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早期左心室室壁瘤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早期左心室室壁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deformed wing virus50例。对照组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左心功能[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Ed)]、血流动力学指标[平均二尖瓣压力差(mMPG)、平均肺动脉压(mPAP)]的改善情况及术后6个月生存率此网站、心肌梗死早期左心室室壁瘤复发率,观察2组术后1个月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2组术后14 d LVESV、LVEF、LVDEd、mPAP、mMPG值均较术前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1个月心脏事件总发生率为4.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8.00%(P <0.05)。2组术后6个月心Target Protein Ligan抑制剂肌梗死早期左心室室壁瘤复发率、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丹红注射液治疗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早期左心室室壁瘤患者能减少术后心脏事件的发生,促进术后恢复。
Author: admin
复方消痔洗剂治疗血热瘀阻型血栓性外痔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通过观察复方消痔洗剂对血热瘀阻型血栓性外痔肛门疼痛程度、肛缘肿胀程度、肛门异物感以及肛缘局部皮肤颜色的临床疗效,为血栓性外痔的非手术治疗提供一种简便、有效、安全的治疗手段。方法:选取2024年5月至2024年12月于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肛肠二科门诊就诊的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5例,两组均使用紫白膏,在此基础上治疗组加用复方消痔洗剂熏洗坐浴治疗,治疗2个疗程,5天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在治疗前,治疗后第5天、第10天肛门疼痛程度、肛缘肿胀程度、肛门异物感寻找更多以及肛缘局部皮肤颜色,并记录其积分,将所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综合评价复方消痔洗剂熏洗坐浴治疗血热瘀阻型血栓性外痔的临床疗效。结果:1.一般情况:选取的70例患者在试验期间脱落及剔除共6例,最终有效病例为64例,治疗组32例,对照组32例。用药前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以及治疗前各观察指标对比均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肛门疼痛程度:治疗后第10天,两组肛门疼痛程度积分低于同组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均能缓解肛门疼痛情况;治疗后第5天、第10天,治疗组肛门疼痛积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在缓解肛门疼痛情况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3.肛缘肿胀程度:治疗后第10天,两组肛缘肿胀程度积分低于同组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均能改善肿胀情况;治疗后第5天、第10天,治疗组肛缘肿胀程度积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在改善肿胀情况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4.肛门异物感:治疗后第10天,两组肛门异物感积分低于同组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均能改善肛门异物感情况;治疗后第5天、第10天,治疗组肛门异物感积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在减轻肛门异物感情况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5.肛缘局部皮肤颜色:治疗后第10天,两组肛缘局部皮肤颜色积分低于同组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均能改善VX-765试剂局部皮肤颜色情况;治疗后第5天、第10天,治疗组肛缘局部皮肤颜色积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tator cuff pathology),说明治疗组在改善局部皮肤颜色情况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6.总体疗效:治疗后第10天,两组总体疗效对比,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81.25%,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的总体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复方消痔洗剂熏洗坐浴具有清热凉血、活血祛瘀、消肿止痛的功效,对血热瘀阻型血栓性外痔患者的疼痛、肿胀、异物感及局部皮肤颜色情况,临床疗效显著;该方未发现明确的药物不良反应和毒副作用,操作简便,值得临床推广。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风险预测模型的系统评价
目的 系统评价妇科恶性肿瘤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 VTE)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CX-5461体内实验剂量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Web of Science、PubMed、Cochrane Library、Embase数据库,搜集与妇科恶性肿瘤患者VTE主题相关的文献,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4年3月28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对纳入文献进行筛选和资料提取,并使用预测模型PROBAST评估工具对纳入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14个风险预测模型,建模样本量为150~683例。有12个模型采用logistic回归建模,12个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此网站下面积为0.750~0.941,仅有50%的模型进行校准度检验,14个模型均未进行外部验证。妇科恶性肿瘤患者VTE最常见的危险因子分别是年龄、D-二聚体水平、血小板计数、手术时间、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偏倚性和临床适用性评价发现,14个模型均为高偏倚;8个模型适用性好,4个模型不清楚,2个模型高风险。结论 现有妇科恶性肿瘤患者VTE的风险预测模型的预测性能较好,但模型的质量有待于提高,需从Remediating plant扩大建模样本量及改进缺失数据处理等方面提高模型的整体质量。此外,临床医护人员应高度关注高龄、D-二聚体水平高、血小板计数>300×10~9/L、手术时间长、合并高血压、糖尿病的患者。
