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a_circ_0002473/miR-873-5p轴在胃癌进展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初探

目的:明确hsa_circ_0002473在人胃癌组织的表达情况;并通过胃癌细胞系、荷瘤小鼠实验明确hsa_circ_0002473与胃癌表型的相关性;初点击此处探hsa_circ_0002473在胃癌进展中的作用机制,为丰富胃癌分子分型及治疗靶点提供实验室数据及理论依据。方法:收集8对人胃癌和癌旁组织,通过q RT-PCR检测hsa_circ_0002473的表达水平。使用MKN-45及HGC-27两株人胃癌细胞系,通过Sanger测序和Rnase R消化实验鉴定hsa_circ_0002473的环状结构。用核质分离实验检测hsa_circ_0002473的亚细胞定位。通过q RT-PCR分别检测hsa_circ_0002473在六株人胃癌细胞系(MKN-45,HGC-27,MKN-74,SGC-7901,MGC-803,AGS)及正常胃黏膜上皮细胞系(GES-1)中的表达水平之后,选用MKN-45、AGS和HGC-27三株胃癌细胞系进行后续实验。建立hsa_circ_0002473瞬时敲减和过表达的胃癌细胞系,并通过q RT-PCR检测敲减和过表达效率。应用Incucyte S3实时动态细胞成像分析系统和划痕实验,研究敲减及过表达hsa_circ_0002473对胃癌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通过细胞克隆形成实验分析敲减及过表达hsa_circ_0002473对胃癌细胞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在动物实验中,通过si-hsa_circ_0002473和si-NC组的MKN-45细胞分别构建NOD/SCID小鼠荷瘤模型,每周监测小鼠重量和肿瘤体积,四周后处死,测量小鼠肿瘤离体体积,绘制移植瘤体积增长曲线,统计分析两组移植瘤之间的差异。在机制探索中,课题组应用生信分析预测出hsa_circ_0002473可能结合的mi RNA,通过q RT-PCR检测两者表达的相关性。通过Circular RNA Interactome数据库检索两者的结合位点,应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分析hsa_circ_0002473与目标mi RNA的互作情况。最后,通过q RT-PCR分别在胃癌细胞系和人胃癌组织中检测hsa_circ_0002473和目标mi RNA的表达情况。结果:Hsa_circ_0002473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相应癌旁组织(p<0.05)。相比于正常胃黏膜细胞,hsa_circ_0002473在胃癌细胞系中均显著高表达。在hsa_circ_0002473相对表达最高的MKN-45和HGC-27细胞中敲减hsa_circ_0002473,在hsa_circ_0002473相对表达最低的AGS细胞中过表达hsa_circ_0002473,并通过功能实验分析hsa_circ_0002473对于胃癌细胞增殖、迁移及克隆形成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当在MKN-45和HGC-27细胞中敲减hsa_circ_0002473时,胃癌细胞immune evasion的增殖和迁移能力减弱(p<0.05),细胞克隆形成数减少(p<0.05);当在AGS细胞中过表达hsa_circ_0002473时(p<0.001),胃癌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增强(p<0.001),细胞克隆形成数增加(p<0.01)。在体内通过小鼠成瘤实验发现,和对照组相比,si-hsa_circ_0002473组的异体移植瘤体积明显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通过生信分析预测出hsa_circ_0002473的目标mi RNA为mi R-873-5p,q RT-PCR表明,敲减hsa_circ_0002473后,mi R-873-5p表达增高(p<0.001)。应用Circular Wnt-C59 MWRNA Interactome数据库分析发现,hsa_circ_0002473和mi R-873-5p存在特定区域结合位点,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表明hsa_circ_0002473通过该位点与mi R-873-5p直接结合(p<0.001)。在胃癌细胞中,在8例胃癌患者组织中,通过q RT-PCR发现,和癌旁组织相比,mi R-873-5p在癌组织中表达降低(p<0.05)。结论:Hsa_circ_0002473在胃癌组织和细胞系中表达上调。Hsa_circ_0002473可能通过吸附mi R-873-5p促进胃癌的进展。Hsa_circ_0002473是潜在的胃癌肿瘤标志物、分子治疗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