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背景: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抑郁障碍和2型糖Pathologic factors尿病在老年人群中的患病率都呈快速上升趋势。抑郁障碍和2型糖尿病之间存在复杂的双向关系。临床上两种疾病并存增加了临床治疗难度,降低了患者生存质量,直接导致临床致残率与病死率上升。近年来发现,血糖波动是独立于糖化血红蛋白之外的另一重要血糖控制评价指标。血糖波动不仅是引起靶器官损害的因素之一,还可诱发抑郁情绪出现,影响患者的血糖控制和情绪购买SCH772984稳定性。通过了解老年期抑郁障碍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特征,并探究血糖波动的影响因素,旨在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研究目的:1.描述老年期抑郁障碍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特征;2.探究老年期抑郁障碍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波动的影响因素。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心理医院老年心理科就诊的老年期抑郁障碍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86例(男40,女46),年龄(70.73±8.22)岁,作为研究组(简称LLD组)。选取同期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的性别、年龄与之相匹配的2型糖尿病患者89例(男44,女45),年龄(70.82±8.11)岁,作为对照组(简称T2DM组)。两组患者均完成一般临床资料收集、实验室检查及动态血糖测定,采用24项汉密尔顿抑郁评定量表(HAMD-24)评定两组患者的抑郁症状程度。1.LLD组和T2DM组两组间一般临床资料、血糖波动水平及HAMD评分的差异。2.根据不同临床特征将LLD组患者分组,分别比较不同临床特征患者的血糖波动和抑郁症状。3.分别根据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3.9mmol/L和低血糖指数(LBGI)<2.5作为血糖波动正常参考值标准,比较不同临床特征LLD组患者异常血糖波动检出率的差异。4.LLD组患者血糖波动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5.LLD组患者血糖波动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研究结果:1.LLD组和T2DM组两组间血糖波动指标及临床症状比较:LLD组CV、SDBG、MAGE、HBGI、HAMD评分均显著高于T2DM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LLD组患者以性别、年龄段、糖化血红蛋白水平、糖尿病病程、抑郁症状严重程度等不同特征分组,发现血糖波动存在差异。女性日间血糖平均绝对差(MODD)高于男性(P<0.05);年龄差异表现为低血糖指数(LBGI)在高龄患者中升高(P<0.05);Hb A1c水平≥7.0%组血糖波动(MBG、CV、SDBG、MAGE、MODD、HBGI)高于Hb A1c水平<7.0%组(P<0.05);随着糖尿病病程延长,LBGI升高(P<0.05);抑郁症状严重程度差异:重度抑郁患者血糖波动(CV、SDBG、MAGE)高于轻中度患者(P<0.05);而首发抑郁障碍与复发抑郁障碍间血糖波动无差异。3.分析LLD组患者异常血糖波动的检出率:≥80岁MAGE异常检出率较70-79岁高(P<0.05);随着糖尿病病程延长,异常LBGI检出率逐渐增加(P<0.05);不同性别、Hb A1c水平、抑郁严重程度、抑郁发作形式分组的异常血糖波动检出率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4.LLD组患者血糖波动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MBG、CV、SDBG、MAGE、MODD、HBGI均与Hb A1c呈正相关(r=0.990、0.385、0.804、0.761、0.645、0.877,P<0.05);CV、SDBG、MAGE、MODD、HBGI、LBGI与HAMD总分成正相关(r=0.470、0.413、0.403、0.339、0.375、0.378,P<0.05),CV、LBGI与HAMD焦虑/躯体化因子分成正相关(r=0.289、0.381,P<0.05),CV、SDBG、MAGE、HBGI与HAMD睡眠障碍因子呈正相关(r=0.298、0.288、0.267、0.240,P<0.05),MBG、GDC-0068配制CV、SDBG、MAGE、MODD、HBGI与HAMD绝望感因子分呈正相关(r=0.215、0.273、0.322、0.329、0.234、0.324,P<0.05),CV、SDBG、MAGE、LBGI与HAMD阻滞因子分成正相关(r=0.280、0.221、0.225、0.327,P<0.05),CV、MAGE与HAMD日夜变化因子分呈正相关(r=0.299、0.254,P<0.05),MODD与HAMD认知障碍因子分呈正相关(r=0.237,P<0.05);CGM指标与HAMD体重因子分相关性不明显。5.LLD组患者血糖波动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Hb A1c水平、焦虑/躯体化症状群和情绪波动是LLD组患者血糖波动(CV、SDBG、MAGE)的影响因素,解释度分别为30.4%、70.9%、64.8%(P<0.05);Hb A1c水平和焦虑/躯体化症状群是LLD组患者HBGI的影响因素,解释度为80.8%(P<0.05);而认知障碍症状群、阻滞症状、睡眠障碍症状和绝望感症状对血糖波动影响不明显(P>0.05)。研究结论:1.老年期抑郁障碍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总体血糖控制水平差,血糖波动明显,LLD组中不同临床特征患者的血糖波动有差异。2.老年期抑郁障碍合并2型糖尿病患血糖波动的影响因素包括Hb A1c水平、焦虑/躯体化症状群和情绪波动,临床治疗中对抑郁障碍和2型糖尿病协同治疗,改善Hb A1c水平,积极缓解患者的焦虑/躯体化症状和情绪波动,可能有助于改善血糖控制和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