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总结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及影像学特点,研究分析青年型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患者相较于中老年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患者的临床表现及危险因素异同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5年1月至2022年12月就Vaginal dysbiosis诊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并确诊为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175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患者的年龄划分为青年组(18–44岁)与中老年组(>44岁),对比分析103例青年组患者与72例中老年组患者临床表现及危险因素的差异,总结青年型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临床特点。结果:本研究纳入的175例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16:1,年龄中位数为35岁,青年组患者与中老年组患者在性别构成比上无差异。相关危确认细节险因素分析表明,相较于中老年组患者,青年组患者更易合并妊娠及产褥期(P<0.001)、下肢深静脉血栓病史(P=0.033)。头痛是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最为常见的临床表现,恶心呕吐、肢体乏力及麻木、头晕、癫痫次之,其中青年组患者出现头痛(P=0.006)及癫痫全面性发作SAG生产商(P=0.014)的概率显著高于中老年组患者。影像学表现上,上矢状窦最易受累,右侧横窦、乙状窦次之,青年组与中老年组患者在累及的静脉/静脉窦上无差异,但在脑实质的病变上,青年组更易出现额叶(P=0.042)及顶叶(P=0.023)的病灶。实验室检查显示,相较于中老年组患者,青年组患者红细胞沉降率升高(P=0.006)及D-二聚体升高(P=0.006)更为明显。二元线性回归显示,妊娠及产褥期是青年型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头痛更易出现于青年型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患者中。结论:青年人群是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好发人群,青年型颅内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是妊娠及产褥期,相较于中老年患者,青年患者更易表现出头痛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