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颅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在特发性震颤中的临床应用分析

目的探讨经颅磁共振引导聚焦超声(MRgFUS)治疗特发性震颤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9月至2023年12月香港大学深圳医院神经医学中心神经外科行MRgFUS治疗的24例ET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年龄为(50.8±17.5)岁(24~78岁);病程为(22.8±13.9)年(6~50年)。术前右手震颤临床评定量表CRST[M(Q1,Q3)]评分为17.0(12.0,20.8),ET生活质量问卷(QUEST)评分为51.8(32.8,,6更多7.5)分。术前评估有效颅骨面积、颅骨密度比(SDR)以及有效阵元数量,分析其相关性。24例患者均选择丘脑腹中间核作为治疗靶点。观察并记录手术相关并发症。RAD001于术后第1天、1个月、3个月评估CRST评分并复查头颅MR;术后1、3个月评价QUEST评分;并计算两种评分的改善率。结果 24例患者的有效颅骨面积[(362.9±29.1)cm2]与有效阵元数量[M(Q1,Q3)为954(938,985)个]呈正相关关系(r=0.65,P=0.0006);SDR值为0.46±0.12。2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消融温度为(58.2±3.2)℃。震颤症状的治疗有效比例为24/24。24例患者术后1 financing of medical infrastructured MR显示毁损灶和周围水肿带的中心点与计划靶点精准吻合,位置无偏差。其中7例患者共出现15例次轻度不良事件,除1例患者的味觉改变和口角麻木未改善,其余患者症状均在术后1个月内缓解。24例患者的随访时间为3个月。与术前比较,术后1 d[M(Q1,Q3)为2.3(1.0,4.0)分]、1个月[3.0(0.8,5.3)分]、3个月[3.5(1.0,5.5)]CRST评分与术前比均有统计学差异;改善率分别为(86.6±9.7)%,(83.8±14.0)%,(80.6±18.3)%。与术前比较,术后1个月[33.0(17.0,47.0)分]、3个月[22.2(8.8,34.8)分]QUEST评分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改善率分别为(36.3±33.0)%、(55.3±29.5)%。24例患者术后规律随访颅脑MR,可见异常信号逐渐见效,提示水肿带渐吸收,毁损直径也逐渐缩小。结论 MRgFUS治疗ET可改善患者的震颤症状,手术相关并发症通常在术后1个月内缓解,该技术较为安全、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