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藜芦醇诱导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心肌样细胞及相关机制的研究

当前,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依然持续增长,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是最为常见和严重的心血管疾病,AMI会导致心肌细胞坏死从而影响心功能,虽然在临床中可以通过冠状动脉搭桥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以及药物等治疗方法改善心肌梗死的预后,但还不能修复与再生受损的心肌。干细胞因具有多向分化潜能、自我更新能力等特性,为再生修复梗死心肌、逆转心肌损伤提供了新的思路。干细胞作为人体组织器官再生的基本生物学要素之一,其应用于修复损伤组织器官的治疗方法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具有易培养、强大的可塑性、低免疫原性等特点而成为研究的热点,BMSCs在恰当的诱导条件下可向心肌细胞或心肌样细胞分化,获得心肌样表型。然而在临床中存在移植BMSCs后分化效果不佳的问题,因此选择合适的诱导剂变得极其重要。近年来,白藜芦醇因对心血管系统的保护作用而备受关注,作为一种更多由植物产生的多酚类化合物,白藜芦醇表现出多种生物活性,包括抑制心肌损伤、抗心肌纤维化以及抗炎等作用。然而白藜芦醇浓度过高也可抑制BMSCs的细胞活性。已有研究发现,适当浓度的白藜芦醇可以促进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s)和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 PSCs)向心肌细胞分化,以提高向心肌细胞分化效率。本实验应用不同浓度的白藜芦醇体外诱导BMSCs,从多方面探究白藜芦醇是否可以促进BMSCs分化为心肌样细胞,以及白藜芦醇的最适诱导浓度,同时探究白藜芦醇促进BMSCs分化为心肌样细胞的可能机制,为提高BMSCs诱导分化率提供实验依据,为患者的个性化治疗提供理论支持。为了探讨白藜芦醇诱导BMSCs向心肌样细胞分化的可行性以及可能机制,本实验采用全骨髓贴壁法提取大鼠骨髓细胞;运用流式细胞术鉴定第3代BMSCs表面抗原;采用细胞增殖及毒性检测试剂盒(CCK-8)检测5,10,20,50,100,200μmol·L-1白藜芦醇对BMSCs细胞活力的影响;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 PCR)法检测不同浓度白藜芦醇诱导BMSCs后1w,2w和4w的GATA-4,Nkx2.5 m RNA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诱导4w后的各组细胞间隙连接蛋白(connexin 43,Cx43)、心肌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c Tn T)、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 Tn I)的表达情况;运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诱导4w后各组细胞结蛋白(Desmin),c Tn T的表达情况;将细胞分为对照组、10μmol·L-1白藜芦醇组、10μmol·L-1白藜芦醇+氯化锂(Lithium chloride,Li Cl)组,Western Blot检测各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p-β-catenin/β-catenin的变化。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培养过程中BMSCs形态变化,细胞形态由初期的圆形,逐渐变为三角形、短梭形、不规则形以及长梭形。经10μmol·L-1白藜芦醇诱导后,梭形细胞减少,可见三角形和不规则形细胞,随后细胞间出现细胞连接,部分细胞形态为长柱形或多边形,细胞排列较为紧密,具有方向性,不同浓度白藜芦醇诱导的BMSCs的形态无显著差异。流式细胞术结果示:CD29,CD90的阳genetic accommodation性表达率分别为91%和95%,CD45的阳AZD2281性表达率为2.4%。CCK-8结果示:50,100,200μmol·L-1白藜芦醇抑制BMSCs的细胞活力,5,10,20μmol·L-1白藜芦醇对BMSCs细胞活力无影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T-q PCR结果示:5,20μmol·L-1白藜芦醇组GATA-4基因相对表达量在4w时最强,而10μmol·L-1白藜芦醇组在2w时表达达高峰,以诱导后2w为时间点,10μmol·L-1白藜芦醇组显著高于其余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μmol·L-1白藜芦醇组在不同时间点Nkx2.5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较弱,而10μmol·L-1白藜芦醇组随时间增加Nkx2.5基因表达呈上升趋势。以诱导后4w为时间点,10μmol·L-1白藜芦醇组显著高于其余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显示:各浓度的诱导组Cx43,c Tn T,c Tn I均呈阳性表达,10μmol·L-1的白藜芦醇组阳性表达最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示:5,20μmol·L-1白藜芦醇组Desmin蛋白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而10μmol·L-1白藜芦醇组Desmin蛋白的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5,10,20μmol·L-1白藜芦醇组c Tn T蛋白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其中蛋白表达量最高的为10μmol·L-1白藜芦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检测p-β-catenin/β-catenin的变化,结果示:对照组和10μmol·L-1白藜芦醇+Li Cl组p-β-catenin/β-catenin低于10μmol·L-1白藜芦醇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实验结果说明白藜芦醇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诱导BMSCs向心肌样细胞分化,其中10μmol·L-1可能为最佳诱导浓度。白藜芦醇可能通过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β-catenin蛋白的表达促进BMSCs向心肌样细胞分化。

