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精是百合科黄精属(Polygonatum)植物黄精(Polygonatum sibiricum Reselleck抑制剂d.)的根茎,收载于《中国药典》(2020版),含有多糖、皂苷、生物碱等多种活性成分。多糖类物质作为黄精中重要的功效成分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氧化、降血糖、抗肿瘤、免疫调节等。黄精多糖不是单一纯粹的化学物质,而是由聚合度不同的糖链组成的混合物,因此,不同提取方法获得的黄精多糖,其化学组成、结构特征以及生物活性等方面均可能存在潜在的差异。遗憾的是,目前对黄精多糖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单一提取方法,以及以此为基础的后续生物活性评价、作用机制、产品研发等,缺乏不同提取方法对黄精多糖的化学组成、结构特征以及生物活性影响方面的系统研究。本课题选取黄精药材为研究对象,采用不同提取方法获得黄精多糖粗提取液,再通过分离纯化,制得不同的黄精多糖组分。利用苯酚-硫酸法、考马斯亮蓝法、硫酸-咔唑法分别分析黄精多糖的总多糖、蛋白质、糖醛酸等化学成分的差异性;利用高效液相色谱Gefitinib配制法、红外色谱、核磁共振、刚果红三螺旋测定法对黄精多糖结构特征的共性和差异性进行表征;同时,探究不同黄精多糖的生物活性差异性;最后,探索黄精多糖PSP-5抑制乙酰胆碱酯酶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及其对市场一线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相关毒副作用的影响。通过上述研究,旨在阐明不同提取方法对黄精多糖化学成分、结构特征与生物活性的影响,为黄精多糖的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本文主folk medicine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基于不同提取方法的黄精多糖制备研究。分别采用24℃冷水、96℃热水、以及80℃热水从黄精药材中提取黄精多糖PSP-1~PSP-3。同时,在24℃条件下,分别采用50%乙醇、25%乙醇、水作溶剂超声提取黄精多糖PSP-4~PSP-6。不同粗提液通过3%三氯乙酸脱蛋白、透析袋透析以及80%乙醇醇沉获得PSP-1~PSP-6,得率分别为:6.64±0.33%、1.89±0.23%、8.11±0.50%、5.55±0.41%、5.04±0.38%、1.44±0.28%。PSP-3的得率显著性优于其他5种PSPs(~(**)p<0.01)。(2)黄精多糖的化学组成及结构特征解析。分别采用苯酚-硫酸法、考马斯亮蓝法以及硫酸-咔唑法测定总糖、蛋白质以及糖醛酸含量;同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红外光谱、核磁共振、刚果红三螺旋结构等方法对结构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SP-1~PSP-6的总糖含量都在70%以上,但PSP-3的总糖含量能达到92.77±1.34%;6种PSPs中均含有少量的蛋白质;PSP-3与其他PSPs相比,糖醛酸含量(7.49±0.62%)最高(~*p<0.05),是其他5种PSPs的1.1~2.0倍。PSP-1~PSP-6含有相同的单糖组成,主要为甘露糖、葡萄糖、半乳糖,但其比例存在显著性差异。红外光谱分析显示PSP-1~PSP-6都具有糖苷键的特征吸收峰,糖苷键存在α、β-型两种类型;~1H、~(13)C谱验证了PSP-1~PSP-6的糖苷键类型为在α、β-型。刚果红结构分析显示PSP-1~PSP-6都具有三螺旋结构。(3)PSP-1~PSP-6的生物活性评价研究。分别构建ACh E、DPPH、ABTS、OH、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体外活性评价模型,对PSP-1~PSP-6进行体外活性评价,结果表明:抑制ACh E活性方面,PSP-5是其他5种PSPs的1.2~1.5倍,且与对照组他可林活性相当。抗氧化活性方面,PSP-2与PSP-3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PSP-2与其他4种PSPs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降血糖活性方面,PSP-2与PSP-3无显著性差异(~*p>0.05),PSP-3与其他4种PSPs在1.0~10.0mg/m L浓度范围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由此可见,不同的PSPs表现出不同体外药理活性,值得一提的是PSP-5表现出优异的ACh E抑制活性,值得深入研究。(4)黄精多糖PSP-5抑制ACh E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及其对一线ACh E抑制剂副作用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研究。采用酶促动力学双倒数系数方法研究了PSP-5抑制ACh E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并比较其与他可林、多奈哌齐、加兰他敏、卡巴拉汀等造成的副作用相关酶的活性。结果表明:PSP-5抑制ACh E的最佳条件p H=7.4、反应时间25 min;药代动力学抑制类型为混合I型竞争可逆性抑制。抑制ACh E活性方面,PSP-5与所选的4种阳性药物基本相当,但是,PSP-5能显著改善与他克林和多奈哌齐所产生消化不良,显著降低他可林所产生过敏反应以及他克林和加兰他敏引起的心肌损伤等副作用。综上所述,本项研究可为黄精多糖的精准化开发利用供科学依据,特别是为以黄精多糖为核心原料的新型阿尔兹海默症治疗性药剂的开发提供理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