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脊髓损伤后神经元细胞凋亡是造成脊髓永久性损伤的一个主要原因,探索防止脊髓损伤后神经元凋亡的方法意义重大。现有的动物实验研究表明,非编码RNA能够对脊髓损伤后神经元细胞凋亡进行调控,这或许可以给临床脊髓损伤后神经元保护性治疗提供Renewable biofuel一定PD-0332991 IC50参考。目的:对非编码RNA调控脊髓损伤后神经元凋亡作用和机制进行综述,为脊髓损伤的保护性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方法:以“microRNA,miR,IncRNA,circRNA,noncoding RNA,RNA,SCI,spinal cord injury,spinal cord,apoptosis”为检索词在PubMed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制定纳排标准,通过阅读文题、摘要和全文进行筛选,最终纳入87篇相关文献。结果与结论:(1)神经元细胞凋亡为继发性脊髓损伤中极其重要的病理生理改变,是神经元死亡、脊髓功能障碍的重要致病机制之一。(2)动物实验研究发现,在脊髓损伤后的脊髓组织中,与神经元细胞凋亡相关的miRNA,长链非编码RNA(lncRNA)与环状RNA(circRNA)可出现差异性表达,一些促进神经元凋亡的miRNA,IncRNA与circRNA过表达,而另一部分抑制神经元凋亡的miRNA,IncRNA与circRNA表达下调。(3)调控特定miRNA的相应表达,主要通过靶向下调凋亡基因Bax、抑制TLR4/核转录因子KB信号通路、激活PI3K/Akt信号通路等方式抑制脊髓损伤后神经元细胞过度凋亡。(4)调控IncRNA和circRNA的表达,主要通过靶向负调控的方式使得特定miRNA出现沉默或过表达,从而发挥其抗神经元细胞凋亡的作用。(5)在miRNA中,miR-125b对Smurfl/KLF2/ATF2轴及JAK1/STAT1信号通路等均可产生调节,而miR-21-5p对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DCD4)和P13K/AKT信号通路等可产生调节,具有多途径抗凋亡的作用。(6)在IncRNA和circRNA中,IncRNA-PTENP1,IncRNA-TCTN2和circRNA-HIPK3均对于多种miRNA具有靶向调节作用,这些非编码RNA也许可以成为脊髓损伤后神经元保护性治疗的新靶点。(7)目前对于非编码RNAselleck激酶抑制剂调控脊髓损伤后神经元细胞凋亡还仅停留在动物及细胞研究层面,未来需要继续探索更加具有靶向作用的非编码RNA药物载体,联合生物组织工程以及其他新兴技术,争取早日向临床转化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