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束化护理在肿瘤内科高危药物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目的 探讨集束化护理干Regorafenib溶解度预措施在肿瘤内科高危药物管理中的应用,并观察评价效果。方法 将肿瘤内科2021年10月至2022年2月在我院肿瘤内科住院治疗中使用高危药物的患者共280例作为观察组,实施集束化干预措施,包括建立高危药物安全管理小组;实施高危药物专柜专区管理、标识管理;发放高危药物严谨的护士与患者双方核对签名;输注过程中,选selleckchem MCC950择合适的输液工具、采用高危药物使用Medical geography标识牌;利用微信公众号宣教。将2021年5月至2021年8月在我院肿瘤内科住院治疗中使用高危药物的患者共260例作为对照组,实施常规用药护理。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出现摆药、发药、输液速度错误、计量错误的护理差错现象减少(P <0.05),出现血管损伤、药物外渗、抢救过敏患者的并发症例数减少(P <0.05),家属满意度提高(P <0.05)。结论 通过实施高危警示药品的安全管理的集束化护理对策,可以提高护士对高危警示药品知识的掌握,减少了高危警示药品使用出现的护理差错、纠纷及护理事故,在处理高危药物过敏中,观察组由于发现及时、处理及时,能更好避免患者过敏反应出现更严重的后果,可以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同时使护士对高危药物的认知和行为发生改变,护士能更主动与患者及医师沟通,共同决策,不再被动执行,提高了护士的责任心,使患者能用简便的方式得到相关的药物安全知识,使患者也参与到用药安全的管理中来,提高肿瘤内科的临床护理质量。

Pan-TRK免疫组化在涎腺分泌性癌中敏感性与特异性的临床病理分析

目的 探讨Pan-TRK免疫组化在涎腺分泌性癌(secretory carcinoma Ferrostatin-1说明书of salivary glands,SCSG)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收集14例SCSG临床资料,采用免疫组化、FISH对SCSG进行检测。另选取经典的腺泡细胞癌、黏液表皮样癌、腺样囊性癌各10例作为对照。结果 14例SCSG患者男女比为4:3,年龄15~79岁,10例发生于腮腺,2例发生于颊部,1例发生于腭部,1例发生于颈部;11例生存状态良好,1例复发生存,2例失访。14例SCSG,多呈浸润性生长,呈微囊状、乳头-囊状、管状、实性排列或几者混合,腔内伴丰富分泌物,1例见神经侵犯,1例伴淋巴结转移。免疫表型:14例SCSG中CK7、S-100、Mammaglobin均阳性,11例SOX-10阳性,10例GATA-3阳性,14例DOG1均阴性,Ki-67增殖指数为1%~15%。FISH检测:12例SCSC成功检测到FISH信号,10例发现ETV6-NTRK3基因融合阳性。14例SCSC均行Pan-TRK免疫组化检测,10例细胞核阳性,1例细胞质阳性。10例腺泡细胞癌、10例黏液表皮样癌、10例腺样囊enamel biomimetic性癌中分别有2、4、7例Pan-TRK阳性,定位于细胞膜/细胞质。结论 Pan此网站-TRK免疫组化阳性可提示伴ETV6-NTRK3融合的SCSG,尤其以细胞核着色模式为阳性标准时,在SCSG诊断及鉴别诊断中表现为较高的敏感性和高度特异性,并对未来TRK基因靶向治疗提供依据。

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样弱凋亡诱导因子、B型利钠肽、基质金属蛋白酶1水平与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左心室重构的关系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样弱凋亡诱导因子(sTWEAK)、B型利钠肽(BNP)、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水平与扩张型心肌病(DCM)患者左心室重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陆军第七十二集团军医院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DCM患者106例作为研究对象, 同期选取体检健康人员7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 分别测定血清sTWEAK、BNP、MMP-1水平, 采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质量指数(LVMI)。对血清学各指标与患者左心室重构的关系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 DCM组心功能Ⅱ、Ⅲ级与健康对照组在LVEDD、LVEF、LVMI、血清sTWEAK、BNP、MMP-1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 447.751、208.642、147.46、55.742、319.916、205.741, 均P0.05)。与DCM组心功能Ⅱ级比较, 心功能Ⅲ级DCGW-572016临床试验M患者LVEDD、LVMI、BNP、MMP-1水平更高, LVEF更低,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7.702、19.308、7.279、24.511、5.129, 均P0.05)。血清sTWEAK与LVEDD和LVMI呈负相关(r=-0.221、-0.462, 均P0.05), 与LVIACS-010759EF呈正相关(r=0.490, P0.05);BNP水平与LVEDD和LVMI呈正相关(r=0.667、0.4tumour-infiltrating immune cells83, 均P0.05), MMP-1水平与LVEDD和LVMI呈正相关(r=0.756、0.562, 均P0.05), BNP、MMP-1水平均与LVEF呈负相关(r=-0.476、-0.404, 均P0.05)。结论血清sTWEAK水平在DCM患者中降低, BNP、MMP-1水平在DCM患者中升高, 三种指标均能反映患者左室重构的严重程度。

