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价三嗪框架复合材料和普鲁士蓝衍生材料的制备及其光催化产氢性能研究

能源危机一直都是人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随着化石燃料的落幕,新能源将慢慢成为未来经济生活中的主导动力。作为化石燃料替代之一的氢能,被认为是21世纪最具发展潜力的能源。与利用二次能源电能进行电催化产氢相比,直接利用可再生太阳能的光催化水分解产氢过程更加Bemcentinib简洁,在经济上更具竞争力。然而,光催化水分解反应通常需要克服较大的能垒来进行,为此设计高效的光催化剂至关重要。作为共价有机框架(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s,COFs)中的一种,共价三嗪框架(Covalent Triazine Frameworks,CTFs)是一类具有较强稳定性的材料。其中,以对苯二腈缩合形成的CTF-1具有π共轭的芳香结构、三嗪环以及较好的层状结构,近年来被广泛用于光催化产氢领域。普鲁士蓝类似物(Prussian Blue Analogues,PBAs)是一类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金属调控性的配位化合物,一直以来被广泛用于各个领域。但是其在光催化产氢领域的应用鲜有报道。本文工作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部分:(1)铂纳米粒子(Pt NPs)作为一种优异的光催化活性FUT-175半抑制浓度物质,一直都是光催化产氢的最佳助催化剂之一。将超小Pt NPs均匀地负载到CTF-1上可以有效构建肖特基异质结构,在保证Pt NPs循环利用的同时,大幅提升材料的光催化性能。在Pt含量为0.40 wt%的情况下,Pt@CTF-1的产氢速率达到了20.0 mmol g~(-1)h~(-1)(在λ=420 nm处的AQE=7.5%)。与未改性的CTF-1相比,Pt@CTF-1的光催化产氢效率提高了44倍。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计算结果表明Pt NPs和CTF-1之间存在强的电子转移(Q(Pt)=-0.726 q_e),这是Pt NPs吸附在CTF-1上保证稳定性的原因。同plastic biodegradation时,复合催化剂的氢吸附吉布斯自由能(ΔG_(H*))比纯CTF-1小,表明这样的复合结构更有利于光催化水分解产氢反应的进行。此项工作为NPs与COFs结合的光催化剂的制备提供了一种新方案。(2)考虑到贵金属材料的高成本,选用Ni-Co PBA为基体材料制备了不含贵金属材料的光催化剂。通过两步刻蚀法,我们在PBA上原位生成了少量Mo S_2,制备了乐高积木状PBA-Mo S_2复合催化剂并将其应用于光催化产氢的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此复合催化剂达到了比含贵金属的催化剂更高的产氢活性,PBA-Mo S_2-10的产氢速率为22.69 mmol g~(-1)h~(-1)。结果分析表明,刻蚀有效增加了PBA的表面积,使得其催化活性位点充分暴露,大幅提升了PBA-Mo S_2的光催化产氢性能。同时Ni-Co PBA与Mo S_2之间的结合,降低了复合材料的带隙,促进了光电子的转移,进一步加速了光催化反应的进行。这一合成策略为高效光催化剂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