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冠心病患者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谵妄的风险预警模型构建及初步应用

背景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加剧,高龄冠心病患者数目激增,冠状动脉旁路移植VX-765术(coronary artery bypass graft, CABG)作为冠心病患者的重要治疗措施之一,开展数量也随之增加,其预后往往与术后出现的谵妄相关。探索行CABG术的高龄冠心病患者术后发生谵妄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风险预警模型已成为当下热点。目的通过分析行CABG术高龄冠心病患者(>65岁)术后相关危险因素,构建风险预警模型评估其术后谵妄(POD)发生风险的预测模型,并进行可行性验证。方法便利抽取并确定行择期CABG术的高龄冠心病患者合计302例,收集患者年龄、性别、合并疾病、营养状况、衰弱情况、冠状动脉病变状况、术前白蛋白含量、术中输血、手术时长及方式、美国麻醉师协会(ASA)评分、麻醉方法、术后C反应蛋白(CRP)含量、术后恢复状况、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筛选POD的影响因素并建立风险预测模型,绘制列线图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模型的预测效果。另外抽取100例行CABG手术的高龄冠心病患者对预测模型进行初步的外部验证。结果 302例行Csegmental arterial mediolysisABG手术的高龄冠心病患者中93例(30.79%)发生了POD,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合并疾病、手术时长、麻醉方法、ASA分级、衰弱情况是行CABG手术的高龄冠心病患者术后POD的影响因素。纳入影响因素后构建列线图模型,所得预测POD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908(95%CI:0.873~0.950),敏感度为80.01%,特异度为86.43%。在外部验证队列中,100例患者实际共26例发生POD,模型预测28例发生POD,特异度selleck NMR为91.02%,预测敏感度为90.38%。结论本研究建立的风险预警模型适用于行CABG的高龄冠心病患者术后POD的风险评估,预测效果较好,可为临床医护人员及时识别高风险人群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