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周血环状RNA circ_0141633与circ_0008234对胰腺癌诊断和预后预测的价值

目的明确环状RNA circ_0141633与circ_0008234在胰腺癌外周血中的临床意义以及诊断和预后预测的价值, 并分析对胰腺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97例胰腺癌患者与71例体检健康对照者的外周血标本, 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irc_0141633与circ_0008234表达。采用χ2检验、K-M生存曲线以及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二者表达与胰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以及预后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二者诊断胰腺癌的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以及特异度。采用MTT法、细胞划痕试验、TraTezacaftor供应商nswell侵袭试验以及蛋白质印迹分析二者对胰腺癌Bxpc-3细胞增殖、迁移、侵袭以及上皮间充质转化(EMT)Clinical forensic medicine的影响。结果胰腺癌患者外周血中circ_0141633与circ_0008234表达高于健康对照者外周血(均P0.05)。高表达circ_0141633、circ_0008234与较高临床分期、淋巴转移和血管浸润相关, 也是胰腺癌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Alpelisib小鼠5)。高表达circ_0141633与circ_0008234组患者总体生存率明显低于低表达circ_0141633与circ_0008234组患者。circ_0141633、circ_0008234、二者联合以及CA19-9诊断胰腺癌的AUC分别为0.70、0.67、0.88及0.82, 灵敏度分别为64.32%、60.79%、78.22%及73.97%, 特异度分别为68.54%、65.46%、81.65%及97.41%, 二者联合诊断胰腺癌的效能优于CA19-9及单独诊断(均P0.05)。单独干扰circ_0141633与circ_0008234均可抑制Bxpc-3细胞增殖、迁移、侵袭以及EMT, 联合干扰二者后上述抑制效果更加显著(均P0.05)。结论外周血高表达circ_0141633与circ_0008234可作为胰腺癌潜在的诊断和预后预测生物标志物, 并具有促进胰腺癌进展的功能。

晚期肺癌气阴两虚型患者自汗盗汗临床中药疗效分析

目的 观察四君子汤合沙参麦冬汤加减、玉屏风胶囊针对晚期肺癌气阴两虚型患者自汗D-Lin-MC3-DMA使用方法盗汗临床中药疗效分析。方法 回顾海军特色医学中心2004年—2020年收治7 616例肺癌患者行立体immunoturbidimetry assay定向放射治疗,期中782例患者入院前及放疗期间出现自汗盗汗症状,根据中医辨病论治基本辩证分型中诊断:气阴两虚型自汗盗汗,给与自汗夜间盗汗患者四君子汤合沙参麦冬汤加减、玉屏风胶囊中药治疗观察疗效。结果 260例患者使用四君子汤合沙参麦冬汤加减方剂,自汗盗汗症状完全缓解及改善有效率达100%。315例患者使用玉屏风胶囊自汗夜间盗汗症状缓解及改善有效达68.5%。207例患者使用注射用胸腺Laduviglusib抑制剂肽针、注射用胸腺法新针、注射用胸腺五肽针等西药治疗后自汗盗汗症状改善26%。中药方剂及中成药疗效明显优于西药针剂。采用SPSS 25.0数据统计软件,P<0.05说明三组数据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 四君子汤合沙参麦冬汤加减、玉屏风胶囊治疗晚期肺癌患者气阴两虚型自汗盗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自汗盗汗临床症状,调理机体免疫功能状态,并且有效缓解化疗放疗副反应。

小核仁RNA宿主基因17在癌症进展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是由一组具有超过200个核苷酸但缺乏蛋白质编码功能的RNA组成,逐渐被证实在人类癌症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致癌或抑癌基因的作用。小核仁RNA宿主基因17(SNHG17)是位于染色体20q11.23上的lncRNA。近年来,大量研究探讨了SNHG17在多种人类癌症(如口腔鳞状细胞癌、胃癌、肝细胞癌、胰腺癌、结直肠癌、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卵巢癌、胶www.selleck.cn/products/gdc-0068质瘤、黑色素瘤以及骨肉瘤等)的进展中具有潜在调控作用,且SNHG17高表达通常与肿瘤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密切相关。此外,SNHG17还可以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转移,同时抑制凋亡。因此,SNHG17被认为是一种潜GSKJ4spine oncology的肿瘤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本文围绕近年国内外关于SNHG17在人类癌症中的相关研究报道,重点介绍其在不同人类恶性肿瘤中的表达情况、功能作用及分子机制,以期为临床癌症治疗提供理论基础。