阿帕替尼联合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肝癌的效果分析

目的:分析阿帕替尼联合肝动脉化疗栓selleck PD-0332991塞术(TACE)治疗肝癌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MLN4924价格1—12月邹precision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接受TACE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客观缓解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疾病控制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治疗3个月后,两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甲胎蛋白(APF)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VEGF、APF水平低于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高于治疗前,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白蛋白水平低于治疗前,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帕替尼联合TACE治疗肝癌的效果显著,可提高疾病控制率,降低肿瘤标志物与复发转移指标水平,减小对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肝细胞癌中HIF-1α依赖性的ATP2C1过表达指示不良预后

缺氧诱导因子(hypoxia-inducible factor, HIF)与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相关。HIF-1α在包括肝细胞癌在内的多种癌症类型的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在肝细胞癌中的靶基因尚未完全确定。为找到HIF-1α在肝癌中新的致癌靶点,通过整合HIF-1α敲除的RNA-seq数据,HIF-1α的ChIP-Seq数据,HIF-1α在肝癌中的共表达基因,以及肝癌相关的Labral pathologyGEO(Gene Expression Omnibus)数据集,寻找HIF-1α的潜在靶基因。通过分析TCGA(The Cancer Genome Atlas)肝癌数据diABZI STING agonist采购库、GEO和HPA(Human Protein Atlas)数据Decitabine配制集,研究HIF-1α与ATP2C1的相关性,ATP2C1在肝癌中的表达及预后。通过建立物理和化学(氯化钴)缺氧模型验证ATP2C1与低氧及HIF-1α的关系。通过GO(Gene Ontology),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和GSEA(Gene Set Enrichment Analysis)分析探索ATP2C1的生物学功能。通过设计体外实验证实ATP2C1对HCC的作用。利用STRING和BioGRID两个蛋白互作在线数据库获得ATP2C1的互作蛋白,并研究其在肝癌中的表达及相关性。通过整合及筛选数据,ATP2C1被鉴定为一个HIF-1α的潜在靶基因。ATP2C1与HIF-1α高度相关,在肝细胞癌中高表达,且伴随有不良预后。富集分析与体外实验的结果表明ATP2C1参与调控HCC细胞的增殖迁移。蛋白互作数据表明ATP2C1与TMEM165存在互作关系,生存分析表明TMEM1651高表达的肝癌患者预后较差。相关性分析的结果显示ATP2C1与肝癌中TMEM165和MMP2的表达高度相关,表明ATP2C1可能与TMEM165和MMP2存在互作关系,并参与了肝癌的进展过程。结果表明,ATP2C1是HIF-1α的靶基因和肝细胞癌的生物标志物,其敲低抑制了HCC的增殖和迁移。

