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毒方联合硫酸羟氯喹和四环素治疗玫瑰痤疮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观察解毒方联合硫酸羟氯喹和四环素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erythematotelangiectatic rosacea,ETR)和丘疹脓疱型玫瑰痤疮(papulopustular rosacea,PPR)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21年5月-2022年10月以来至江西省皮肤病专科医院皮肤科selleck Dolutegravir门诊就诊的ETR和PPR患者64例,采用随机数字Maternal Biomarker法将其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给予解毒方联合硫酸羟氯喹和四环素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硫酸羟氯喹和四环素口服治疗。总疗程为6周,每两周复诊一次,治疗前后以及中途每次复诊时记录患者各个客观症状评分,在治疗前和治疗后同时评估患者各个主观症状评分和中医症候评分,病例收集完成后根据各症状评分和患者不良反应分析其疗效和安全性。结果:纳入的64例病例中,治疗组脱落3例,对照组脱落8例,实际共纳入53例,其中治疗组29例,对照组24例,两组病例基线资料基本一致,两组的治疗效果具有可比性。经过6周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玫瑰痤疮均有效,治疗组症状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总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治疗组治疗PPR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可明显改善阵发性潮红、毛细血管扩张和丘疹脓疱等客观症状,且阵发性潮红和丘疹脓疱症状缓解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可有效改善烧灼感、干燥紧绷感、刺痛感和瘙痒感等患者主观症状(P<0.05)。治疗2周时,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客观症状积分开始下降,且6周后治疗组的客观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可有效改善机体不适症状(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两组之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selleck合成>0.05)。结论:解毒方联合硫酸羟氯喹和四环素治疗玫瑰痤疮疗程短,见效快,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