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通胶囊联合贝那普利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效果

目的:观察血栓通胶囊联合贝那普利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该院收治的10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摸球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贝那普利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血栓通胶囊治疗,比较两组血压控制率、治疗前后血管内皮功能指标[血清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和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WF)]水平、血压[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以及随访2个月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血压控制率为94.00%(47/50),高于对照组的80.00%(40/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O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ET-1、v WF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SBP、DB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FUT-175 IC50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enterocyte biology意义(P>0.05)。结论:血LXH254纯度栓通胶囊联合贝那普利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能提高血压控制率,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指标水平,降低血压水平,效果优于单纯贝那普利治疗。

鼻咽癌患者放疗期间的灰质体积变化: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

目的 研究鼻咽癌(nasophaDigital Biomarkersryngeal carcinoma, NPC)患者的大脑灰质体积在放疗期间的变化及其与放疗剂量的关系。材料与方法 选取21例首发NPC患者,分别在放疗前(放疗开始前1~2 d)、放疗中(放疗开始后19~20 d)和放疗后(放疗结束后1~2 d)进行颅脑3D-T1加权MRI扫描,使用基于体素的形态测量学方法分析脑灰质体积在放疗期间的改变,并进行体积改变和剂量大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 与放疗前相比,NPC患者在放疗中颞叶(双侧梭状回、右侧颞上回、右侧颞中回、右侧颞下回)、枕叶(左侧舌回、右侧矩状回)、额叶(左侧眶部额中回、左侧眶部额下回)、边缘叶(左侧岛叶、双侧前扣带回)、左侧小脑灰SB431542溶解度质体积减小(cluster水平FWE校正,P<0.001);NPC患者在放疗后,上述颞叶、枕叶、额叶、边缘叶和小脑灰质体积仍显著减小,同时出现右侧岛叶,左侧颞叶、双侧额上回、右侧眶部额下回、右侧小脑、右侧海马旁回灰质体积减小(cluster水平FWE校正,P<0.001)。左侧小脑灰质体积变化与放疗剂量呈正相关(r=0.503,P=0.020)。结论 NPC患者在放疗期间的大脑灰质结构已发生了形态学STING抑制剂改变。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MS-275显著改变肝癌HepG2细胞中exosome的免疫相关分子种类和含量

目的探讨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MS-275修饰的肝癌细胞exosome所含肿瘤抗原和免疫分子的变化。方法采用蔗糖梯度离心联合超滤技术分离和纯化肝癌HepG2细胞在MS-275处理前后分泌的exosome,并用免疫电镜和Western blot杂交技术分别观察exosome表达热休克蛋白70、人类白细胞抗selleck BMS-354825原(HLA)-I、HLA-II、NY-ESO-1和CD80等免疫分子的变化。C59MS-275处理前后样本均数的比较用配对t检验。结果经MS-275处理后,肝癌HepG2细胞分泌bioremediation simulation testsexosome的数量和总蛋白含量均较处理前显著增加,分别为(303.0±3.2)×10~6个/ml比(236.0±2.8)×10~6个/ml和(1.37±0.18)mg比(0.78±0.11)mg,t值分别为27.29和4.85,P值均<0.01。免疫电镜下,100个exosome所含免疫分子HSP70、HLA-I、HLA-DR和CD80胶体金颗粒数均明显增加,分别为(79.8±5.2)个比(60.2±3.2)个、(65.6±6.3)个比(38.4±2.7)个、(26.9±2.7)个比(3.0±0.16)个和(42.7±5.2)个比(28.9±1.9)个,t值分别为5.56、6.87、15.3和4.32,P值<0.01或<0.05;NY-ESO-1所含胶体金颗粒数无明显变化[(40.2±4.6)个比(32.2±4.5)个,t=2.15,P>0.05]。Western blot结果也证实了上述免疫电镜的发现。结论 MS-275修饰肝癌细胞能显著改变exosome各种免疫分子的含量和种类,有利于增强exosome的免疫刺激作用,为体外大规模制备抗肝癌亚细胞瘤苗提供了新思路。

