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专科护士主导的ICU患者血糖管理方案的构建及效果评价

目的本研究旨基于目标导向理论构建重症专科护士主导的ICU患者血糖管理方案,并探讨其临床应用效果,验证其可行性,为临床护理人员对ICU患者进行血糖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研究分为两个部分。1.第一部分:重症专科护士主导的ICU患者血糖管理方案的制定。组建多学科团队,以目标导向理论为依据,在文献回顾、半结构访谈、小组讨论的基础上,初步构建重症专科护士主导的ICU患者血糖管理方案,并采用德尔菲专家函询法修订血糖管理方案,最终制定重症专科护士主导的ICU患者血糖管理方案。2.第二部分:重症专科护士主导的ICU患者血糖管理方案的临床应用。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8月青岛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综合ICU内发生高血糖接受胰岛素静脉输注治疗的26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研究采用非同期对照研究法,回顾性选取NIR‐II biowindow2021VP-16年7月至2021年12月ICU内发生高血糖接受胰岛素静脉输注治疗的134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取2022年3月至2022年8月ICU内发生高血糖接受胰岛素静脉输注治疗的134例患者作为试验组。比较两组患者ICU住院期间血糖测量总次数、血糖水平及血糖达标时间、首次血糖达标时胰岛素用量;ICU住院期间CL13900 molecular weight第1-5天的血糖测量次数、血糖水平;低血糖的发生率;血糖测定值在目标范围内的比例;静脉输注胰岛素的时长;入住ICU第1-5天的血糖变异系数。结果1.构建了包括7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53个三级指标的重症患者血糖管理方案,经过两轮专家函询,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4.20%和93.90%;两轮函询专家权威系数(Cr)分别为0.899、0.925;两轮函询专家意见协调系数(Kendall’s W)分别为0.342、0.347,P<0.05。经过两轮专家函询,根据函询结果结合临床实践最终制定重症专科护士主导的ICU患者血糖管理方案(终稿)。2.临床对照试验结果显示:(1)两组患者年龄、BMI指数、病史、并发症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同质性;两组患者在机械通气、血液净化治疗、APACHEⅡ评分、糖皮质激素及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2)两组患者在血糖测量总次数上无明显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血糖平均值、最大值均低于对照组,血糖最小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首次血糖达标时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两组患者入住ICU第1-5天测量血糖的次数、第1天血糖平均值、最大值、最小值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第2-5天血糖平均水平、最大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第2-5天血糖最小值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试验组患者低血糖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每个患者发生低血糖的次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患者静脉输注胰岛素的时长没有显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血糖最高值时应用胰岛素的数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试验组血糖测定值在目标范围内(8-12mmol/L)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第1天试验组与对照组血糖变异系数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2-5天试验组与对照组血糖变异系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专科护士主导的ICU患者血糖管理方案具有一定的可靠性、科学性及可行性。该方案能够有效降低血糖达标时间、降低高血糖水平,降低发生低血糖的风险,降低血糖变异度,降低首次血糖达标时胰岛素用量,但是在测血糖总次数方面无明显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