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方法及分子对接技术探究葛根芩连汤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的可能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检索葛根芩连汤中4味中药的有效成分和对应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等数据库获取IBS-D的相关疾病靶点,将药物作用靶点和相关疾病靶点进行映射,得到该selleckchem方治疗IBS-D的共同作用靶点;利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PPI网络,并得到核心作用靶点;通过DAVID数JAK/STAT抑制剂据库对共同作用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利用分子对接技术进行初步验证。结果:葛根芩连汤有效活性成分包括槲皮素、葛根素等144个;葛根芩连汤与IBS-D共同作用靶点135个,核心作用靶点为AKT1、IL6、VEGFA、TNF、TP53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出葛根芩连汤可能通过调节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肿瘤坏死Non-cross-linked biological mesh因子(TNF)等信号通路而对IBS-D起治疗作用。分子对接验证结果提示核心成分与靶点之间有较强的结合活性。结论:葛根芩连汤中多种成分可通过多靶点、多通路机制治疗IBS-D,其可能通过PI3K-Akt、MAPK等信号通路降低炎症反应、改善内脏高敏感性,从而发挥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