益气活血方与运动康复训练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临床研究

目的评价益气活血方与运动康复训练结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20例CHF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INCB018424予运动康复训练联合益气活血方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0 d。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检测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VESD)、左室舒张behavioral immune system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及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1(matrix metalloproteinase-1,MMP-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 1,TIMP-1);测量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56/6https://www.selleck.cn/products/rsl3.html0)、对照组为73.3%(44/6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640,P=0.003)。治疗后,治疗组SBP[(125.17±13.51)mmHg比(140.82±14.63)mmHg,t=6.087]、DBP[(74.36±10.31)mmHg比(86.29±11.17)mmHg,t=6.079]、LVESD[(41.11±3.23)mm比(49.69±4.99)mm,t=11.181]、LVEDD[(57.36±3.28)mm比(64.16±4.05)mm,t=10.107]低于对照组(P<0.01),LVEF[(69.82±5.05)%比(51.40±4.11)%,t=21.913]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MMP-1水平[(141.52±15.22)μg/L比(164.10±16.18)μg/L,t=7.874]低于对照组(P<0.01),TIMP-1水平[(3.98±0.22)μg/L比(3.51±0.16)μg/L,t=13.383]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益气活血方与运动康复训练结合西医常规疗法可明显改善CHF患者的心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ANLN在肾透明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和免疫浸润相关性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目的BMS-907351价格:探讨肌动蛋白结合蛋白(ANLN)在ccRCC中的诊断和预后价值及其与肿瘤微环境的关系。方法:从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下载ccRCC的基因表达数据和临床数据。使用Wilcoxon秩和检验和Logistic回归评估ANLN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来评估ANLN表达在ccRCC中的诊断价值。Kaplan-Meier和cox回归分析用于研究ANLN表达对总生存期的影响。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用于识别ccRCC中与ANLN相关的信号通路。使用ESTIMATE算法、肿瘤免疫估计资源(TIMER)数据库和CIBERSORT算法分析ANLBI 10773生产商N表达和免疫浸润之间的关系。使用CellMiner数据库计算ANLN与药物敏感性之间的关系。结果:ANLN在ccRCC组织中的表达明显上调。ccRCC中ANLN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显著相关。ROC分析显示,ANLN在ccRCC中具有较高Medicare Health Outcomes Survey的诊断价值。ANLN高表达与预后不良显著相关。多变量cox回归分析显示ANLN高表达是ccRCC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GSEA显示ANLN与多种信号通路有关。在免疫方面,ANLN与ccRCC的肿瘤微环境、免疫浸润和免疫检查点分子密切相关。ANLN的表达与大多数抗肿瘤药物的敏感性呈负相关。结论:ANLN是ccRCC潜在的诊断和预后生物标志物和免疫治疗靶点。

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家庭亲密度与SPBS评分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术后家庭亲密度与自我感受负担(SPBS)评分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01—2021-12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九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手术的214例基底节区HICH患者的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影响患者术后SPBS评分的因素:一般资料调查表、家庭亲密度评分、家庭适应性评分、正念注意觉知量表(non-infective endocarditisMAAS)、Connor和DavidsoCP-456773研究购买n心理弹性量表(CD-RISC)、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出院指导量表(QDTS)。对有差异的因素赋值进行多元线性分析,Pearson分析家庭亲密度与基底节区HICH患者术后SPBS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HICH患者术后SPBS评分为(34.59±3.67)分,家庭亲密度评分为(69.34±5.07)分。家庭亲密度,家庭适应性,MAAS、CD-RISC、GCS、QDTS评分,出血破入脑室,手术方式,术后护理方式为SPBS评分的影响因素(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selleck Adavosertib示,HICH患者术后家庭亲密度评分与SPBS评分呈负相关(r=-0.428,P<0.001)。结论 基底节区HICH患者术后SPBS评分受家庭适应性,GCS、CD-RISC、MAAS、QDTS评分,手术方式,出血破入脑室,术后护理方式等因素影响,与家庭亲密度呈负相关。临床应针对上述因素制定科学、系统的护理措施,以降低自我感受负担

基于生物信息学的妊娠期糖尿病关键基因的筛选及验证

目的 利用生物信息学分析和验证妊娠期糖尿病的关键基因,明确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方法 利用基因表达图谱(GEO)数据库在线分析工具GEOR2对数据集GSE49524进行分析,筛选更多妊娠期糖尿病的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数据库(KEGG)富集分析。利用String和Cytoscape软件绘制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筛选妊娠期糖尿病关键基因。利用GSE103552数据集验证关键基因;ELISA法和实时PCR检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妊娠糖尿病组)与正常妊娠患者(对照组)外周血COL4A1、P4HA2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 共鉴定出差异表达基因99个,其中表达上调69个,表达下调30个。GO和KEGG富集分析显示,差异表达基因在AGE-RAGE信号通路、TGF-β信号通路;蛋白质消化吸收、胶原三聚体复合物、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细胞外基Androgen Receptor抑制剂质组织结构、内质网等方面显著富集。PPI鉴定出与妊娠期糖尿病相关的5个关键基因为COL4A1、P4HA2、COL1A1、COL3A1和COL5A2。在数据集GSE103552中COL4A1和P4HA2表达差异显著(均P <0.05);实时PCR和ELISA法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妊娠期糖尿病组COL4A1和P4HA2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增高(均P <0.05)。结论 与妊娠期糖尿病相关的5个关键基因为COL4A1、P4HA2、COL1A1、COL3A1和COL5A2。COL4A1和Carcinoma hepatocellularP4HA2表达上调可能促进了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生。

