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岁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的临床特点及短期降脂疗效研究

背景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临床的急危重症,近年来发病呈年轻化趋势,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FH)是以早发动脉粥样硬化为特征的general internal medicine遗传性疾病,既往研究发现在年轻ACS患者Erastin配制中FH的检出率并不低,但对降脂疗效随访的相关研究仍较少,同时≤45岁ACS患者血脂未达标的原因仍有待分析。目的 研究≤45岁ACS患者中FH检出率及临床特点,并观察降脂疗效,对患者血脂未达标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10月于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住院治疗且可获取随访血脂记录的ACS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临床资料,空腹8 h后采集静脉血进行实验室检查,采用Gensini积分系统评估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采用荷兰临床脂质网络(DLCN)标准评分诊断FH,随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观察降脂治疗的疗效,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降脂治疗后患者LDL-C未达标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最终纳入280名患者,分为可能FH组(n=57)和非FH组(n=223),两组患者他汀治疗史、冠心病家族史、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发病类型、总胆固醇、基线LDL-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orinostat molecular weight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史、他汀治疗史、血运重建史、超高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比例、Gensini积分、病变冠状动脉支数、降脂方案、治疗方案、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能FH组患者随访LDL-C、LDL-C变化量、LDL-C降幅高于非FH组,血脂达标率低于非FH组(P<0.05)。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治疗[OR=4.32,95%CI(1.21,15.42)]、基线LDL-C水平升高[OR=2.22,95%CI(1.62,3.03)]是LDL-C达标的危险因素(P<0.05),应用他汀联合依洛尤单抗[OR=0.10,95%CI(0.03,0.40)是LDL-C达标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 ≤45岁ACS患者中可能FH患者并不少见,且在心肌梗死亚组中检出率更高,值得临床去关注;可能FH组患者LDL-C降低幅度更大,但血脂达标率仍低于非FH组;在≤45岁ACS患者中,接受冠状动脉搭桥治疗和基线LDL-C水平较高的人群降脂达标率更低,应用他汀联合依洛尤单抗可以促使LDL-C达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