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亟待解决的两大问题就是环境污染和能源问题。为解决这两大问题,研究学者对光催化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其中光电化学(PEC)水分解作为一种绿色且高效的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到光催化产氢领域。通过PEC水分解技术可以更高效的利用太阳能并将其转化为氢能等清洁燃料,而在PEC装置中,光电极材料占据着主导地位,理想的光电极材料可以实现更高效的PEC催化活性。ZnIn_2S_4作为一种二维纳米材料,具有可见光响应,带隙宽度较窄,制备较简便等优点被认为是较有吸引力的光电极材料之一。但单一的ZnIn_2S_4同样存在着载流子复合较为严重,PEC水分解效PLX5622供应商率较低等缺点。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学者通过构建异质结结构,负载助催化剂等来拓宽可见光吸收范围,提高载流子分离效率。普鲁士蓝(PB)具有金属中心可调节,形貌可调控等优点,并且已经有许多研究表明可以将其应用到光催化领域来提升材料的光催化性能。因此,本文首先将ZnIn_2S_4与PB复合构建异质结结构提升ZnIn_2S_4的PEC催化活性,此外,再采用光沉积法先在ZnIn_2S_4表面沉积Au纳米颗粒,再用电化学沉积法沉积PB纳米颗粒,利用ZnIn_2S_4与PB之间的异质结结构和Au纳米颗粒之间的协同作用拓宽复合材料对可见光的吸收,提升PEC水分解效率。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水热法在FTO表面合成二维ZnIn_2S_4纳米片,并调整前驱体浓度得到最influenza genetic heterogeneity优的ZnIn_2S_4。其次,通过电化学沉积法制备ZnIn_2S_4/PB复合光阳极,并对得到的ZnIn_2S_4/PB复合光阳极的形貌,晶体结构,光电化学性能等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当沉积时间为20 s时,在1.23V vs.RHE条件下,光电流密度可以达到0.13 mA/cm~2,约为纯ZnIn_2S_4的2倍,IPCE值可以达到16.8%。ZnIn_2S_4/PB异质结的形成,以及两者之间合适的能带结构提升了载流子的分离和迁移速率,从而提高复合薄膜的光电化学性能。(2)通过原位光沉积法构建ZnIn_2S_4/Au复合光阳极材料。并对ZnIn_2S_4/Au进行一系列表征和测试,研究发现,在HAuCl_4浓度为1m M时,ZnIn_2S_4/Au复合材料的光电流密度可以达到0.28 mA/cm~2,具有较高的PEC催化活性。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在ZnIn_2S_4/Au表面沉积PB颗粒构建ZnIn_2INCB018424配制S_4/Au/PB复合光阳极。PEC测试结果表明,与ZnIn_2S_4/Au相比,ZnIn_2S_4/Au/PB复合光阳极具有更高的光电流密度(0.42 mA/cm~2)和更高的IPCE值(24.6%)。ZnIn_2S_4和PB之间合适的能带结构使其形成了Ⅱ型异质结,再结合Au纳米颗粒的等离子共振效应,减少了ZnIn_2S_4/Au/PB复合光阳极表面和界面的电荷复合,拓宽太阳光谱中可见光吸收范围,提高了PEC光解水的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