肩周炎粘连期传统手法松解术后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的队列研究

目的:1.为探索肩周炎急性期针灸治疗的选穴规律,为今后临床采取针灸治疗急性期肩周炎的选穴组方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数据支持。2.为探索粘连期肩周炎中药外治的用药规律,为今后临床采取中药外用治疗PD-0332991细胞培养粘连期肩周炎的用药组方提供一定的理论和数据支持。3.观察经传统手法松解术治疗的肩周炎患者术后综合康复治疗的回顾性临床试验探讨,从而比较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种康复治疗方案对手法松解术后患者疼痛和肩关节功能改善的疗效影响,进一步证实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方法的有效性,为今后肩周炎患者术后康复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材料与方法:1.检索相关数据库,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探讨急性期肩周炎的用穴规律。2.检索相关数据库,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探讨粘连期肩周炎的中药外治的用药规律。3.按照预定的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收集来源于2014-2022年期间在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骨K3科住院,且均是采用传统手法松解术治疗后的肩周炎粘连期患者80例,根据术后行基础康复治疗和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组内康复治疗第1日和第10日VAS疼痛评分及肩关节ROM变化,组间两组患者康复治疗第10日VAS疼痛评分和肩关节ROM改善程度的比较。最终结果利用SPSS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共查阅到132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文献45篇,45条针灸处方,涉及穴位53个。总频次319次,高频穴位(频次≥10次)为肩贞、肩髃、肩髎等10个;高频十二正经为手三阳经,得出外关-合谷,曲池等5个聚类群;关联规则的核心组穴为肩贞-肩前-肩髃Elexacaftor临床试验等。2.共查阅到114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文献44篇,44条外用中药处方,涉及药物76种,四气中温性药最多,占比达56.92%;五味中辛味药与苦味药最多,占比分别为41.9%,37.14%。聚类分析显示有8biomarker validation个聚类群如川乌-草乌-乳香-没药等,关联规则的核心药组为川乌-草乌等。3.根据两组患者性别、发病部位、年龄、术后当日VAS评分和术后当日肩关节ROM的基线资料比较经统计学检验(P>0.05),无差异统计学意义,提示2组患者组间可进行比较。两组患者组内康复治疗术后当日和术后第10日VAS评分结果(P<0.05)有统计学差异,肩关节ROM的变化结果(P>0.05),无统计学差异,提示两组患者经10日的康复治疗疼痛症状改善明显,但对肩关节ROM的影响不大。两组组间比较VAS评分结果(P<0.05),有统计学差异,提示治疗组患者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治疗组对患者疼痛的减轻明显优于对照组;肩关节ROM结果(P>0.05),无统计学差异,提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肩关节ROM的影响差别不大,总体疗效结果(P<0.05),有统计学差异,提示治疗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1.急性期肩周炎患者针灸选穴以肩贞、肩髃、肩髎、外关和曲池为主,且高频穴位多属于手三阳经,其聚类分析结果与强关联穴位大致相同。2.粘连期肩周炎患者外用药物以祛风除湿药为主,药物四气以温性药为主,五味以辛味药和苦味药为主。其聚类分析结果与强关联药物大致相同。3.肩周炎粘连期传统手法松解术后中西医综合康复治疗虽然对于患者肩关节ROM变化的影响不显著,但对临床疼痛症状改善的效果是明显的,该方法结合了中西医两种医学术后康复治疗的优势,更加有利于患者术后的康复,值得被推广使用。

基于生物信息学筛选分析脓毒症预后相关核心基因

目的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影响脓毒症预后的潜在核Jammed screw心基因。方法 利用基因表达数据库(Gene ExpresImidazole ketone erastin纯度sion Omnibus, GEO)筛选到脓毒症患者的基因表达数据集GSE54514和GSE65682,通过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 WGCNA)和维恩分析筛选与脓毒症预后相关的关键基因,采用Metascape数据库、RcisTarget包和CIBERSORT算法进行基因功能富集分析、转录因子富集分析及免疫浸润分析。选取数据集GSE5772进行验证,筛选与脓毒症预后相关的核心基因并使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对数据集GSE54514、GSE65682分别进行WGCNA分析,筛选出与脓毒症预后相关性最高的“绿色”和“棕色”模块,并对两个模块的基因取交集,维恩分析得到20个关键基因。这些关键基因主要富集在细胞形态调节、单核细胞迁移等通路上。转录因子富集分析显示转录因子ZNF148可能是基因集的主要调控因子之一。进一步通过数据集GSE5772验证,发现基因FGD3、MBP、MSN、RNF130和SETD1B在脓毒症患者中明显低表达(P<0.05)。免疫浸润分析表明这5个核心基因均与免疫细胞含量密切相关,其中只有FGD3、MSN和RNF130的表达与脓毒症患者的生存率相关(P<0.05)。结论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到与脓毒症预后相关的5个核心基因,这些基因与免疫细胞密切相关,其中基因FMK-2206配制GD3、MSN和RNF130可能是脓毒症预后的重要预测因子。

