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巩固期不同中医证型与糖脂代谢及血粘度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通过探索乳腺癌巩固期患者中医证型与基本资料、分子分型、糖脂代谢及血粘度之间的相关性,为乳腺癌巩固期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预防复发转移及监控随访提供新思路。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3年1月在台州市路桥区中医院住院部及门诊部就诊,符合纳入标准的204例乳腺癌巩固期患者,通过收集基本资料、四诊辨证、分子分型结果、血糖、血脂及血粘度,建立数据库,用SPSS 26.0软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204例乳腺癌巩固期患者中,以中年组人数最多,而青年组人数最少。②中医证型分布构成比从高到低依次为:脾肾两虚82人(40.19%)>肾虚血瘀44人CRISPR Products(21.57%)>气血亏虚36人(17.65%)>冲任失调33人(16.18%)>MLN4924分子量气阴两虚9人(4.41%)。③中医证型与年龄分布关系:在青年组,冲任失调证最多(57.14%),气阴两虚证最少(4.76%);在中年组,脾肾两虚证最多(40.0%),气血亏虚证最少(2.61%),在老年组,脾肾两虚证最多(48.53%),冲任失调证最少(2.94%)。④根据乳腺癌病理免疫组化分组,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 阳性型及三阴型在中年组分布最多,在青年组分布较少,三阴型主要分布在肾虚血瘀、脾肾两虚、气阴两虚证中。⑤乳腺癌巩固期患者中医证型与空腹血糖无相关性(P>0.05)。⑥乳腺癌巩固期患者各证型间TC水平两两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巩固期患者在TG水平上,冲任失调证和气血亏虚证、脾肾两虚证和气阴两虚证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LDL-C水平上,脾肾两虚证与肾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证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脾肾两虚证患者和气阴两虚证乳腺癌巩固期患者在ZD1839试剂HDL-C水平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⑦乳腺癌巩固期患者,在全血粘度低切水平上两两比较时,肾虚血瘀证和冲任失调证、气阴两虚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全血粘度中切水平上两两比较时,肾虚血瘀证患者和冲任失调证、气血亏虚证乳腺癌巩固期患者统计学存在差异(P<0.05);在全血粘度高切水平上两两比较时,肾虚血瘀证和冲任失调证、气血亏虚证统计学也存在差异(P<0.05)。结论1.乳腺癌发病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上人群,中年组为高峰年龄段。2.乳腺癌巩固期中医证型分布与年龄有关,总体上以脾肾两虚证多见,气阴两虚证较少见。3.乳腺癌巩固期分子分型与年龄有关联,年龄不同,分子分型也有所区别。三阴性乳腺癌巩固期患者与脾肾两虚证、气阴两虚证及肾虚血瘀证关系相对密切。4.乳腺癌巩固期中医证型与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及高密度脂蛋白存在相关性。5.乳腺癌巩固期中医证型与全血粘度有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