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分析外周血循环肿瘤细胞(CTCs)联合血清胃泌素释放肽前肽(proGRP)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化疗效果及预后进展评估的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在陕西省人民医院住院进行化疗的11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肺癌组,同时选取进行体检的80例健康人群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健康对照组、肺癌组化疗前后外周血CTCs以及血清proGRP水平,采用卡方检验及t检验进行差异分析。化疗结束后,依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的肿瘤客观评价疗效标准判定患者化疗疗效,分析肺癌患者化疗疗效与外周血CTCs及血清proGRP水平的关系,随访统计肺癌患者无进展生存期(PFS),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Kaplan-Meier法分析患者无进展生存率与化疗后患者外周血CTCs及血清proGRP水平之间的关系。结果:健康对照组外周血中均未检测到CTCs,肺癌组患者外周血CTCs阳性率及血清proGRP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与化疗前相比,肺癌患者化疗后外周血CTCs阳性率和血清proGR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Medical disorder);部分缓解(PR)患者化疗后外周血CTCs阳性率和血清proGRP水平显著低于化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SD)患者化疗后外周血CTCs阳性率和血清proGRP水selleck合成平与化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PD)患者化疗后外周血CTCs阳性率和血清proGRP水平显著高于化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Cs阳性和proGRP高水平是影响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化疗后外周血CTCs阳性患者的无进展生存率与阴性患者相比显著降低(χ~2=18.347,P<0.001);化疗后血清proGRP高水平患者的无进展生存率显著低于低水平患者(χ~2=48.339,P<0.001)。结论:外周血CTCs和血清proGRP水平与患者化疗疗效及预后具有相关性MK-4827使用方法,可作为患者化疗疗效和预后预测指标。
Author: admin
单向式胸腔镜基底段切除术352例的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目的 分享单向式胸腔镜解剖性基底段切除术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2021年4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行胸腔镜基底段切除术35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6例、女256例,中位年龄50(26~81)岁。全组患者均通过胸腔镜手术,经叶间裂或肺下韧带入路,采用单向式思路结合“干-支法”完成各基底段解剖性切除。结果 全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单孔手术49例、两点击此处孔手术3例、三孔手术300例,无增加切口或中转开胸者,无中转为肺叶切genetic invasion除者。中位手术时间118(45~340)min,中位术中出血量20(5~500)mL,中位术后引流时间2(1~22)d,中位术后住院时间4(2~24)d。术后并发症包括肺部感染6例、术后漏气时间>5 d或胸腔引流时间>7 d 1Nirogacestat8例、脑梗死1例、其它2例,所有患者均经治疗后好转出院。全组无住院期间死亡。结论 胸腔镜下采用单向式方法完成解剖性基底段切除术思路清晰,安全可行。
苦参碱对结肠癌肝转移小鼠SCAP/SREBP1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苦参碱对结肠癌肝转移小鼠肿瘤抑制作用及对SCAP/SREBP1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72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肝转移模型组、苦参碱低、中、高剂量组及卡培他滨组,每组12只,采用脾内medial axis transformation (MAT)注射结肠癌HCT116细胞法建立结肠癌肝转移小鼠模型,苦参碱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灌胃给予12.5、25、50 mg/kg的苦参碱,给药21 d,卡培他滨组按照267 mg/kg灌胃给予卡培他滨,测定小鼠肝脏质量及肝转移结节数,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肝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蛋白(TGF-β1)、白介素(IL)-6水平,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检查肝组Docetaxel研究购买织病理学,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测定肿瘤组织SCAP、SREBP1 mRNA水平,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测定肿瘤组织SCAP、SREBP1水平。[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肝转移模型组小鼠肝脏质量、肝转移结节数、肝组织TGF-β1及IL-6水平、肿瘤组织SCAP、SAMG510REBP1 mRNA及蛋白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肝转移模型组比较,苦参碱各剂量组肝脏质量、肝转移结节数、肝组织TGF-β1及IL-6水平、肿瘤组织SCAP、SREBP1 mRNA及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5),随着苦参碱剂量的增加,各项指标降低更明显。[结论]苦参碱能够显著抑制结肠癌肝转移,缓解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其机制可能与调节SCAP/SREBP1信号通路有关。
