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以张杰教授门诊诊治痞满医案为基础,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挖掘张杰教授痞满病辨治规律及用药特色,分析、总结张老诊疗痞满临床经验,传承名老中医学术思想。方法:以“痞满”为检索词,在2012-2022年间张老门诊医案数据库中进行初步筛选,根据痞满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选取有效病案,共纳入100例。对症状、中药名称等医案内容进行规范化处理,然后逐项录入excel模板,建立数据库,并导入“古今医案云平台”分析池。运用频数统计法对一般情况、四诊、证素、药物频次及性味归经等进行统计,关联规则、聚类分析及复杂网络对药物组合、配伍规律进行挖掘,最后通过分析讨论得出结论。结果:1、主要病位在脾胃、胸膈BLZ945 NMR,与肝胆、肺相关,脾胃互为表里,一为湿土,一为阳土,主气机升降,肝胆与脾胃同居中焦,功能联系紧密,肝的疏泄功能影响着Colforsin细胞培养脾胃的升降;宗气积于胸中,肺居上焦,主气司呼吸,若宣发肃降失常,亦可导致痞满的发生。2、主要病机为脾胃虚弱,脾阳不振是其中的关键;外来、内生之毒是本病的重要因素,毒邪伤人正气,因虚又生湿热瘀毒等,并总结为“虚-毒-瘀”。3、治法特点主要体现为脾阳为本、肝脾建中及化瘀解毒扶正,辨治符合痞满病程的主要病理特点。4、使用频次最高的10味中药依次是姜半夏、干姜、党参、蒲公英、炒黄连、炒苍术、炒白芍、黄芩、浙贝母、厚朴。从四气五味看,以温、寒和平性药物为主,多取辛、苦味甘。从药物归经角度分析,则多入脾胃、肝及肺经。5、基于药物关联规则及复杂网络分析,得到13个核心药物组合和1个潜在新处方,其中频率最高的3个组合分别是姜半夏-干姜,姜半夏-党参,党参-炒苍术;潜在新处方为干姜、姜半夏、党参、炒苍术、炒黄连、蒲公英。结论:1、痞满病位主要在脾胃、胸膈,与肝胆及肺相关;2、痞满的病性本虚标实,以脾胃虚弱为本,外来、内生之毒是本病的重要因素;3、治疗上以补中益气温脾阳,调和肝脾建中焦、化瘀解毒兼扶正为基本治法;4、用药注重四Cardiac biopsy气五味,取辛开苦降、寒热平调,兼顾虚实,常用核心药物组方为干姜、姜半夏、党参、炒苍术、炒黄连、蒲公英,配伍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