复合菌肥对二氯喹啉酸危害的烟株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为探究不同复合菌肥对二氯喹啉酸危害的土壤中根际酶的修复作用,以‘K326’烟草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测定并比较了施用不同复合菌肥时土壤中根际蔗糖酶、脲酶Decitabine说明书、纤维素酶、蛋白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结果表明,有效含量0.085 mg/kg二氯喹啉酸的受害土壤(T1)中蔗糖酶、脲酶、纤维素酶、蛋白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对照土壤相比,在处理20 d后,活性分别降低35.45%、64.35%、54.88%、54.88%和60.12%;3种复合菌肥修复处selleckchem理比上述受害土壤处理在根际土壤蔗糖酶活性方面增加了21.15%、11.93%和31.68%,在脲酶活性方面提高了43.21%、62.25%和136.49%,在纤维素酶活性方面分别升高24.24%、46.64%和87.51%,在蛋白酶活性方面增加了34.42%、51.76%和97Laboratory Fume Hoods.71%,在过氧化氢酶活性方面提升了81.82%、145.45%和181.82%;复合菌肥处理对土壤除蔗糖酶外的其他酶活性的修复效果整体表现为复合菌肥3>复合菌肥2>复合菌肥1。以上结果表明复合菌肥能提高对受二氯喹啉酸危害土壤的酶活性,改善土壤生态环境,对二氯喹啉酸污染的土壤具有缓解修复作用。

关节软坚止痛片对兔膝骨关节炎模型PGE2、MMP-1、MMP-3的影响

目的:通过检测关节软坚止痛片对兔膝骨关节炎模型血清及关节液中PGE2、MMP-1、MMP-3含量的影响,探究关节软坚止痛片对兔膝骨关节炎治疗作用的机理,进而为治疗膝骨关节炎提供更多的药物选择。方法:选取新西兰兔58只,按随机数字表法从中随机取出雌雄各半共8只作为空白对照组;余50只采取木瓜蛋白酶诱导法制备兔KOA动物模型,在造模兔中随机取出雌雄各半共10只处死,检测造模,确认造模成功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剩余40只兔随机分成五组,分别为模型对照组、氨基葡萄糖组、关节软坚止痛片低剂量组(低剂量组Bemcentinib化学结构)、关节软坚止痛片中剂量组(中剂量组),关节软坚止痛片高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8只,雌雄各半。造模结束后第二天即分别予以药物干预,空白对照组及模型对照组予等量蒸馏水处理。药物干预结束后,Vorinostat试剂取兔腹主动脉血及膝关节液,用ELISA法检测血清及关节液中PGE2、MMP-1、MMP-3含量;解剖膝关节,完整取下兔患膝关节股骨内髁,光镜下观察HE染色并行Mankin’s评分。结果:1.股骨内髁软骨肉眼观:空白对照组软骨色泽鲜红,表面光滑,关节面平整;模型对照组软骨失光泽,滑膜增厚,关节面不平整,可见软骨缺损、部分软骨下骨及骨赘形成;氨基葡萄糖组与低剂量组软骨欠光泽,关节面稍不平整,滑膜增厚、软骨缺损和骨赘形成等情况好于模型对照组;中剂量组与高剂量组情况大致相同,介于空白对照组与氨基葡萄糖组和低剂量组之间。2.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其余五组血清及关节液中PGE2、MMP-1、MMP-3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模型对照组的含量在五组中最高(P<0.05),与膝骨关节炎病理学改变特点相符;中剂量组与高剂量组的含量较模型对照组下降明显(Pbioinspired surfaces<0.05),效果优于氨基葡萄糖组和低剂量组(P<0.05),两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3.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其余五组Mankin’s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且模型对照组升高最为显著(P<0.05),余四组升高程度不及模型对照组(P<0.05);在造模处理的5组中,中、高剂量组Mankin’s评分最低(P<0.0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与氨基葡萄糖组Mankin’s评分介于中、高剂量组与模型对照组之间。结论:1.采取木瓜蛋白酶诱导法可以成功制备兔膝骨关节炎模型;2.关节软坚止痛片能有效降低兔膝骨关节炎模型血清及关节液中PGE2、MMP-1、MMP-3的含量,进而保护关节软骨,因此具有治疗兔膝骨关节炎的作用;成人等效剂量即可达到良好疗效,无需高剂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PGE2、MMP-1、MMP-3等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有关;3.关节软坚止痛片治疗兔膝骨关节炎效果优于氨基葡萄糖组。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SUA和CysC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