知母-黄柏药对“异病同治”肿瘤恶液质及糖尿病的整合机制研究
目的 借助网络药理学策略及分子对接探究知母-黄柏药对“异病同治”肿瘤恶液质及AMG510糖尿病的整合机制。方法 在TCMSP数据库中检索知母、黄柏生物活性成分,在TCMSP、SEA及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中检索成分的作用靶点Named Data Networking,在GeneCards和DisGeNET数据库中检索肿瘤恶液质和糖尿病靶点。整合“异病同治”靶点,构建药对-成分-靶点网络,分析重要成分。依托STRING及Metascape平台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并进行聚类,分析关键靶点。分别采用DAVID和KOBAS平www.selleck.cn/products/DAPT-GSI-IX台进行GO及KEGG富集分析。借助Reactome平台分析生物反应过程通路。通过分子对接预测重要成分与关键靶点的结合潜能。结果 获得知母-黄柏药对“异病同治”肿瘤恶液质及糖尿病的靶点63个,筛选出槲皮素、山柰酚、β-谷甾醇等10个重要成分和AKT1、VEGFA、MAPK1等10个关键靶点。知母-黄柏药对可通过调节转录等生物过程,以及肿瘤、糖尿病、免疫炎症、骨骼肌质量和功能、代谢等相关的多条代谢通路发挥作用。免疫调节是主要的生物反应过程通路。分子对接提示重要成分与关键靶点均具结合潜能。结论 本研究揭示了知母-黄柏药对“异病同治”肿瘤恶液质及糖尿病的实质为多成分通过多靶点及多条代谢通路发挥协同作用,生物反应过程通路中免疫系统调节居主导,为肿瘤恶液质与糖尿病的整合治疗提供了参考。
扩散峰度成像预测肝细胞癌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后疗效的价值
目的 探讨扩散峰度成像(DKI)对中晚期肝细胞癌(HCC)经导管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biodiesel production术后早期复发及肝功能恶化的预测价值。方法 搜集60例HCC患者行DKI扫描。中位随访6个月后,将受试者分为复发组(n=32)和非复发组(n=28),将32例复发患者分为肝功能恶化组(n=6)和非肝功能恶化组(n=26)。测量并比较术前DKI的平均扩散峰度(MK)、平均扩散系数(MD)和各向异性分数(FA),同时搜集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ACE术后肿瘤早期复发和肝功能恶化的独立因素,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各定量参数的诊断性能。结果 复发组肿瘤及瘤周组织的MK值明显高于非复发组(P<0.001;P=0.008),复发组肿STM2457价格瘤组织MD值较低(P=0.045)。肝功能恶化组的MK值高于非肝功能恶化组(P=0.00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肿瘤大小和肿瘤组织的MK值是TACE术后早期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复发组与非复发组的多参数预测模型(肿瘤大小+肿瘤组织的MK值)曲线下面积(AUC)为0.91。对于复发组的肝功能恶化,只有MK值为独立预测因素,AUC为0.84。结论 DKI有预测肝癌TACE术后早期复发及预后不良者肝功能恶PS-341使用方法化的潜力。
CEA CYFRA21-1 CA125 LDH联合检测在肺癌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究癌胚抗原(CEA确认细节)、细胞角蛋白(CYFRA21-1)、糖类抗原125(CA125)及乳酸盐脱氢酶(LDH)联合检测在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安徽省胸科医院收治的258例肺部疾病患者,根据病理结果将患者分为肺癌组173例(鳞癌62例,腺癌69例,小细胞癌42例)和肺良性病变组85例,另选取50例同期门诊健康体检者作为健康对照组。根据不同病理分型,采用电化学免疫发光法检测研究对象入院或健康体检时CEA、CYFRA21-1、CA125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Smoothened Agonist附实验检测LDH水平。比较肺癌组、肺良性病变组和健康对照组血清CEA、CYFRA21-1、CA125、LDH水平,分析不同肺癌病理分型患者血清指标差异,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血清肿瘤标志物对肺癌及肺良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 肺癌组CEA、CYFRA21-1、CA125及LDH水平均高于肺良性病变组及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细胞癌组LDHPorphyrin biosynthesis水平高于腺癌组及鳞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EA、CYFRA21-1、CA125、LDH联合鉴别诊断肺癌与肺良性疾病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01高于各项指标单独检测0.650、0.741、0.594和0.710。结论 肺癌患者CEA、CYFRA21-1、CA125、LDH呈现高表达,且小细胞癌患者LDH水平高于腺癌及鳞癌,CEA、CYFRA21-1、CA125和LDH联合检测可应用于临床肺癌辅助诊断。
体外培养细胞系与体内血清蛋白质N-糖基化的差异研究
目的 探讨同一物种的细胞(同样的糖基酶体)在体stone material biodecay外和体内表达的蛋白质糖基化表达谱的差异,为体内和体外细胞培养蛋白质糖基化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选取人结肠selleck FUT-175癌细胞系HCT116、RKO、DLD和10例结肠癌患者的血清为实验对象,分别代表体外培养与体内合成,进行蛋白质糖基化表达水平分析,比较分析同一物种的细胞在体外和体内表达的蛋白质糖基化表达谱的差异。结果 结肠癌患者血清蛋白质N-糖基化表达中高甘露糖型较少,多为双天线复合型糖,不含平分AMPK抑制剂型,与结肠癌细胞HCT116存在一定相似性,而与结肠癌细胞RKO、DLD差异较大。结论 体外培养细胞的蛋白质糖基化,与体内细胞的蛋白质糖基化表达并不完全一致。因此在蛋白质糖基化相关的研究中,体内验证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需要引起生物标志物、药物或疫苗研究领域的重视。
