selleck RAD0013p靶向调控FMNL3的表达,抑制miR-526b-3p表达逆转了顺阿曲库铵对胃癌AGS细胞的抑制作用。结论:顺阿曲库铵可抑制胃癌AGS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其机制可能与miR-526b-3p和FMNL3有关。

HPLC法测定癫痫患者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及临床应用

目的 优化高效液相法(HPLC)测定癫痫患者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的方法,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血样离心,以环己烷羧酸为内标,2-溴-4′-硝基苯乙酮为衍生化试剂,Vertex C_(18)(4.6 mm×250 mm, 5μm)为色谱柱,甲醇—水(80∶20)为流动相,流速1 mPD0325901采购l/min,柱温25℃,波长248 nm,对511例癫痫患者进行丙戊酸钠血药浓度测定。结果 丙戊酸钠在9.08~290.56μg/ml范围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0,n=6),回收率在95%~105%,日内、日间精密度RSD均<8%,说明该方法回收率及精密度良好确认细节,样品稳定性RSD均<5%。511例癫痫患者丙戊酸钠血药浓度测定结果显示,在有效浓度范围内(50~100μg/ml)243例(47.55%),低于有效浓度范围(<50μg/ml)145例Biolistic delivery(28.38%),高于有效浓度范围(>100μg/ml)123例(24.07%)。结论 该测定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的测定。临床应用丙戊酸钠治疗癫痫患者时,为减少不良反应,有必要进行血药浓度监测。

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WISP1/TLR4/整合素β5通路基因变化

目的 分析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及Wnt1诱导的信号通路蛋白1(WISP1)/Toll样Immunomagnetic beads受体4(TLR4)/整合素β5通路基因变化。方法 回顾性选取2018年5月-2022年12月山东省妇幼保健院及山东单县中心医院收治的ICU机械通气患者188例纳入研究,根据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情况纳入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组(n=49)、非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组(n=139)。分析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分布,比较两组WISP1/TLR4/整合素β5通路基因,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通过单因素、多因素分析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结果 188例ICU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49例,发生率为26.06%,共分离病原菌5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46株,占比79.31%;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组WISP1信使核糖核酸(m RNA)、TLR4mRNA、整合素β5mRNA表达水平高于非呼吸机相关性E-616452半抑制浓度肺炎组(P<0SCH727965配制.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机械通气时间≥20d、WISP1mRNA、TLR4mRNA、整合素β5mRNA表达水平升高为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主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WISP1/TLR4/整合素β5通路基因可能参与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多种因素与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密切相关。

男男性行为者HIV非职业暴露后预防用药现状及影响因素定性研究

目的 从不同人群视角了解MSM的HIV非职业暴露后预防用药(nPEP)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具有/没有nPEP服药经历的Medical countermeasuresMSM、男同社区小组工作人员及医务工作者进行一对一定性访谈。结果 共访谈MSM 13名,男同社区小组工作人员和医务工作者各5名。其中具有nPEP服药经历MSM 7名,nPEP平均知识得分9分(满分11分)。男同社区小组工作人员及医务工作者的防艾工作年限分别为10(8,20)年和8(6,20)年。访谈发现被动肛交中途摘套是MSM选择nPEP的主要驱动事件RAD001;使用nPEP的MSM具有自我决策水平低、购药途径多样化、服药过程中随访率低等问题。购药门槛高成为影响MSM选择nPEP的主要阻碍因素;对于多次服用nPEP的MSM具有向PrEP转变Telaglenastat研究购买的可能性。结论 当前MSM使用nPEP的自我决策效能较低,互联网医院成为其购买nPEP的主要选择途径。未来应加强对nPEP相关的研究,尤其是互联网医院在nPEP使用中的作用及可能存在的问题研究。

以循证理论为框架的护患沟通技巧对肺结核患者自我感受负担、自我护理能力及病理状态改善情况的影响

目的:探讨以循证理论为框架的护患沟通技巧对肺结核患者自我感受负担、自我护理能力及病理状态改善情况的影响。方法:选GSK1120212取2020年7月—2021年6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00例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循证组和基础组,每组各50例。基础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循证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以循证理论为框架的护患沟通技巧干预。比较两组biomarker risk-management患者干预前后自我感受负担[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评分]、自我护理能力[自Nirmatrelvir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评分]及病理状态改善情况。结果:干预3个月后,循证组患者SPBS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显著低于基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879、-13.567、-8.807、-10.503,P<0.05)。干预3个月后,循证组患者ESCA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基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106、4.505、6.156、7.001、8.441,P<0.05)。干预3个月后,循证组患者的空洞闭合有效率、病灶吸收有效率、痰菌转阴率均明显高于基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176、10.866、6.784,P<0.05)。结论:以循证理论为框架的护患沟通技巧干预可减轻肺结核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提高自我护理能力,改善病理状态。

数字化X线摄影与CT对肺结核患者的诊断价值对比

目的 探讨与对比数字化X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与CT对肺结核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12月在日照市结核病防治所诊治的360例疑似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都给予数字化X线摄影联合CT检查,记录影像学特征,以病原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进行鉴别selleck Alisertib诊断价值分析。结果 数字化X线摄影联合CT检查的检adaptive immune出率为92.50%,明显高于数字化X线摄影(84.17%)和CT检查(89.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EPZ-6438供应商.05)。数字化X线摄影联合CT检查的准确性和灵敏度均高于数字化X线摄影和CT单独检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种诊断方式的特异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检查的支气管病变、纵隔淋巴结肿大、树芽征、空洞征占比都明显高于数字化X线摄影检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相对于数字化X线摄影,CT在活动性肺结核鉴别诊断的应用可显示更多的特异性影像学特征,数字化X线摄影与CT检查的联合应用能提高对活动性肺结核的检出率,具有更好的诊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