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艾司氯胺酮对机器人辅助纵隔手术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3年2-6月东部战区总医院择期行机器人辅助纵隔手术患者64例,年龄18~65岁,18.5 kg/m~2≤BMI<28 kg/m~2,ASA I~III级。采用随机双盲设计法将患者分为2组:舒芬太尼组和艾司氯胺酮组,每组32例,分别静注舒芬太尼和艾司氯胺酮行全麻诱导,术后使用静脉自控镇痛(PCIA)。记录术后肠道通气时间和住院天数;诱导前、插管前、插管后3 min的动脉血压和心率;切皮前及气胸时低血压发生率;阿片类药物的使用总量;术前和术后第1天Cselleck HPLC-反应蛋白(CRP);术前和术后第1天、第2天、1个月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术后6、12、24、48 h数字等级量表(NRS)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术后肠道通气时间分别为(38.7±7.8) h、(27.8±4.3) h;住院天数分别为(1.85±0.37) d、(1.50±0.13) 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插管前、插管后3 min的动脉血压和心率明显升高(P<0.01);对照组和观察组术中低血压发生率分别为53.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和观察组阿片类药物的使用总量分别为(188.65±24.45)m此网站g、(127.08±22.40)m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Cultural medicine组术后第1天CRP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不同时间点的MMSE评分、NRS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艾司氯胺酮用于机器人辅助纵隔手术能够促进肠道功能恢复、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可能与降低全麻诱导后低血压的发生率、阿片类药物的用量及炎症反应的程度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