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呼吸道上皮腺瘤样错构瘤的临床特征分析

目的:分析鼻腔呼吸上皮腺瘤样错构瘤(respiratory epithelial adenomatoid hamartoma, REAH)病理及临床特点,总结诊断要点,提高该病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REAH的临床资料,总结该病的临床表现、病理学特点、影像学特征、手术治疗方式及预后。结果:16例鼻腔REAHbeta-lactam antibiotics患者,同时伴有鼻窦炎10例(62.50%),伴有内翻性乳头状瘤1例(6.25%),伴有血管瘤1例(6.25%);5例(31.25%MLN8237浓度)患者有鼻腔鼻窦手术史,其中1例有3次鼻腔鼻窦手术史,1例有2次鼻腔鼻窦手术史,3例有1次鼻腔鼻窦手术史;发生于双侧嗅裂10例(62.50%),单侧嗅裂2例(12.50%),单侧中鼻甲3例(18.75%),鼻咽部1例(6.25%)。16例患者均经病理诊断为REAH,其中病变位于双侧嗅裂患者的selleck激酶抑制剂术前鼻窦CT上均可观察到嗅裂对称性增宽及中鼻甲外移,双侧嗅裂宽度平均为(9.90±2.70) mm,宽窄嗅裂比值为1.21±0.19,两侧鼻窦Lund-Macka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手术均在全身麻醉鼻内镜下完成,随访1~66个月,均无复发。结论:结合临床表现及内镜检查和影像学特征有助于REAH的术前诊断,通过内镜下的完整切除可以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