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探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strobilurins)对水生生物早期生命阶段的慢性毒性,以斑马鱼为模式生物,测定了醚菌酯长期暴露对斑马鱼早期发育的亚致死效应。将斑马鱼胚胎持续暴露于不同确认细节浓度醚菌酯(0.000750~0.180 mg·L~(-1))34 d后,醚菌酯对斑马鱼早期生命阶段的144 h和34 d半致死浓度(LC_(50))分别为0.141 mg·L~(-1)和0.0106 mg·L~(-1)。研究发现,醚菌酯暴露34 d后,0.00460、0.0115和0.0288 mg·L~(-1)醚菌酯可显著降低仔鱼的体质量,0.0115 mg·L~(-1)和0.0288 mg·L~(-1)醚菌酯能够降低仔鱼体长,而0.180 mg·L~(-1)醚菌酯会增加仔鱼的体长和体质量。醚菌酯对斑马鱼早期生命阶段体长的34 d-NOEC为0.00460 mg·L~(-1),34 d-LOEC为0.0115 mg·L~(-1),对早期生命阶段体质量的34 d-Nucleic Acid ElectrophoresisNOEC为0.00185 mg·L~(-1),34 d-LOEC为0.00460 mg·L~(-1)。在试验期间,分别于1、3、7、14、21和34 d测定斑马鱼胚胎/仔鱼体内与线粒体能量代谢和氧化应激相关因子的活性和水平。研究发现,醚菌酯长期暴露会导致斑马鱼早期生命阶段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升高,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先降低再升高。此外,醚菌酯长期暴露期间,斑马鱼体内钙selleck HPLC离子(Ca~(2+))水平和钙离子腺苷三磷酸酶(Ca~(2+)-ATP酶)活性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三磷酸腺苷(ATP)水平先升高后降低。研究表明,醚菌酯长期暴露会对斑马鱼早期生命阶段的生长指标和抗氧化系统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醚菌酯可能通过调控ATP和Ca~(2+)水平、Ca~(2+)-ATP酶活性,干扰线粒体能量代谢进而诱导斑马鱼早期生命阶段产生氧化应激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