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过敏是指机体摄入含有某种致敏成分的食物而引发的不良变态免疫反应。食物过敏反应症状复杂多样,可导致呼吸道、皮肤、胃肠道等多个系统受到损害,甚至引起过敏性休克,严重时会威胁人类生命健康。近年来食物过敏发生率急剧增加,已成为全球广泛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严格避免过敏原的摄入是预防食物过敏的重要手段。但食物过敏原分布广泛,且长期避免摄入过敏食物将严重影响敏感人群的饮食营养与生活质量。目前,主要应用一些抗过敏类药物治疗食物过敏,该类药物存在副作用大及易复发等缺点,因此挖掘无毒无副作用的缓解食物过敏的活性成分至关重要。植物是一类重要的食药同源资源,当前报道具有抗过敏活性的物质大部分存在于食药用植物中。迷迭香酸(Rosmarinic acid,RA)是一种含有多羟基的咖啡酸酯天然多酚类化合物,具有抑菌、抑炎、抗肿瘤和抗过敏等一系列生物学活性,是食药和化妆品行业备受青睐的原材料。本研究从细胞和动物水平探讨RA缓解食物过敏的效应及潜在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网络药理学靶点预测利用网络药理学方法筛选RA与食物过敏的关联靶点,预测RA缓解食物过敏的潜在途径和机制。筛选出RA缓解食物过敏的重要效应靶点ALB、IL-2、Syk、CCL5、NFKBIA和NFKB1,通过GO和KEGG富集可知,关联蛋白主要富集在FcεRI通路、肿瘤相关通路、Th细胞通路、B细胞通路、NF-κB通路等通路。在FcεRI通路上RA的重要靶点Btk、Grb2和Syk分别有可能通过调节钙离子的内流、MAPK通路和免疫细胞的调节发挥缓解食物过敏的作用。(2)肥大细胞脱颗粒效应评价在细胞水平,通过MTT筛选RA对RBL-2H3细胞的安全剂量,寻找更多建立肥大细胞脱颗粒模型,通过检测组胺、m MCP-1的释放、脱颗粒、钙离子内流和ROS浓度,评价RA对肥大细胞脱颗粒的影响。同时利用q PCR分析MAPK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探究RA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的分子通路。通过MTT的方法筛选出了RA的无毒性范围是0.625-20μM。在此浓度范围内,RBL-2H3细胞的脱颗粒模型效应评价和分子机制研究都表明RA能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同时建立PCA模型,RA低、中、高剂量组的小鼠的蓝斑颜色、耳朵的肿胀程度,进一步说明RA具有缓解Ig E介导的Ⅰ型超敏反应的效应。(3)动物水平缓解食物过敏效应评价在动物水平,建立卵白蛋白(Ovalbumin,OVA)诱导的BALB/c小鼠食物过敏模型,对RA缓解食物过敏进行效应评价和机制研究。结果表明RA可以显著缓解O获悉更多VA致敏引起的小鼠过敏反应症状、腹泻、温度下降以及过敏反应介质(OVA s Ig E、组胺和m MCP-1)在血清水平的下降、上调免疫器官(脾脏、肝脏)炎症相关的抑炎因子和下调相关的促炎因子的表达,并通过对肠道菌群的调节和肝脏氧化应激的调节发挥缓解食物过敏的活性。(4)血清脂质组学分析基于高分辨质谱对小鼠的血清进行digital immunoassay非靶向脂质代谢分析,通过多元统计分析,筛选在30、90、270 mg/kg剂量组RA干预下,与OVA致敏模型组的小鼠相比的潜在差异脂质代谢物,并进行通路富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正离子模式下筛选出25种潜在差异脂质代谢物,负离子模式下筛选出36种潜在差异脂质代谢物。将潜在差异脂质代谢物进行通路富集,食物过敏小鼠的血清脂质代谢影响的通路是甘油磷脂代谢通路和鞘脂代谢通路,该结果表明RA可以通过调节部分甘油磷脂类、鞘脂类和α-亚麻酸类化合物来改善食物过敏的脂质代谢紊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