肺癌患者预感性悲伤水平的影响因素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目的 分析肺癌患者术后化疗期间预感性悲伤水平的影响因素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 选取240例肺癌术后化疗患者,采selleckchem用预感性悲伤量表、心理健康量表对所有患者化疗期间预感性悲伤和心理健康进行评价。分析肺癌患者术后化疗期间预感性悲伤的影响因素及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Biodegradation characteristics归分析显示:家庭经济收入、婚姻情况、疼痛情况、肿瘤转移情况、文化程度及不同程度预感性悲伤水平均与肺癌患者术后化疗期间预感性悲伤有关。即不同程度预感性悲伤水平、年龄、家庭经济收入、家庭结构、疼痛评分、肿瘤转移、文化程度是肺癌患者术后化疗期间预感性悲伤水平的影响因素。预感性悲伤高、低水平组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性等项目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项目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预感性悲伤低水平患者,其调节自己情绪、理性思考问题的能力也越强,内心越强大,心理健康水平PF-02341066 MW越高。结论 提高肺癌患者预感性悲伤水平,可以提高心理健康。

GPX3基因甲基化是胰腺癌的潜在诊断标志物

目的 探讨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3(glutathione peroxidase 3,GPX3)基因启动子区在胰腺癌中的甲基化情况及其表达调控机制。方法 应用半定量RT-PCR、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 specific PCR,MPCR)和硫化测序(bisulfite sequencing, BSSQ)技术对6株人胰腺癌细胞系(PANC-1、PANC3.11、MIAPaCa-2、SW1990、AsPC-1和CFPAC-1)和153例胰腺癌组织进行分析。结果GPX3在PANC-1、PANC3.11和SW1990细胞中高表达,其启动子区呈现非甲基化状态;在CFPAC-1细胞中低表达,其启动子区呈现部分甲基化状态;在MIAPaCa-2和AsPC-1细胞中缺失表达,其启动子区呈现完全甲基化。应用去甲基化试剂5-aza处理后,PANC-1、PANC3.11和SW1990细胞中表peroxisome biogenesis disorders达无变化,CFPAC-1细胞中表达增加,MIAPaCa-2和AsPC-1细胞中恢复表达。结果表明GPX3的表达受启动子区甲基化调控。BSSQ结果进一步验证了其在细胞系中的状态和MSP的扩增效率。GPX3在胰selleck BI 10773腺癌中的甲基化率为26.1%(40/153),GPX3甲基化购买E7080与年龄、吸烟和肿瘤分化程度有相关性(P<0.05),与性别、肿瘤大小、TNM分期、饮酒等因素无相关性(P>0.05),GPX3甲基化是胰腺癌诊断的潜在标志物。结论 GPX3在胰腺癌中频繁发生甲基化,其表达受启动子区甲基化调控。

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EGFR突变、PD-L1、Ki-67表达及其与临床特征的相关性

目的分析老年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细胞增殖相关抗原(Ki-67)表达及其与患者性别、组织学类型、TNM分期等临床参数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12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就诊的340例老年NSCLC患者组织标本, 其中男性195例, 女此网站性145例, 年龄(68.9±6.0)岁。按性别、组织学类型及TNM分期等临床参数对患者进行分组。采用超级突变扩增阻滞系统(Super-ARMS)方法及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老年NSCLC患biolubrication system者中EGFR突变、PD-L1及Ki-67的表达情况, 对EGFR突变、PD-L1及Ki-67的表达与临床参数间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 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EGFR突变与PD-L1及Ki-67表达间的相关性。结果在老年NSCLC患者组织标本中, EGFR突变阳性率为48.53%(165/340), 以L858R和19del突变最为常见, 分别为56.36%(93/165), 30.30%(50/165)。其中EGFR的突变率在女性、肺腺癌、高分化、Ⅰ+Ⅱ分期患者中较高, 分别为65.52%(95/145)、53.77%(164/305)、56.75%(143/252)、52.53%(135/257)。此外, PD-L1表达阳性率在老年肺非腺癌患者和中/低分化腺癌中较高, 分别为37.14%(13/35), 24.53%(13/53)。PD-L1表达阴性率在Ⅰ+Ⅱ期、淋巴结未转移及Ki-67弱阳性老年NSCLC患者中较高, 分别为89.11%(229/257)、87.63%(248/283)、94.71%(197/208)。相关性分析显示, EGFR突变与PD-L1及Ki-67的表达呈负相关(PD-L1:r=-0.22, P0.001;Ki-67:r=-0.32, P0.001)。结论老年NSCLC患者中EGFR突变与PD-L1及Ki-67表达呈负相关, EGFR突变与PD-L1表达联合selleck化学检测对指导老年NSCLC患者的靶向用药和免疫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乳腺癌病人绝经前后血清25羟维生素D及骨钙素水平与乳腺密度相关性研究