Hs-CRP,NLR水平联合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儿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应用
目的 探索高敏C-反应蛋白(Hs-CRP)、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水平联合呼出气一氧化氮(FeNO)检测在支气管哮喘(BA)急性发作期患儿诊断及病情评估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3年12月收治的92例BA急性发作期患儿作为急性发作组,选择同期48例缓解期BA患儿作为缓解组,52例常规体检的健康儿童作为正常组。依据患儿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n=34)、中度组(n=35)、重度组(n=23)。收集三组儿童的一般资料,分析三组患儿Hs-CRP、NLR、FeNO水平及肺功能指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Hs-CRP、NLR联合FeNO水平对BA患儿急性发作期的诊断价值,分析不同病情严重程度BA患儿Hs-CRP、NLR、FeNO水平及肺功能指标,分析Hs-CRP、NLR、FeNO水平及肺功能指标与BA急性发作患儿病情的相关性。结果 急性发作组患儿Hs-CRPgenetic perspective、NLR、FeNO水平高于正常组及缓解组(F=97.989,85.801,75.922,P均<0.001),肺功能指标水平低于缓解组患儿(t=5.388,4.882,12.331,P<0.001),Hs-CRP、NLR联合FeNO水平诊断BA患儿急性发作期的诊断价值优于单个指标单独Dorsomorphin体内诊断(P<0.05),急性发作组不同病情严重程度BA患儿Hs-CRP、NLR、FeNO水平逐渐升高(F=20.250,13.481,15.428,P均<0.001),肺功能指标水平逐渐降低(F=25.117,13.610,57.360,P均<0.001),BA患儿病情严重程度与Hs-CRP、NLR、FeNO水平呈正相关,与肺功能指标呈负相关(P均<0.001)。结论https://www.selleck.cn/products/Rapamycin.html 急性发作期BA患儿Hs-CRP、NLR、FeNO水平升高,联合诊断BA患儿急性发作期的价值较高,可辅助临床评估BA患儿的病情。
急诊肺血栓栓塞救治过程中优化护理流程的应用
目的 探究在急诊肺血栓栓塞救failing bioprosthesis治过程中施以优化护理流程的护理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2022年1月—2024年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明基医院急诊科收治的92例肺血栓栓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46例)实施常规急诊护理,研究组(46例)实施优化护理流程,观察和对比两组的急诊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接诊时间、分诊时间、心电监护时间和静脉采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并发症(咳血、呼吸困难、再栓塞)总发生率为2.17%(1/46),低于对照组的17.40%(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434,P<0.05)。研究组家属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急诊肺血栓栓塞救治过程中施以优化护理流程可以进一NN2211临床试验步缩短急诊时间、提高家属护理满意度,并进一步降Fulvestrant供应商低并发症发生率。
基于BM3D的纳米材料显微成像研究
利用各种超分辨显微镜对样品进行研究时,由于获取的原始图像有各种各样的噪声,噪声的干扰会使图像质量变差。块匹配和三维协同滤波算法(Block matching and 3D Filtering,BM3D)是去噪领域内最优秀的算法之一。在超分辨率显微镜领域发表的各种论文中,对于BM3D的原始图像去噪很少被报道。本文主要基于去噪算法,通过模拟图像数据,利用不同的分块方法,对含有不同类型的噪声原始图像进行去噪重构做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并对超分辨重构图像进行了对比研究,总结了相关规律,最后用真实实验进行了验证。具体而言,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1)基于BM3D去噪算法,通过对原始图像不同Baricitinib小鼠大小的分块,分别对低密度和高密度荧光分子分布的含有高斯噪声的模拟图像进行了去噪及重构。研究结果表明:BM3D的去噪能力与分块的大小有关。分块越大,去噪效果越好。当块大小大于40时,可以达到较好的去噪效果。SNR和SSIM在荧光分子为低密度时分别提高13d B和0.088,在高密度时可提高6d B和0.222。去噪对超分辨重构效果和重建时间有很大的影响。去噪后可以实现更好的超分辨率重建效果和更短的重建时间。(2)为了研究原始图像的分块大小和荧光分子密度这两个因素对去噪性能的影响,在原始图像上添加泊松噪声。研究结果表明,BM3D去噪能力与分块大小和荧光分子密度高度都相关。在荧光分为高密度时,无论原始图像的分块大小为多少,去噪后的SNR低于去噪前的SNR,说明BM3D在高密度荧光分子分布时,去噪效果较差。在荧光分子低密度分布时,BM3D在分块大小为8到20时去噪效果较差。当块大小超过20时,随着分块的增大,去噪效果增强,在分块大小约为37时可取得较好的去噪效果。(3)进一步研究了BM3D去噪性能与Biosynthesized cellulose原始图像添加高斯噪声方差大小之间的关系。随着噪声方差的增大,去噪后SNR与去噪前的SNR的差值逐渐增大后又开始减小,在方差为0.01时差值达到最大。对于噪声方差小于0.01时,在高密度荧光分子分布的原始图像去噪后可以重构出超分辨图像。对于噪声方差较大的原始图像,在荧光分子为低密度分布时,原始图像去噪后可以取得更好的超分辨重构效果。总的来说,原始图像添加高斯噪声的方差为0.01时,BM3D去噪效果最好。通过本文的研Puromycin究,可以更深入的了解BM3D去噪算法的应用场景,对于工业成像系统里面影响图像去噪效果的因素提供了理论和及技术的支撑。
肝硬化门静脉血栓形成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构建及验证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静脉血栓形成(PVT)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通过临床特征和血液学参数预测血栓形成的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350名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数据,根据7∶3的比例将其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根据是否合并PVT分为PVT组和非PVT组。使用Lasso回归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肝硬化PVT形成的危险因素,基于neuro-immune interaction多因素回归分析的结果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对模型的预测效能进行评价。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脾切除史、门静脉直径、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纤维蛋白原(FIB)是肝硬化患者P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基于上述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训练集受试者工作特征selleck ZD1839(ROC)曲线下面积为0.866(95%CI:0.815~0.916),验证集ROC曲线下面积为0.854(95%CI:0.752~0.955),模型的区分度良好;校准曲线和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显示模型的一致性良好。决策曲线分析(DCA)曲线显示当训练集和验证集的阈概率分别在Cobimetinib采购1%~99%和1%~86%时模型的临床实用性良好;结论:本研究通过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可以较好地评估肝硬化患者PVT形成的风险,为早期预防提供临床依据。