术前联合术毕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早期康复质量的影响
目的 评价不同时间点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胸腔镜肺癌根治术GSK1120212作用患者术后早期康复质量的影响。方法 择期行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15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术前椎旁神经阻滞组(A组)、术毕椎旁神经阻滞组(B组)、术前联合术毕椎旁神经阻滞组(C组),每组50例。A组术前T_(4、6)两点胸椎旁神经阻滞,B组术毕T_(4、6)两点胸椎旁神经阻滞,C组术前、术毕T_(4、6)两点胸椎旁神经阻滞。3组术毕时连接镇痛泵,术后随访,视觉模拟评分(VAS)≥4分时给予阿片类药物补救镇痛。记录各组患者术后3d内恶心、呕吐及补救镇痛的情况;采用中文版康复质量量表(QoR)评分评估术前和术后第1、2、3天康复质量。结果 Wnt-C59 molecular weight与A组相比,B、C组患者术后第1、2天QoR评分明显升Bio finishing高,恶心、呕吐及补救镇痛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与B组相比,C组患者术后第1、2天QoR评分明显升高,恶心及补救镇痛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与A组比较,C组术后舒芬太尼用量降低(P<0.05)。结论 术前联合术毕胸椎旁神经阻滞可明显改善胸腔镜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早期的康复质量。
N-乙酰-L-半胱氨酸通过AMPK/mTOR途径激活保护性自噬降低青蒿琥酯诱导的胰腺癌细胞死亡
目的 使用活性氧(ROS)清除剂N-乙酰-L-半胱氨酸(NAC)探究青蒿琥酯(AR获悉更多T)对胰腺癌(PC)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 ART干预3种PC细胞系CFPAC-1、Capan-2及BxPC3,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Transwell法检测细胞迁移能力;Western blotting检测迁移相关蛋白E钙黏蛋白(E-cadherin)、N钙黏蛋白(N-cadherin)及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ROS探针DCFH-DA检测胞内ROS;用LC3细胞免疫荧光检测胞内自噬小体的形成;加入NAC或自噬抑制剂3-MA后,再通过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Western blotting检测p-AMPK/AMPK、p-mTOR/mTORgenetic risk、p62及LC3Ⅱ/Ⅰ的表达。结果 ART以时间、剂量依赖的方式抑制CFPAC-1、Capan-2的生长。200μmoselleck合成l/L ART处理CFPAC-1、Capan-2细胞48 h后,E-cadherin表达显著上调,N-cadherin及Vimentin显著下调,细胞迁移能力降低;ART上调胞内ROS水平,促进细胞自噬小体形成;NAC可逆转ART对CFPAC-1、Capan-2细胞的抑制效应,并上调p-AMPK/AMPK、p62、LC3Ⅱ/Ⅰ,下调p-mTOR/mTOR的表达,增强细胞自噬水平。3-MA不能逆转ART对PC细胞的抑制效应。结论 ART依赖ROS,而非自噬发挥抗胰腺癌效应。NAC通过AMPK/mTOR信号通路激活保护性自噬,削弱ART对PC细胞的抑制。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人中医证型、肾功能指标与Hcy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病人中医证型、肾功能指标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的相关性。方法 纳入2型糖尿病病人497例,根据是否合并Proteases抑制剂高血压分为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组(DH组)和2型糖尿病未合并高血压组(DM组),同时将所有病人进行中医辨证分型,分为阴虚热盛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兼证分为气滞、湿热、痰湿、血瘀。记录病人一般资料、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肾功能指标[尿素氮(BUN)、肌酐(Scr)、胱抑素C(CysC)、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及Hcy。统计并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与中医证型及临床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所有病人中气阴两虚证所占比例最多,其次为阴虚热盛证,阴阳两虚证最少;两组中医证型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5)。DH组气阴两虚证>阴虚热盛证、阴阳两虚证;DM组气阴两虚证>阴虚热盛证>阴阳两虚证。两组4种兼证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DH组痰湿比例最高,其次为血瘀,湿热和气滞次之;DM组湿热常见,之后依次为痰湿、血瘀、气滞。DH组年龄、BUN、Scr、CysC、UACR、Hcy高于D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elleck产品)。BUN、Scr、CysC、UACR与中医证型、年龄、Hcy呈正相关(P<0.05)。结Genetic animal models论 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中医证型以气阴两虚证为主,兼证多见痰湿、血瘀,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较未合并高血压病人对肾脏靶器官损害严重,其机制可能与高龄、血清Hcy升高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