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与乳腺癌病理特征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16年10月—2020IACS-010759年3月手术治疗乳腺癌88例的临床资料。比较乳腺癌患者手术前后NLR、LMR水平。分析NLR、LMR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根据患者随访预后结果分组,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乳腺癌患者手术后NLR明显低于手术前,LMR明显高于手术前(P<0.01)。根据手术前NLR和LMR的最佳临界值分为高NLR组(≥2.38)31例和低NLR组(<2.38)57例,高LMR组(≥5.46)33例和低LMR组(<5.46)55例。高NLABT-263R组与低NLR组、高LMR组与低LMR组的年龄、TNM分期、组织学分级、淋巴结转移、孕激素受体、雌激素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Ki-67表达情况等临床病理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TNM分期为Ⅲ~Ⅳ期、Ki-67Hepatic differentiation高表达、高NLR、低LMR、术后未放疗或化疗是影响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P<0.01)。结论 NLR、LMR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相关性,但与预后关系密切,NLR、LMR是预测乳腺癌患者预后的有效生物标志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