目的 通过评估乳腺癌病人乳腺密度与25羟维生素D(25 hydroxyvitamin D,25-OH-VD)和骨钙素浓度之间的关系,为乳腺癌病人风险性评估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方法,纳入2017年6月至2018年12月在上海市宝山区罗店医院确诊乳腺癌病人108例,其中绝经前病人53例,绝经后病人55例,按Wolfe方法分为低风险和高风险组,以高风险组乳腺癌病人为病例组,低风险组病人为对照组,收集病人基本信息、血清25-OH-VD及骨钙素等资料,分析绝经前后不同风险组乳腺癌病人血清学指标间相关性。结果 绝经前、后病人的25-OH-VD和骨钙素分别是(49.41±3.84)nmol/L,(29.04±4.18)nmol/L和(4.27±1.65)μg/L,(14.35±2.42)μg/L,两组间25-OH-VD和骨钙素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绝经后病人中,低、高风险组25-OH-VD和骨钙素分别是(40.15±4.64)nmol/L,(25.92±3.72)nmol/L和(10.52±2.51)μg/L,(17combined remediation.67±2.48)μg/L,两组间25-OH-VD和骨钙素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乳腺癌病人影点击此处像学风险模式与25-OH-VD(β=-0.547,P=0.004)和骨钙素水平有关(β=0.180,P=0.002);相关性分析显示,25-OH-VD和骨钙素在绝经前(r=-0.280)和绝经后(r=-0.557)的相关性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BE-β-CD小鼠。结论 25-OH-VD和骨钙素与绝经后乳腺癌病人发病风险有关,可作为乳腺癌风险评估的参考指标。

老年直肠癌患者根治术保留左结肠动脉对吻合口瘘的影响

目的 分析直肠癌患Lorlatinib价格者采用腹腔镜根治术保留左selleck激酶抑制剂结肠动脉对吻合口瘘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行直肠癌根治术老年直肠癌患者75例临床资料,患者均进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并保PCR Genotyping留左结肠动脉,根据患者术后是否发生吻合口瘘进行分组,观察两类患者临床各项参数,分析导致该病患者发生吻合口的相关因素。结果 发生吻合口瘘与未发生吻合口瘘患者年龄、Dukes分期、是否存在血管浸润、有无神经侵犯、距离肛缘位置临床参数存在明显差异(P<0.05)。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血管浸润更容易发生吻合口瘘,Dukes分期为A期是发生吻合口瘘的保护因素。结论 老年直肠癌患者采用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并保留左结肠动脉患者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概率与其他研究并无明显差异,而有血管浸润更容易发生吻合口瘘,临床对此需要格外重视。

