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用个体化心脏康复运动方案强化管控后的疗效研究

目的:本文用心肺运动试验(cardiopulmonary exercise testing,CPET)评价构建个体化心脏康复方案强化管控6月后(简称强化管控)稳定型心绞痛的整体功能的改善。方法:本研究为计划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2021年10月至2022年12月于延安大学附属医院诊断为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住院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简要介绍了研究程序,根据冠心病心脏康复基层指南(2020年)挑选出符合纳排标准的低中危患者,告知其干预计IDN-6556化学结构划,将愿意进行康复治疗的病人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组:在个体化药物治疗处方的基础上,精准运动整体方案强化管控6月;对照组:在个体化药物治疗处方的基础上,依据常规指导开展心脏健康宣教。分别在两组患者首次及出院后6月复查心肺运动试验及量表评估比较两组首次、6月的心肺试验指标、量表有无差异;观察试验组内首次、6月的心肺试验指标、量表变化。所有收集到的数据都使用IBM SPSS 22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对两组受试者的一般信息进行比较,提示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首次入院时心肺试验指标、心理量表及感知问卷调查,提示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2)出院后对试验组强化管控6月再次进行心肺运动试验,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各项指标,其中两组的峰值摄氧量、无氧阈时摄氧量、最大氧脉搏、无氧阈时METS、METS max、1分钟心率恢复、d VO_2/d WR均提示明显优于对照组,其中峰值摄氧量、无氧阈时摄氧量、最大氧脉搏、无氧阈时METS、METS max、d VO_2/d WR的Cohen’s d效应量均大于0.80提示说明试验组与对照组相对应指标数据差异程度较大。其余,靶心率、无氧阈心率、VE/VCO_2 slope、VE/VCO_2pre-VATslope、峰值RER均提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比较试验组组内干预前后两次心肺运动的指标,提示经强化管控干预后受试者的峰值摄氧量、无氧阈时摄氧量、最大氧脉搏、无氧阈时METS、METS max、d VO_2/d WR均提示明显优于干预前,且Cohen’s d效selleckchem AZD1152-HQPA应量均大于0.80提示说明试验组内干预前后的数据差异程度较大。(4)对试验组及对照组应用Weber标准进行心功能评估提示经过强化管控后试验组心功能明显改善。(5)试验组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6)试验组内经过强化管控后受试者心理量表、感知问卷调查均改善且干预前后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内6个月后再次进行感知问卷调查提示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经评估后首次进行心脏康复的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应用个体化心脏康复方案强化管控策略后可以提高心肺运动功能、改善患medical demography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有着较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