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肝硬化门静脉血栓形成(PVT)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通过临床特征和血液学参数预测血栓形成的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6月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收治的350名肝硬化患者的临床数据,根据7∶3的比例将其随机分为训练集和验证集,根据是否合并PVT分为PVT组和非PVT组。使用Lasso回归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肝硬化PVT形成的危险因素,基于neuro-immune interaction多因素回归分析的结果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对模型的预测效能进行评价。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脾切除史、门静脉直径、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和纤维蛋白原(FIB)是肝硬化患者P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基于上述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训练集受试者工作特征selleck ZD1839(ROC)曲线下面积为0.866(95%CI:0.815~0.916),验证集ROC曲线下面积为0.854(95%CI:0.752~0.955),模型的区分度良好;校准曲线和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显示模型的一致性良好。决策曲线分析(DCA)曲线显示当训练集和验证集的阈概率分别在Cobimetinib采购1%~99%和1%~86%时模型的临床实用性良好;结论:本研究通过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可以较好地评估肝硬化患者PVT形成的风险,为早期预防提供临床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