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感缺失是多种精神障碍共有的核心症状之一,愉悦情绪加工异常是其背后的病理心理机制。然而,愉悦情绪加工是一个多维结构,包含期待与即时性愉悦情绪。Bucladesine细胞培养为理解不同情绪反应在精神分裂症谱系与抑郁症谱系障碍的共同和独特机制,从跨诊断和跨谱系的视角,基于网络分析的方法可以更深入探究奖赏期待与获取阶段的情绪反应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将有助于揭示不同精神障碍背后的情绪加工异常的本质。本研究共纳入821名被试,包括175名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n=115)或重性抑郁障碍(n=60)的临床患者,83名分裂型人格特质和110名亚临床抑郁个体以及394名健康对照,所有被试完成奖赏延迟任务。结果发现,相较于亚临床和健康对照,临床精神障碍患者在期待和获得奖赏时的愉悦体验显著下降,亚临床与健康对照的情绪反应特征类似,但亚临床个体的负性情绪在奖赏损失条件下显著增强。在精神分裂谱系,相对于健康对照,精神分裂患者在期待和获取阶段对奖赏刺激的愉悦感较低,并在奖赏损失和错失条件下也表Sensors and biosensors现出较低的负性情绪水平,表明其情绪反应普遍降低,但分裂型人格特质个体的期待和即时情绪与健康对照无显著差异,情绪体验相对完好。而在抑郁症谱系,抑郁患者对奖赏期待和获得的愉悦感显著减少,但对奖赏损失和错失引起的负性情绪体验与健康对照无显著差异,亚临床抑郁个体则在期待损失阶段的负性情绪显著高于健康对照。谱系间组间分析显示,两类精神疾病谱系下个体的期待和即时愉快情绪与健康对照相比显著下降,但抑郁谱系相较于精神分BYL719裂谱系,个体对奖赏损失的负性情绪更高。进一步基于网络分析结果发现,亚临床群体的期待和即时情绪反应的网络全局强度显著低于临床患者(S=1.509, p=.049)和健康对照(S=1.561, p=.013),表明其情绪反应之间的关联较低,其反应模式更不稳定且波动更强。此外,精神分裂和抑郁谱系的情绪反应的网络结构存在显著差异(M=0.551, p=.0005),与精神分裂谱系相比,抑郁症谱系在奖赏期待和即时阶段中的愉快情绪反应的连接强度较弱(t=-0.304, p=.032)。综上,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临床障碍患者的期待和即时愉悦情绪反应钝化,亚临床群体情绪反应间连接的不稳定性可能是转化为临床水平的高风险机制,而情绪反应特征存在跨谱系的特异性,抑郁症谱系相对于精神分裂症谱系障碍的愉快体验和动机之间连接模式的减弱可能是不同谱系障碍快感缺失的潜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