球囊扩张+色甘萘甲那敏+桉柠蒎治疗伴分泌性中耳炎变应性鼻炎的临床效果
目的 探讨球囊扩张+色甘萘甲那敏鼻喷雾剂+桉柠蒎肠溶软胶囊治疗伴分泌性中耳炎(SOM)的变应性鼻炎(AR)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耳鼻喉颌面外科收治的接受住院治疗的伴SOM的ARselleck合成患者40例,按随机数表法分CP-690550使用方法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其中,对照组接受色甘萘甲那敏鼻喷雾剂+桉柠蒎肠溶软胶囊治疗,治疗组接受球囊扩张+色甘萘甲那敏鼻喷雾剂+桉柠蒎肠溶软胶囊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AR相关症状评分及血清特异性IgE水平;比较分析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SOM改善及听力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患者鼻痒、打喷嚏、流涕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鼻塞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特异性Ig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血清特异性IgE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咽口水肿、鼓biogenic silica室负压、耳闷、耳痛消失例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听力改善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球囊扩张+色甘萘甲那敏鼻喷雾剂+桉柠蒎肠溶软胶囊治疗可以显著缓解伴SOM的AR患者鼻部不适症状,有效降低血清特异性IgE的浓度,患者术后咽口水肿消肿快、耳闷、耳痛消失快,并能使鼓室内外压力快速达到平衡,故联合用药治疗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全髋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预测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 THA)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aselleckin thrombosis, DVT)的风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本院骨科2018年6月—2022年6月364例初次THA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术后临床与超声检查,将患者分为DVT组和非DVT组,比较两组资料,行二元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依据逻辑分析结果构建预测列线图。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评价列线图的预测效能。[结果]364患者中,72例患者发生DVT,占19.8%;另外292例患者未发生DVT,占80.2%。DVT组年龄、BMI、合并糖尿病、血栓史、手术时间、双侧置换比率和卧床时间均显著大于非DVT组(P<0.05),但是,前者使用抗凝剂的比率显著低于后者(P<0.05)。逻辑分析表明,年龄≥70岁(OR=4.127, 95%CI 1.712~5.392, P=0.012)、BMI≥28 kg/m2(OR=2.916, Dibutyryl-cAMP说明书95%CI 1.153~4.124, P=0.063)、糖尿病(OR=2.328, 95%CI 1.412~4.411, P=0.067)、既往血栓病史(OR=5.270, 95%CI 1.091~2.559, P=0.011)、手术时间≥120 min (OR=3.541, 95%CI 1.215~4.089, P=0.027)、双侧置换(OR=2.286,95%CI 1.407~4.531, P=0.034)、术后卧床≥3 d(OR=4.427, 95%CI 1.136~1.973, P=0.023)是DVT发生的危险因素;而使用抗凝药物是DVT发生的保护因素(OR=-2.019, 95%Ccompetitive electrochemical immunosensorI-1.723~-5.802, P<0.001)。逻辑分析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验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67 (95%CI 0.711~1.000)。[结论]本研究筛选出高龄、糖尿病、血栓史、手术时间、双侧关节置换、卧床时间是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并构建了效果较好的列线图预测模型,可能为防治DVT提供参考。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分析乳腺癌术后患者出现上肢淋巴水肿的影响因素,为临床防治工作提供指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VP-16细胞培养8年6月至2022年6月在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施行乳腺癌根治术的90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是否发生上肢淋巴水肿分为发生组(20例)与未发生组(70例),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影响因素。结果 体重指数、术后并发症(感染/积液/延迟愈合)、腋窝淋巴结转移、合并高血压、术后接受上肢功能锻炼与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有关(P <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体重指数≥24 kselleckchem E-616452g/m2、发生术后并发症(感染/积液/延迟愈合)、存在腋窝淋巴结转移、合并高血压是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接受上肢功能锻炼是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保护因素(P <0.05)。结论 体重指数≥24 kg/m2、发bloodstream infection生术后并发症(感染/积液/延迟愈合)、存在腋窝淋巴结转移及合并高血压可导致乳腺癌术后发生上肢淋巴水肿,术后接受上肢功能锻炼可降低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