ERAS理念下术前口服碳水化合物对全身麻醉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的影响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下口服碳水化合物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血压及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采用电脑随机序列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n=50)分别在术前10 h和2~3 h口服体积分数为12.5%的碳水化合物饮品800、400 mL;对照组(n=50)术前常规禁食水8~12 h。分别记录两组患者入室后(T0)、气管插管后即刻(T1)和气管插管后10 min(T2)的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记录术中患者低血压需静脉注射甲氧明的例数及反流、误吸发生的例数。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两组患者的口渴、饥饿程度。结果:两组患者的SBp、DBpCaspase抑制剂和HR在T1和T2时较T0值均降低(P<0.05),对照组SBp、DBp、HR在T2时的值均显著低于研究组(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发生低血压给予甲氧明升压的此网站例数分别为5例(10.0%)和18例(3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入室后口渴和饥饿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lant biology(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反流、误吸。结论:基于ERAS理念下口服碳水化合物可维持腹腔镜手术患者血压稳定,减少患者低血压、口渴及饥饿不适症状,且不增加术中反流、误吸的风险,值得推广应用。

DNAJC2对肝细胞癌细胞生物学功能影响的初步研究

目的:探究DNAJC2在肝细胞癌中的作用,以及对肝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和凋亡能力的影响。方法: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DNAJC2在肝癌中的表达和预后作用,使用TCGA数据库对DNAJC2的正、负相关基因进行KEGG富集分析,GDSC数据库分析DNAJC2表达量不同时药物敏感性的差异。CCK-8和集落形成实验、TrGW4869体外answell和划痕实验、Hoechst和JC-1实验检测敲低DNAJC2对肝癌MHCC97H细胞增殖能力、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细胞凋亡能力的影响。结果:DNAJC2在肝癌中高表达并与患者的预后显著相关。DNAJC2的正相关基因与主要富集于核质转运、泛素介导的蛋白质降解等通路,负相ROCK抑制剂关基因与补体和凝血级联反应有关。DNAJC2高表达组对索拉菲尼和舒尼替尼更敏感。细胞实验表明,敲低DNAJC2可抑制肝癌细胞MHCC97H的增殖、迁移及侵袭,并促进其凋亡。结论:DNAJC2在肝癌Library Construction中高表达并具有良好的预后价值,且高水平DNAJC2对索拉菲尼敏感;在肝癌中可能与核质转运、泛素介导的蛋白质降解、补体和凝血级联反应等信号通路相关;敲低DNAJC2能抑制肝癌细胞恶性行为。

