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江河口区水体抗生素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价

2018年11月(旱季)和2019年9月(雨季)在闽江河口区域24个站位采集表层水,以固相萃取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HPLC-MS/MS)为检测手段分析表层水中抗生素类污染物的含量,探讨抗生物类污染物的时空变化特征,并采用商值法评价其可能潜在的生态风险。结果显示,1)闽江河口区域共检出5类(磺胺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氯霉素类、硝基咪唑类)17种抗生素,总量变确认细节化范围为26.31~155.39 ng/L。2)闽江河口上游、北港和南港水体中抗生素总量变化不大,河口下游呈一定的下降趋势;不同种类的抗生素具有不同的空间分布特征;抗生素检出种类及含量表现为旱季显著高于雨季。3)生态风险评价结果显示,在旱季,磺胺甲恶唑具有高生态风险,红霉素和林可霉素具有中等生态风险;在雨季,仅红霉素具有中等生态风险。混合风险Biofuel combustion商(MHQ)结果显示,闽江河口区大部分站位处寻找更多于生态风险阈值,需要进一步关注并加强管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