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负荷离心训练对激活后增强影响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研究目的:系统评价超负荷离心与超最大离心训练对激活后增强的影响效果,为实践中运动员和教练员科学运用提供理论依据。激活后增强(postactivation potentiation,PAP)是由预先的一定刺激后引起肌肉性能短暂提升的一种现象,主要机制是肌球蛋白轻链磷酸化、神经募集肌肉、羽状角的改变。其激活都离不开干预训练的强度,理论上干预训练的强度越大,PAP的效果越强,因为高强度的刺激导致了反射抑制以及增加了高阈值运动单元的选择性募集,并可能引发神经肌肉反应。但PAP的效果又受到疲劳的影响,运动单元的激活随着疲劳的增加而增加。所以,如何平衡好疲劳与增强的关系,便是PAP的关键。仅超最大离心训练(Supramaximal Eccentric-only,SMO)通过单独超最大向心负荷的离心收缩,以更好刺激神经募集肌纤维;超负荷离心(Accentuated Eccentric Loading,AEL)与之类似,但在其方式上进行了改进,即在传统的抗阻训练中,离心的负荷高于向心的负荷,并且需要向心与离心的联合刺激。两者都是运用离心增强的方式以更好的诱导PAP。研究表明离心最大负荷是向心最大负荷的150%,所以离心收缩能够承受更强的刺激,能够募集更多的肌纤维,以及更高的神经适应。但由于PAP受到受试者Ⅱ型肌、训练经验、神经兴奋、疲劳恢复等效果的影响,所以两者对PAP产生了不一致的结果。并且国内的学者对两者的探讨非常之少,主要集中在超负荷离心飞轮训练上。所以,本研究对两种不同的离心训练是否能够诱PAP进行全面的评价,由于更强的受试者从更大的离心负荷中收益更多,而较弱的受试者从较低的离心负荷中收益更多。所以本研究主要对有一定抗阻训练经验的人群进行分析,并运用亚组分析,分析最佳的诱导方式,以对两者的急性影响在实践中的运用做出借鉴。研究方法:文献检索由两名研究人员运用独立双盲的方式进行,通过检索数据库CNKI、Web of Science、Pubmed、EBSCO数据库,运用以下关键字进行中文数据搜索”超负荷离心”、”过量离心”、”超最大离心”、”离心增强”、”抗阻训练”、”激活后增强”、”激活后表现增强”等以及”eccentric overload””accentuated eccentric””supramaximal eccentric””lengthening contraction””postactivation potentiation””postactivation performance enhancement”等。纳入标准:(1)参与者:受试者有一定训练经验或抗阻训练的业余或业余运动员;(2)干预措施:SMO训练(离心大于1RM)或AEL训练(离心大于向心);(3)对照组:采取传统抗阻训练(向心等于离心)、仅向心或仅准备活动等;(4)研究结果:能够代表激活后增强效应的测试如深蹲功率、反向纵跳、深蹲跳、跳远、短跑等,统计量须包括样本量、均值和标准差;(5)研究设计:随机对购买SBE-β-CD照试验或对照试验,需要包含至少一项的测量的前值与后值。排除标准:(1)会议或无全文的文献;(2)数据不完整;(3)不为抗阻训练;(4)不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通过PEDro量表对文献进行质量评价,由两名研究人员进行独立双盲的数据提取,内容包括:文献第一作者姓名、受试者信息、样本量、准备活动方式、干预方式、结局指标。如有分歧,与第三名研究人员讨论解决。运用Revman5.4和Stata SE16进行meta分析、森林图、漏斗图、Egger发表偏倚检验,由于纳入文献的结局指标为连续性变量,SMO结局指标为峰值功率,AEL结局指标为下蹲跳高度,故采用标准化均数差作为效应尺度,运用95%置信区间。使用Q检验和I2进行异质性检验,使用漏斗图和Egger进行发表偏倚检验。研究结果:从813篇文献中通过排除筛选最终纳入文献11篇。一般质量4篇,较高质量7篇,SMO训练6篇,AEL训练5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SMO能够有效诱导PAP(SMD=0.17,95%CL:0.01~0.33,P小于0.05),运用多组对PAP效果有显著差异(P<0.05),运用不同强度之间效果无显著差异(P=0.109,P=0.189),3-6min间歇时间对PAP效果有显著差异(P<0.05)。AEL也能有效诱导PAP(SMD=0.3295%CL:0.05~0.59 P<0.05),运用多组对PAP效果有差异(P<0.05),3-8min间歇时间对PAP效果有显著差异(P<0.05)。从生理historical biodiversity data角度来说,在SMO的训练过程中,离心收缩导致目标肌群的活性横桥数量增加和单个肌球蛋白头上的位点活性增加,并且由于横桥没有完成整个离心—向心循环,因此它们仍处于准备的状态。对后续的训练产生积极的影响。并且巨型蛋白Titin可能参与肌肉收缩机制,充当内部弹簧,储存和释放弹性势能,Titin硬度的变化也可能会影响向心力量的增加,从而影响到卧推、投掷、CMJ的功率。从神经角度来说,在进行AEL训练时,离心阶段的肌肉功能可能更接近最佳初长度,并且通过肌腱伸长缩短的速度,从而减少肌纤维的延长。前文提到离心阶段可以储存能量,用于向心阶段,同时这种机制引发了Ⅰa型肌肉的传入神经,诱发肌肉反射,增强随后的向心收缩。而作为CMJ是短时爆发的运动,所以需要在极短时间内,用最大力量和速Panobinostat度的方式进行干预效果最佳,这样AEL的向心收缩较为契合CMJ动作模式,使得诱导PAP对随后的CMJ高度产生积极的影响。这就解释了AEL似乎比SMO更好的原因。但目前并没有直接对比这两者对PAP的研究,未来可以对此进行探讨。研究结论:meta分析和系统综述表明,在设计SMO训练方案时,应采用多组、3-6min休息间歇诱导PAP效果最佳,并采用110%1RM以内的强度。设计AEL训练方案时,应采用多组、3-8min休息间歇诱导PAP效果最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