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对山蜡梅叶挥发油(CLO)治疗急性肺损伤(ALI)的作用机制进行预测,并通过建立ALI模型对其作用通路进行初步验证。方法: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CLO进行成分分析;从PharmMapper和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中获取其成分靶点,GeneCards、在线人类孟德尔遗传数据库(OMIM)和DisGeNET获取ALI相关靶点,与高通量基因表达数据库(GEO)获取的ALI差异表达基因(DEGs)在Venny 2.1.0平台上交集分析获得CLO抗ALI的潜在靶点;利用STRING 11.5对潜在靶点进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分析;从美国国家生物技术信息中心(NCBI)获取潜在靶点的组织表达情况并构建靶点组织分布图;运用RStudio 4.0.0软件对潜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www.selleck.cn/products/Docetaxel(Taxotere)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筛选出关键成分和重点通路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通过脂多糖(LPS)诱导建立BMN 673ALI模型,测定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水平,免疫组化分析IL-17蛋白在ALI大鼠肺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结果:通过GC-MS鉴定出CLO的19个成分,经靶点筛选得到18个潜在靶点,PPI分析后得到15个具有相互作用关系的靶蛋白,Immune contexture进一步分析发现其在肺和胸腺等组织上高度表达,通过分析“成分-靶点-通路”网络图得到关键成分乙酸龙脑酯、芳樟醇、榄香醇、异丁酸香叶酯和核心靶点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S100钙结合蛋白A9(S100A9)、脾酪氨酸激酶(SYK)及主要通路IL-17、TNF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CLO关键成分与IL-17信号通路的MMP13、S100A9结合稳定。药理实验结果证实CLO可以显著降低ALI大鼠血清中的IL-6和TNF-α含量,同时抑制大鼠肺组织中IL-17蛋白的表达水平。结论:CLO可以实现对ALI的治疗作用,保护肺组织,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ALI大鼠血清中的IL-6和TNF-α表达水平、抑制肺组织中IL-17信号通路的活化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