胰腺癌组织内细菌分离培养鉴定及其对核苷类似物化疗药代谢机制的研究

研究目的1.研究胰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微生物组多样性,以及新辅助/转化治疗后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微生物组多样性的变化。2.获得胰腺癌肿瘤内细菌的纯培养菌株,建立胰腺癌临床分离菌株库。3.研究临床分离菌株E.hormaechei A64对核苷类似renal biomarkers物化疗药吉西他滨和5-氟尿嘧啶的代谢机制和抗肿瘤活性的影响。研究方法1.通过16S rDNA测序和QIIME2流程分析直接手术和新辅助/转化治疗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微生物组α多样性、β多样性、微生物群落组成和物种差异;通过Bugbase工具对菌群表型进行预测分析;通过PICRUSt2工具对胰腺癌组织中菌群的功能进行预测分析。2.通过微生物培养技术,从胰腺癌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分离、获得纯培养菌株;采用细菌16S rDNA测序技术,鉴定临床分离菌株的物种信息;通过制备临床分离菌株的鼠源多克隆抗血清并应用于免疫组化、免疫荧光检测,验证胰腺癌组织内细菌的存在;通过荧光D-氨基酸标记、细菌生化鉴定、细菌药敏试验对代表菌株的形态、生化功能和抗生素耐药进行分析;通过全基因组测序技术获得临床分离菌株E.hormaechei A64的全基Nirogacestat供应商因组序列。3.通过测定细菌生长曲线研究吉西他滨对临床菌株生长的影响;通过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LC-MS/MS)检测吉西他滨及其无活性代谢物dFdU的浓度变化,研究临床分离菌株对吉西他滨的转化和代谢;通过制备吉西他滨的细菌调节培养基(bacteria conditioned media,BCM)和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和活力,研究临床分离菌株对吉西他滨体外抗肿瘤作用的影响;通过微生物体内同源重组基因打靶技术,研究临床分离菌株E.hormaechei A64代谢吉西他滨的关键基因;通过定点突变/环状诱变、重组蛋白表达和纯化、表面等离子共振、酶活力检测、蛋白印迹检测等技术,研究临床分离菌株E.hormaechei A64代谢吉西他滨的分子机制。4.通过测定细菌生长曲线,研究5-氟尿嘧啶(fluorouracil,5-FU)对临床菌株生长的影响;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RT-q PCR),研究5-FU代谢相关基因在胰腺癌细胞中的表达情况;通过制备5-FU的细菌调节培养基(bacteria conditioned media,BCM)和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和活力,研究临床分离菌株对5-FU体外抗肿瘤活性的影响;通过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胸腺嘧啶和尿嘧啶碱基补充实验,分析临床分离菌株E.hormaechei A64对5-氟尿嘧啶的代谢通路。5.通过裸鼠皮下移植瘤、细菌瘤内注射和小动物活体成像技术,研究E.hormaechei A64在移植瘤中的驻留及其对移植瘤生长的影响,以及E.hormaechei A64对吉西他滨、5-氟尿嘧啶体内抗肿瘤活性的影响。结果1.胰腺癌组织中微生物多样性的测序研究(1)直接手术患者不同发生部位(胰头/颈vs胰体/尾)的癌组织之间、癌旁组织之间比较,α多样性、β多样性组成均无显著差异。(2)直接手术患者癌组织的α多样性指数sobs、chao、shannon、shannoneven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5),coverage、pd指数比较无显著差异。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β多样性组成存在显著差异。采用bray_curtis距离算法时,非度量多维尺度分析(non-metric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NMDS)的stress值为0.096,Adonis法检验组间差异得到R~2=0.0454,P=0.01,提示直接手术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的β多样性组成差异程度有限。(3)直接手术患者癌组织中,变形菌门占比显著低于癌旁组织(76.98%vs89.02%,p=0.000701),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和放线菌门占比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17.84%vs 8.54%、3.25%vs 0.87%、1.26%vs 0.86%,p<0.05)。LEfse分析结果提示厚壁菌门、拟杆菌门和放线菌门以及肠杆菌科的志贺菌属/埃希氏菌属是直接手术患者癌组织相较于癌旁组织的特征物种。Bugbase表型预测直接手术患者癌组织中革兰阳性菌、厌氧菌比例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ICRUSt2菌群功能预测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癌组织和癌旁组织相似。(4)新辅助/转化治疗后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α多样性指数比较无显著差异,β多样性相似。(5)新辅助/转化治疗后患者癌组织中的菌群α多样性指数sobs、chao、shannon、shannoneven、pd指数均显著高于直接手术患者(p<0.001),coverage指数显著低于直接手术患者(p<0.001)。采用unweighted_unifrac距离算法和ANOSIM法检验组间差异,NMDS分析结果表明新辅助/转化治疗后患者癌组织的β多样性组成显著不同于直接手术患者的癌组织(stress=0.051,R=0.9781,P=0.001)。(6)新辅助/转化治疗后患者癌组织中变形菌门和厚壁菌门占比显著低于直接手术患者(43.29%vs 77.05%、6.25%vs 17.86%,p<0.0001)。新辅助/转化治疗后患者癌组织中拟杆菌门和放线菌门占比均显著高于直接手术患者(11.11%vs 3.25%、6.80%vs 1.26%,p<0.05)。新辅助/转化治疗后患者癌组织中的梭杆菌门、弯曲杆菌门丰度显著高于直接手术患者癌组织(p<0.001)。Bugbase表型预测新辅助/转化治疗后患者癌组织中兼性厌氧菌、需氧菌、潜在致病菌和具有生物膜形成能力的细菌比例均显著高于直接手术患者癌组织。PICRUSt2菌群功能预测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新辅助/转化治疗后癌组织中的菌群功能与直接手术患者癌组织中的菌群功能有明显的区分。2.胰腺癌组织内细菌分离培养鉴定和临床分离菌株库的建立(1)经过对44例患者癌组织和癌旁分离培养,得到纯培养菌株共计429株,其中癌组织分离得到224株,癌旁组织分离得到205株。(2)429株细菌共比对到42个种(species),数量较多的有霍氏肠杆菌(Enterobacter hormaechei)91株,弗格森氏埃希氏菌(Escherichia fergusonii)62株,痤疮丙酸杆菌(Cutibacterium acnes)59株,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32株,缓症链球菌(Streptococcus mitis)32株,高丽节杆菌(Arthrobacter koreensis)23株,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21株。(3)44例患者中,20例患者的组织中分离得到痤疮丙酸杆菌(Cutibacterium acnes),14例患者分离到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6例患者的组织中分离到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5例患者的组织中分离得到霍氏肠杆菌(Enterobacter hormaechei)。(4)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实验确证了霍氏肠杆菌(Enterobacter hormaechei A64)、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 B13)、痤疮丙酸杆菌(Cutibacterium acnes B16)在胰腺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存在。(5)Enterobacter hormaechei A64的生化鉴定结果符合肠杆菌科定义。药敏试验结果提示Enterobacter hormaechei A64为多重耐药菌。3.临床分离菌株E.hormaechei A64对吉西他滨的代谢机制和体外抗肿瘤活性影响(1)检测25株临床分离菌,霍氏肠杆菌(Enterobacter hormaechei A64)、肺炎克雷伯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 B80)、鲍曼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baumannii E18)、默林氏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murliniae B79)、尼泊尔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nepalensis B17)、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C9)的生长不受吉西他滨抑制,其余菌株的生长均受到不同程度抑制。(2)霍氏肠杆菌(Enterobacter hormaechei A64)、默林氏柠檬酸杆菌(Citrobacter murliniae B79)、肺炎克雷伯杆菌(Klebsiella pneumoniae B80)、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 C4)可以迅速降低培养基中吉西他滨的浓度,并将其转化成无活性的代谢产物dFdU。(3)Enterobacter hormaechei A64显著削弱吉西他滨对胰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4)E.hormaechei A64 cdd缺失菌株不能将吉西他滨转化为dFdU,也不影响吉西他滨的抗肿瘤活性。(5)重组表达得到的E.hormaechei A64胞嘧啶核苷脱氨酶Cdd与吉西他滨有较强的亲和力,并且能够迅速将吉西他滨转化为无活性的代谢产物dFdU。(6)E.hormaechei A64胞嘧啶核苷脱氨酶Cdd在不同氧需求培养条件下的蛋白水平无显著差异。4.临床分离菌株E.hormaechei A64对5-FU体外抗肿瘤活性影响和代谢机制研究。(1)检测25株临床分离菌,5-FU对大多数菌株的生长有显著抑制,仅对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 B80)无抑制。(2)不同胰腺癌细胞株对5-FU的敏感性不同。5-FU代谢相关基因在胰腺癌细胞中m RNA水平不同,5-FU激活和灭活的关键基因TP和DPD表达水平的比率(TP/DPD)仅在MIA PaCa-2中小于1。(3)5-氟尿嘧啶与E.hormaechei A64孵育后对PANC-1、MIA PaCa-2、CFPAC-1、Bx PC-3胰腺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显著增强。(4)5-氟尿嘧啶与E.hormaechei A64孵育后上清的抗肿瘤活性变化与孵育时间相关。(5)补充尿嘧啶可以对抗5-氟尿嘧啶对E.hormaechei A64的生长抑制,而补充胸腺嘧啶则无此作用。5.临床分离菌株E.hormaechei A64对吉西他滨和5-氟尿嘧啶在免疫缺陷荷瘤小鼠中抗肿瘤作用的影响(1)携带萤光素酶质粒的E.hormaechei A64与移植瘤一起接种后,可在第3天、第7天在移植瘤接种部位观察到萤光。移植瘤实验终点可分离出E.hormaechei A64活菌。(2)瘤内注射E.hormaechei A64或E.hormaechei A64Δcdd移植瘤的体积(Tumor Volume,TV)和相对肿瘤体积(Relative Tumor Volume,RTV)在各时间点与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3)未予瘤内注射细菌的吉西他滨给药组(Gem 150 mg/kg)和瘤内注射E.hormaechei A64Δcdd组(Gem 150 mg/kg+A64Δcdd i.t)移植瘤SAHA体外TV和RTV与对照组NC在接种26天后开始有显著差异,并一直保持到实验终点。瘤内注射野生型菌株E.hormaechei A64组(Gem 150 mg/kg+A64 WT i.t)移植瘤RTV与NC组在各时间点均无显著差异;移植瘤TV仅在终点处理当天有显著差异(p<0.05)。(4)5-FU给药组(5-FU 25 mg/kg、5-FU 50 mg/kg)移植瘤TV和RTV在各时间点与NC组比较均无显著差异。瘤内注射野生型E.hormaechei A64后,50 mg/kg给药组(5-FU 50 mg/kg+A64 WT i.t)在第36、39、41天的移植瘤TV和RTV与NC组有显著差异,20 mg/kg给药组(5-FU 50 mg/kg+A64 WT i.t)在第39、41天的移植瘤TV和RTV与NC组有显著差异。结论1.直接手术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内微生物组多样性存在显著差异,新辅助/转化治疗显著改变胰腺癌组织内的微生物组多样性。2.从胰腺癌/癌旁组织获得纯培养菌株共计429株,建立了胰腺癌临床分离菌株库。3.E.hormaechei A64可在肿瘤内长期存在,对不同化疗药疗效具有截然不同的调节作用,一方面能削弱吉西他滨的抗肿瘤活性,另一方面又能增强5-FU的抗肿瘤活性。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肝纤维化的关键基因及相关通路研究