目的:探讨血清尿酸(SUA)、胱抑素C(CysC)水平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方法:前瞻性研究。选取2019-05/2021-05本院收治无DR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53例和DR患者83例,DR患者中包括非增殖型BLZ945使用方法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47例、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36例。另选取同期体检中心体检健康者48人作为对照组。比较genetic offset受试者血清学指标,尿酸氧化酶法检测SUA水平,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ysC含量,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血清SUA、CysC与其他血清学指标的相关性,多因素线性逐步回归法分析血清SUA、CysC的影响因素,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SUA、CysC对DR预测效能。结果:T2DM组、NPDR组和PDR组的体质量指数(BMI)、收缩压(SB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PDR组的SBP均明显高于T2DM组和NPDR组(均P<0.05),NPDR组和PDR组糖尿病病程均明显高于T2DM组(均P<0.05),PDR组糖尿病病程明显高于NPDR组(P<0.05)。对照组、T2DM组、NPDR组、PDR组纳入对象中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SUA、CysC水平呈逐渐明显升高趋势(均P<0.001),PDR组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SUA水平与FPG、HbA1c、TC、TG水平呈正相关(r_s=0.564、0.631、0.513、0.408,P<0.001),与HDL-C、LDL-C无相关性(r_s=-0.061、0.035,P>0.05);血清CysC水平与FPG、HbA1c、TC、TG水平呈正相关(r_s=0.524、0.692、0.395、0.4PD0325901临床试验35,P<0.001),与HDL-C、LDL-C无相关性(r_s=-0.012、0.049,P>0.05),FPG、HbA1c、TC、TG是血清SUA、CysC水平影响因素(P<0.001)。SUA、CysC联合检测时曲线下面积(AUC)(0.892,95%CI:0.840~0.944,敏感性71.1%,特异性94.3%)显著高于其单独检测AUC[SUA(0.807,95%CI:0.735~0.879,敏感性69.9%,特异性75.5%)、CysC(0.763,95%CI:0.684~0.841,敏感性69.9%,特异性75.5%)](均P<0.05)。结论:随着DR病情严重程度加重而血清SUA、CysC水平逐渐升高。血清SUA、CysC联合检测可提高DR诊断预测效能。

绵阳市老年人慢性病共病现状及关联规则分析

目的 了解绵阳市60岁及以上老年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selleck MRTX849(慢性病)的共病流行情况,为老年人共病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18-03/2019-04期间参与“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四川省绵阳市乙肝与结核病综合防治示范区规模化现场队列研究”示范点筛查的107 177名60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收集个人基本资RNA biology料、生活方式、身高、体重、血压和血糖等资料,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慢性病共病现状,并应用Apriori算法分析慢性病关联强度。结果 绵阳市60岁以上老年人中,患两种及以上慢性病者14 509人,共病患病率为13.54%。Apriori算法结果显示,本次调查的7种慢性病间存在关联规则,多指向高血压和慢性支气管炎。全人群筛选出5条强关联规则,按置信度排序分别是COPD→慢性支气管炎、糖尿病,脂肪肝→高血压、脂肪肝→高血压、糖尿病→高血压和冠心病→高血压;男性筛选出2条强关联规则,女性筛选出5条强关联规则,与全人群结果类似;CHIR-99021价格除上述关联规则外,在75~79岁年龄组和≥80岁年龄组发现关联规则COPD,高血压→慢性支气管炎,≥80岁年龄组发现关联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结论 绵阳市老年人约半数至少患有1种慢性病(54.46%),慢性病共病的患病率处于低水平(13.54%)。高血压、糖尿病和慢性支气管炎存在于多种共病关联规则中,应针对疾病共享危险因素进行健康干预,减少慢性病共病发生率。

抗炎免疫调节活性益生菌的体外筛选及其相关组分的初步鉴定

为筛选出具有抗炎、抗感染免疫调节活性的益生菌并探究益生菌免疫调节活性的主要成分,本研究分别以10株益生菌Lac.1~Lac.10作为候选菌株,将益生菌的活菌体、灭活菌体、菌体裂解物分别作用于由LPS+Nigericin诱导的急性炎症巨噬细胞模型和NF-κB和IRF信号通路更多报告细胞系J774-Dual~(TM)巨噬细胞,经荧Adezmapimod供应商光定量PCR检测细胞因子Il-1β和Il-10 mRNA的转录水平,通过检测报告基因SEAP和Lucia荧光素酶的活性来检测NF-κB和IRF信号通路的激活情况。结果显示,在排除发酵液中培养基MRS干tumor suppressive immune environment扰的情况下,益生菌株Lac.5活菌体能够极显著下调巨噬细胞炎症模型下Il-1β mRNA的转录水平(p<0.0001)、极显著上调Il-10 mRNA的转录水平(p<0.0001),并且能够极显著激活巨噬细胞的NF-κB和IRF信号通路(p<0.0001),进一步将益生菌Lac.5的活菌体进行热灭活和超声破碎后显示,益生菌Lac.5的灭活菌体、菌体裂解物免疫调节活性显著降低,仅益生菌Lac.5的活菌体组分起到抗炎、抗感染免疫调节活性。综上所述,本研究筛选出一株具有抗炎、抗感染免疫调节活性的益生菌株Lac.5,并确认了其活菌体为免疫调节组分,对功能益生菌筛选和新型益生菌治疗制剂的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基于多参数MRI(PI-RADS)认知融合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术与系统性穿刺诊断的有效性比较

