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茄作为世界范围内广泛种植的蔬菜作物之一,近年来的消费量以及种植规模逐渐增加,番茄种类也越来越多,消费者对果实品质也没有一定的评判标准,因此,本研究以20个品种番茄为研究对象,按照果实大LY-188011 IC50小以及果色对番茄品质进行分析及综合评价,并对不同类型番茄的初生代谢物进行分析,以期筛选出具有优良品质及风味口感的番茄品种。主要结论如下:1、20个番茄品种的27个农艺性状的遗传多样性指数在0.67~1.90之间,其中,6个质量性状中遗传多样性指数在0.67~1.40之间,茎叶茸毛(1.38)、果顶形状(1.40)和果形(1.25)的较高,因此,在6个质量性状中,20份供试番茄的植株形态主要以茎叶茸毛为主;21个数量性状中遗传多样性指数在0.82~1.90之间,最大的为首花序节位(1.90),最小的为果形指数(0.82),21个数量性状的变异系数在8.32%~90.48%之间,其中类黄酮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说明其遗传相对不稳定,首花序节位最小,说明其相对稳定。2、针对20个番茄品种的27个农艺性状(6个质量性状和21个数量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及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基于不同果型的番茄品种,番茄果实内在营养品质与果实的大小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总抗氧化能力与抗氧化物质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主成分分析提取了8个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为90.815%,结合主成分分析结果从27个性状中筛选出主要影响番茄果实综合品质的12个指标: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总酚、类黄酮、抗坏血酸、番茄红素及总抗氧化能力、可滴定酸、单果重、果形指数、果实横径及纵径;综合品质排名前5的番茄品种均是小番茄,依次为‘卷珠帘小番茄’、‘沃小红765’、‘沃黄7Nirogacestat生产商69’、‘黄贝贝’和‘黑珍珠小番茄’;中果型番茄中综合品质最优的‘水果番茄9号’排名第6,大果型番茄中综合品质最优的‘倍盈大红’排名第8。这也说明了小果型番茄的品质优于中果型及大果型番茄品种且红色小番茄的综合品质要高于黄色和紫色的小番茄。3、通过对不同类型番茄发育时期营养品质研究,结果表明:番茄不同发育时期果实的medical curricula品质性状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其中番茄红素、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抗坏血酸以及糖酸比和固酸比均在果实成熟阶段对应含量整体上也随之上升,而可滴定酸的含量会果实成熟过程中呈下降的趋势。不同类型的番茄在成熟过程中的物质积累规律基本一致,但快速积累时期以及积累速率上有差异。4、通过对不同类型番茄成熟期的初生代谢物进行代谢组分析,共检测出600个代谢物,其中主要代谢物为酚酸类,占比29.70%。结果表明:基于红色番茄品种,小果型番茄与大果型的差异代谢物中,80.68%的酚酸类、92.31%的核苷酸及其衍生物、84.62%糖类及75%维生素物质的含量在小果型番茄中更高。中果型番茄与大果型番茄的差异代谢物中,70.97%的氨基酸及其衍生物、63.64%的酚酸类和69.57%的糖类物质含量在中果型番茄中更高,小果型番茄与中果型番茄差异代谢物中,72.09%酚酸类、85.71%的核苷酸及其衍生物、75%的糖类和66.67%的维生素的差异代谢物含量在小果型番茄中显著更高;基于小果型番茄品种,红色番茄品种较黄色番茄品种在有机酸和脂质类含量更高,黄色番茄中67.92%的酚酸类、72.73%的糖类及66.67%的维生素的差异代谢物含量显著高于紫色番茄。红色番茄中68.63%的酚酸类、77.78%脂质类、66.67%的糖类及75%的维生素的差异代谢物含量要显著高于紫色番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