目的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肝纤维化治疗的关键基因及相关https://www.selleck.cn/products/Vorinostat-saha.html通路,挖掘肝纤维化患者的差异表达基因,预测肝纤维化的潜在治疗靶点。方法 从GEO数据库中ruminal microbiota获得基因表达谱GSE197112;通过Limma筛选差异表达基因;使用DAVID在线数据库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差异表达基因通过STRING数据库获取其蛋白-蛋白互作(PPI)网络图并用Cytoscape软件进行可视化,同时通过Cytoscape软件中的插件CytoHubba筛选肝纤维化靶点基因。结果 该研究共筛选了399个差异表达基因(P<0.01,|Log2FC|>1.5),包括300个下调基因和99个上调基因。这些基因主要参与了有丝分裂检验点、DNA复制、染色体分离、细胞分裂、细胞凋亡过程、适应性免疫应答等GO生物过程,主要调控产生IgA的肠道免疫网络Tezacaftor、孕酮介导的卵母细胞成熟、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1感染、细胞周期、抗原处理和呈递、p53信号通路、癌症转录失调、细胞黏附分子等。通过Cytoscape软件筛选出5个靶点基因:TTK、KIF2C、ASPM、DLGAP5、PBK。结论 本研究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筛选出肝纤维化中399个差异表达基因和5个靶点基因,这些基因在肝纤维化相关的生物学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为肝纤维化的药物治疗提供了新方向。