目的:探索基于多参数核磁(MRI)和前列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PI-RADS)的认知融合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和系统性穿刺诊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差异。方法:选取2018年01月至2021年02月我院收治的可疑前列腺癌(PCa)并行经会阴前列腺活检的患者,行多参数MRI扫描并依据PI-RADS对可疑病灶予以评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基于多参数MRI(PI-RADS)认知融合经会阴前列腺穿刺组(试验组)和系统性穿刺组(对照组),分析两组的穿刺阳性率、病理信息和并发症等资料;在试验组内,根据穿刺步骤分为INCB018424体内单纯认知融合穿刺组(TB组)和单纯系统性穿刺组(SB组),比较两种方式在病理信息方面的差异性。结果:最终入组80例患者。两组在总体PCa和无临床意义PCa诊断阳性率方面无差异性,但试验组对有临床意义前列腺的诊断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 <0.05);试验组可获得更多的阳性针数占比、肿瘤组织占比及Gleason评分等信息(P均<0.05);在试验组内,TB组与SB组在诊断阳性率方面的差异无polymorphism genetic统计学意义(P> 0.05),但TB组可获得更高的阳性针数占比、肿瘤组织占比及Gleason评分(P均<0.05)。试验组与对照组在操作后并发症方面均无差异性(P均> 0.05Smoothened Agonist)。结论:基于多参数MRI(PI-RADS)认知融合经会阴前列腺穿刺术相比于系统性穿刺可提高有临床意义PCa的诊断阳性率,并且可获得更高的肿瘤组织占比、Gleason评分和穿刺阳性针数,同时并不会增加穿刺并发症,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姜黄挥发油联合顺铂对人皮肤鳞状细胞癌A43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机制

目的探讨姜黄挥发油(TVO)联合顺铂对人皮肤鳞状细胞癌(鳞癌)A431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取对数生长期A431细胞, 用5、10、20、40、80 mg/L TVO处理, 对照组用含有1%二甲基亚砜(DMSO)的DMEM高糖培养基处理, 24 h后, 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另取部分A431细胞, 分为4组, 分别用含1%CCRG 81045价格DMSO的DMEM高糖培养基(对照组)、40 mg/L TVO(TVO组)、10 mg/L顺铂(顺铂组)、40 mg/L TVO和10 mg/L顺铂(TVO+顺铂组)处理24 h后, 利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倒置显CL13900溶解度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吖啶橙(AO)/溴化乙锭(EB)双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凋亡情况;比色法检测Caspase-3、Caspase-9酶活性;Western印迹检测Caspase-3、P糖蛋白表达。结果 5、10、20、40、80 mg/L TVO作用A431细胞24 h, 对细胞增殖抑制率分别是(12.83 ± 6.4)%、(16.27 ± 11.4)%、(21.61 ± 9.1)%、(33.11 ± 2.0)%和(46.00 ± 3.3)%, 与对照组(4.03 ± 1.4)%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24 h时抑制50%细胞增殖的TVO浓度为(61.66 ± 1.03)mg/L;TVO组、顺铂组及TVO+顺铂组细胞增殖抑制率显著上升, 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联合用药有协同作用, 联合指数(CI)为1.366(P 0.05)。TVO组、顺铂组细胞均不同程度变圆并出现凋亡, TVO+顺铂组细胞明显减少, 出现大量细胞碎片。ultrasound-guided core needle biopsyTVO组、顺铂组及TVO+顺铂组细胞Caspase-3酶活性分别是1.117 ± 0.095、1.381 ± 0.089、1.520 ± 0.115, Caspase-9酶活性分别是1.259 ± 0.059、1.829 ± 0.171、2.760 ± 0.297, Caspase-3蛋白表达量分别是1.156 ± 0.006、1.296 ± 0.021、1.482 ± 0.016, P糖蛋白表达量分别是1.311 ± 0.011、1.169 ± 0.012、0.528 ± 0.014, 其中TVO+顺铂组细胞Caspase-3、Caspase-9酶活性及Caspase-3蛋白表达量显著高于TVO组和顺铂组, P糖蛋白表达量显著低于TVO组和顺铂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结论姜黄挥发油与顺铂联用可协同抑制人皮肤鳞癌A431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 其机制可能与活化Caspase系统并降低P糖蛋白表达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