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调节巨噬细胞极化减轻乳腺炎症反应的作用和机制

炎症是机体抵御损伤因素的主要防御反应,巨噬细胞在炎症调控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影响炎症相关疾病的转归。奶牛乳腺炎(Bovine mastitis)是由于病原微生物入侵而导致的乳腺组织炎症。巨噬细胞是乳腺先天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炎症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巨噬细胞具有异质性,局部炎症反应特异性微环境使其活化成M1型巨噬细胞和/或M2型巨噬细胞,且M1、M2型巨噬细胞可相互转化。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一类成体干细胞,可以从各种组织中分离得到,研究表明MSCs具有强大的免疫调节能力,其功能主要通过外泌体所介导。为明确MSCs外泌体在调节巨噬细胞极性转化中的作用及机制,本试验构建奶牛乳腺炎症细胞(MAC-T)模型,通过超高速离心法获得MSC-Exos。RT-PCR、ELISA、高通量测序等方法研究发现MSC-Exos可以抑制糖酵解过程促进巨噬细胞由M1型向M2型转化缓解奶牛乳腺炎症反应。具体结果如下:M2型巨噬细胞抑制奶牛乳腺炎症反应:LPS处理MAC-T,建立奶牛乳腺炎症细胞模型。IL-4处理RAW264.7,M2型巨噬细胞与炎性MAC-T共培养,RT-PCR检测发现炎性因子IL-6,IL-8和TNFPidnarulex浓度-α的m RNA水平都较LPS处理组显著降低;凋亡因子Bax和caspase-3的m RNA水平较LPS组显著降低,Bcl-2较LPS组显著升高,用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的凋亡率,得出的结果和RT-PCR一样。结果表明M2型巨噬细胞具有抗炎抗凋亡作用。MSC-Exos通过抑制糖酵解促进巨噬细胞由M1向M2极化:MSC-Exos处理M1型巨噬细胞,RT-PCR检测发现促炎细胞因子(IL-1β、IL-6和TNF-α)的m RNA水平显著降低,抗炎细胞因子(IL-10、TGF-β和Arg-1)的m RNA水平显著升高,结果表明MSC-Exos促进巨噬细胞由M1型向M2转化;RT-PCR、ELISA检测糖酵解相关因子HIF-1α、PDK1、PKM2和LDHA的m RNA及蛋白的表达水平都较对照组显著下降。结果显示糖酵解过程受到抑制,提示MSC-Exos抑制糖酵解过程来诱导巨噬细胞由M1型向M2型极化。MSC-Exos测序以及生信分析:分离MSC-Exos,提取总RNA,高通量测序检测外泌体miRNA表达谱,共检测出556种miRNA,表达量前40的miRNA占总miRNA的93%,对表达量前40的miRNA的靶基因进行GO和KEGG分析,发现在关于细胞代谢和免疫途径中富集丰富。通过targetscan和阅读文献发现位列前40的miR-93-5p的潜在靶基因为HIF-1α。miR-93-5p通过抑制糖酵解过程来调节巨噬细胞极化:将miR-93-5p mimics转染到M1型巨噬细胞中,RT-PCR检测发现促炎细胞因子(IL-1β、IL-6和TNF-α)的m RNA水平显著降低,抗炎细胞因子(IL-10、TGF-β和Arg-1)的m RNA水平显著升高,结果表明,miR-93-5p促进巨噬细胞由M1型向M2型极化。RT-PCR、ELISA检测HIF-1α、genetic variabilityPDK1、PKM2和LDHA的m RNA及蛋白水平都较对照组显著下降。上述结果提示我们,MSC-Exos通过其内容物miR-93-5p靶向HIF-1α,通过调控巨噬细胞的糖代谢促进其极性转变。本研究证明了MSC-Exos可促进巨噬细胞向M2型极化,有助于炎症的消退,并初步探索了其作用机制,为ABT-199通过调控巨噬细胞的极化状态来调控奶牛乳腺炎症反应及MSC-Exos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