SARS-CoV-2 RNA的针尖增强拉曼光谱研究

2019年出现的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在全球造成超过6亿病例和600万死亡例。与细胞中的脱氧核糖核酸(DNA)分子不同,在SARS-CoV-2微粒中,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和胸selleck抑制剂腺嘧啶(T)这四种碱基被编码为RNA分子链。充分了解病毒的RNA分子结构和功能对于了解SARS-CoV-2在人体细胞的感染过程至关重要。在实现RNA单碱基测序的多种方法中,以纳米孔为基础的测序方法已成为第三代测序方法的代表。然而,单碱基酶在纳米孔中停留时间缩短,这导致该方法受到信号差的限制。近年来,针尖增强拉曼光谱(TERS)已成为表征各种核碱基纳米粒子、病毒和细菌的强大分析工具。在本研究中,使用了TERS技术对SARS-CoV-2分离的RNA片段进行纳米级成像。主要研究内容与相关结论如下:1)对四种标准碱基(Biodegradation characteristicsA、T、G、C)样品进行TERS测试,结果发现TERS探针在碱基上不同位置时测到的TERS光谱的峰位和峰强均有较大的变化。为了解释上述现象,使用第一性原理,建立了金/银原子分别作用于四种碱基(A、T、G、C)不同位置时可能的几何结构模型,对不同振动模式的拉曼强度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金属原子作用在碱基上不同位点时改变了化学键的长度,从而导致不同振动模式的拉曼强度产生明显变化。理论计算的结果和TERS在碱基上不同位E7080分子量置测试到的TERS光谱变化吻合较好。2)对四种标准碱基(A、T、G、C)样品以及假病毒微粒进行了远场拉曼光谱测试,参照四种标准碱基的拉曼光谱,对含有四种碱基(A、T、G、C)的假病毒微粒的远场拉曼光谱进行了特征峰值的指认,并完成初步归属问题。在室温环境下,使用TERS技术对SARS-CoV-2 RNA微粒进行了纳米尺度的高分辨率成像。针对同种碱基的TERS光谱变化较大的困难,可以通过计算TERS峰位相对于A、T、G、C碱基TERS标准峰位的最小均方根误差来确定核酸碱基中不同位置的碱基类型。获得基因片段后,通过搜索Gen Bank数据库确定核苷酸坐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