超声引导下股—腘窝坐骨神经阻滞在高龄高血压患者大隐静脉曲张剥脱术中的应用

目的:观察高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大隐静脉曲张剥脱术中应用超声引导下股—腘窝坐骨神经阻滞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1年6月在本院择期行大隐静脉曲张剥脱术的6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均为单侧大隐静脉曲张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selleck合成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超声引导下下股—腘窝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对照组采用蛛网膜下腔麻醉。观察两组患者阻滞前(T0)、阻滞后10min(T1)、阻滞30min(T2)、手术结束(T3)的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平均动脉血压(MBP)]、心率(HR)变化情况;记录两组患者在手术前的运动感觉阻滞评分情况以及术中使用麻黄碱情况;记录两组患者麻醉阻滞起效时间、手术时间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T0、T2及T3的SBP、DBP、MBP及T0~T3间的HR比较确认细节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T1的SBP、DBP、MBP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SBP、DBP、MBP、HR在T0~T3间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患者的SBP、DBP、MBP、HR在T1时明显低于T0(P<0.05),T2、T3与T1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运动和感觉阻滞评分、麻醉阻滞起效时间和手术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麻黄碱使用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30.00%(P<0.05);观察组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显著低于对照组26.67%(P<0.05)。结论:高龄原发性高血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使用股—腘窝坐骨神经阻滞麻醉的方式Electro-kinetic remediation更好,对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且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安全性较好。

血清MIP-1ɑ、TRACP-5b和骨硬化蛋白水平在多发性骨髓瘤病情和预后中的临床价值

目的:探讨血清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ɑ(MIP-1ɑ)、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和骨硬化蛋白水平在多发性骨髓瘤病情和预后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在该院就诊的125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的7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MIP-1ɑ、TRACP-5b和骨硬化蛋白水平,以及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MIP-1ɑ、TRACP-5b和骨硬化蛋白水平;比较不同肿瘤分期、不同骨质破坏程度分级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MIP-1ɑ、TRACP-5b和骨硬化蛋白水平,以及多发性骨髓瘤患者1年内发生死亡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比较血清MIP-1ɑ、TRACP-5b和骨硬化蛋白单项及联合检测对预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1年内发生死亡的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血清MIP-1ɑ、TRACP-5b和骨硬Lorlatinib体内实验剂量化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MIP-1ɑ、TRACP-5b和骨硬化蛋白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发性骨髓瘤患者血清MIP-1ɑ、TRACP-5b和骨硬化蛋白水平随着多发性骨髓瘤分期和骨质破坏程度分级升高而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患者肿瘤分期、骨质破坏程度分级、MIP-1ɑ水平、TRACP-5b水平和骨硬化蛋白水平均明显高于存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肿瘤分期、骨质破坏程度分级、MIP-1ɑ水平、TRACP-5b水平和骨硬化蛋白水平是多发性骨髓瘤1年内发生死亡的影响因素(P<0.05)。血清MIP-1ɑ、TRACP-5b和骨硬化蛋白水平对预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1年内发生死亡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3项指标联合检测的灵敏度为90.0%,特异度为87.1%,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934,明显高于单MIP-1ɑ(Z=MRI-directed biopsy3.068,P=0.002)、TRACP-5b(Z=3.622,P<0.001)和骨硬化蛋白(Z=2.576,P=0.010),而3项指标之间的AU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P-1ɑ、TRACP-5b和骨硬化蛋白参与了多发性骨髓瘤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对预测CL 318952 molecular weight1年内发生死亡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全息经络刮痧疗法联合滋肾平肝法治疗更年期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

目的 分析全息经络刮痧疗法联合滋肾平肝法治疗更年期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6月在盐城市中医院就诊的60例阴虚阳亢型更年期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MAPK抑制剂照组患者给予厄贝沙坦片口服降压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全息经络刮痧疗法联合滋肾平肝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和治疗1个月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和激素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Genomic and biochemical potential分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Elexacaftor试剂.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血清雌二醇(E_2)、雄性激素(T)、卵泡刺激素(FS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E_2水平高于治疗前,T、FSH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清E_2水平高于对照组,T、FSH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息经络刮痧疗法联合滋肾平肝法治疗更年期高血压临床疗效确切,可缓解患者更年期症状,改善更年期高血压患者的高血压水平和体内激素水平,值得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