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露过程模型指导下的自我表露干预对HIV/AIDS患者心理困扰及自我表露的影响

目的 探讨表露过程模型指导下的自我表露干预对HIV/AIDS患者心理困扰及自我表露的影响。方法便利抽样Tau pathology法选取HIV/AIDS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5周的自我表露干预。干预前(T0)、干预结束Naporafenib供应商时(T1)及干预后1个月(T2)分别采用中文版痛苦表露指数量表(DDI)、简易心理状况评定量表(Kessler 10)比较两组的自我表露水平和心理困扰程度。结果 共纳入58名患者,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干预后,观察组在T1、T2的自我表露得分为(37.52±2.40)、(37.93±2.60)分,较T0(35.86±2.52)分明显提高,且均高于对照组(35.55±3.41)、(35.59±3.3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1、T2的心理困扰得分为(19.34±4.84)、(18.83±4.69)分,较T0(21.28±4.78)分明显下降,且均低于对照组(22.03±2.95)、(22.10±2.9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时间与干预的交更多互作用显著(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表露过程模型指导下的自我表露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的自我表露水平,减轻其心理困扰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