改良Overlap食管-管型胃消化道重建在完全腹腔镜根治性近端胃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改良Overlap食管-管型胃(MO-EG)消化道重建在完全腹腔镜根治性近端胃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收治的7例胃上部癌或食管胃结合部腺癌(AEG)行MO-EG消化道重建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4例, 女3例;年龄为62(55~72)岁;体质量指数为21.5(18.5~26.0)kg/m2。7例患者中, 胃上部1/3早期癌2例, Siewert Ⅱ型AEG 5例。所有患者行完全腹腔镜根治性近端胃切除+D1+淋巴结清扫术, 术中采用倒刺线行MO-EG消化道重建。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2)术后恢复情况。(3)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情况。(4)随访情况。采用门诊和电话Biocarbon materials方式进行随访。了解患者术后反流症状、内镜下食管反流分级、吻合口并发症及肿瘤复发、转移和生存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21年12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x±s表示, 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表示。结果 (1)手术情况: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完全腹腔镜根治性近端胃切除+D1+淋巴结清扫术, 并经腹食管裂孔入路行MO-EG消化道重建,LGX818分子量 无中转开腹手术或附加开胸手术患者;手术时间为(271±36)min, 消化道重建时间为(44±10)min;术中出血量为(53±26)mL, 食管游离长度为(6.4±0.3)cm。(2)术后恢复情况:7例患者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为(21±5)h, 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为(2.9±0.9)d, 术后首次进食流质食物时间为(5.0±0.7)d, 术后住院时间为(10.1±1.9)d。7例患者术后无出血、吻合口漏、死亡等严重并发症发生;1例术后出现肺部感染, 经抗感染治疗后痊愈;2例术后出现胸腔积液, 经保守治疗后好转。(3)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情况:7例患者肿瘤长径为(2.5±0.7)cm;上切缘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均为阴性, 其中AEG食管切缘距肿瘤上缘距离为(1.8±0.6)cm;淋巴结清扫数目为(26.0±3.6)枚, 下纵隔淋巴BMS-354825结清扫数目为(3.7±1.1)枚;病理学TNM分期为ⅠB期2例、ⅡA期4例、ⅡB期1例。(4)随访情况:7例患者均获得术后随访, 随访时间为18(12~36)个月。7例患者中, 4例自述无症状, 2例有反流症状, 1例有进食后哽咽感;均行上消化道钡剂造影检查, 未见吻合口功能障碍及吻合口狭窄。6例患者术后1年行胃镜检查, 其中1例为Los Angeles分类B级反流性食管炎, 5例未见明显反流。7例患者无胃癌术后复发、转移或死亡。结论 MO-EG消化道重建用于全腹腔镜根治性近端胃切除术安全、可行, 近期疗效满意。

miR-3189-3p在肾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对肾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

目的探讨miR-3189-3p在肾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及MDV3100溶解度其对肾癌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方法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检测miR-3189-3p在肾癌组织及癌旁组织、肾癌细胞株(Caki-1、ACHN、A498、OS-RC-2)和正常肾小管上皮细胞HK-2中的表达。分别转染mhistory of forensic medicineiR-NC或miR-3189-3p mimics至miR-3189-3p表达最低的肾癌细胞, 分别为miR-NC组和miR-3189-3p组。通过CCK-8法和Transwell迁移实验分别检测miR-3189-3p对肾癌细胞增殖和侵袭的影响。miRanda和miRTarBase软件预测miR-3189-3p的下游基因。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3189-3p的下游基因。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miR-3189-3p下游基因的表达。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miR-3189-3p在肾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97±0.61和6.19±0.73, miR-3189-3p在肾癌组织的相对表达量低于癌旁组织(P0.01)。miR-3189-3p在肾癌细胞株的相对表达量均低于HK-2细胞(P0.05), OS-RC-2细胞中相对表达量最低(P0.01)。miR-NC组和miR-3189-3p组OS-RC-2细胞中miR-3189-3p的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01±0.11和9.27±1.43, miR-NC组miR-3189-3p的相对表达量明显低于miR-3189-3p组(P0.01)。与miR-NC组相比, 高表达miR-3189-3p的OS-RC-2细胞增殖能力明显降低(P0.05)。miR-NC组和miR-3189-3p组穿膜细胞数分别为(165.40±17.02)个和(41.07±6.36)个, miR-3189-3p组OS-RC-2细胞侵袭能力明显降低(P0.01)Belumosudil生产商。miR-3189-3p的靶基因是水通道蛋白3(AQP3), miR-3189-3p可靶向结合AQP3 mRNA(P0.01)。与miR-NC组相比, 高表达miR-3189-3p细胞中AQP3基因在mRNA水平和蛋白水平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 miR-3189-3p在肾癌中表达下调, 高表达miR-3189-3p可显著抑制肾癌OS-RC-2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其分子机制是miR-3189-3p靶向抑制AQP3基因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