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中左结肠动脉保留与否的效果评价

目的本文主要探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Left colicartery,LCA)与不保留左结肠动脉患者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回顾分析方法,收集我院普外科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收治的89例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是否保留左结肠动脉分为不保留左结肠动脉组(n=46)与保留左结肠动脉组(n=43)。保留组在肠系膜下动脉发出左结肠动脉分支的下方结扎,即保留了左结肠动脉分支;不保留组在肠系膜下动脉起始处结扎动脉,未保留左结肠动脉;比较保留组与不保留组的基线资料、术后并发症、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总淋巴结清扫数量、253组淋巴结清扫数、术后并发症、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游离结肠脾区数、保护性造口数、复发与转移数等观察指标。结果1.基线资料: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TNM分期、肿瘤距肛缘距离、BMI等方面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Laduviglusib价格学意义,具有可比性。2.围手术期情况:两组均顺利完成手术,保留组的术中出血量为(88.32±25.06)ml,不保留组的术中出血量为(96.96±27.15)ml,两组间差异具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留组的手术时间(251SGLT抑制剂.16±41.87)min,不保留组的手术时间(231.41±46.05)min,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保留组总淋巴结清扫数(12.95±3.63)枚,253组淋巴结清扫数(3.12±1.07)枚,不保留组总淋巴结清扫数(13.37±5.63)枚,253组淋巴结清扫数(3.41±0.96)枚,两组数据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游离结肠脾区、保护性造口等数据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短期并发症方面,保留组发生吻合口漏0例、切口感染2例、肠梗阻1例;不保留组发生吻合口漏6例、切口感染3例、肠梗阻2例,总体短期并发症数据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吻合口漏数据间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盆腔器官功能障碍相关并发症方面,保留组发生尿潴留1例、排便失禁3例,不保留组发生尿潴留2例、排便失禁5例,数据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3.两组患者随访6-30个月,其中保留组出现局部复发的例数为1例,远处转移的例数为1例,不保留组出现局部复发的例数为2例,远处转移的例数为4例,两组数据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直肠癌手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可以降低病人吻合口漏的发生率,总体短期并发症发生率rostral ventrolateral medulla也有所下降,可达到与高位结扎同样有效的淋巴结清扫程度与预后,虽然其手术时间较不保留左结肠动脉长,但不会影响患者术后恢复时间,对于盆腔器官功能的保护效果与高位结扎相同。手术中保留左结肠动脉的效果值得肯定,可进一步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