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除损伤呼吸系统外,COPD还可对机体多个系统产生不良影响,逐渐被视为以肺部疾病为主的全身性疾病,识别和治疗合并症已成为COPD患者综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肌肉减少症和衰弱是COPD患者常见的体能相关合并症,主要与长期缺氧、多重用药、疾病消耗、营养不良、缺乏运动和高龄等因素有关,导致COPD患者对不良健康事件的脆弱性增加。目前识别COPD患者合并肌肉减少症及衰弱的方法繁琐复杂并容易受主观因素影响,难以在临床工作中普及,寻找一种更便捷且客观准确的方法帮助及早识别COPD患者身体功能状态是当下研究热点。相位selleck产品角(Phase angle,PhA)是生物电阻抗分析(Bioelectrical impedance analysis,BIA)直接测量出的一个变量,是反映细胞数量、细胞膜完整性和细胞功能的指标,已在社区老年人、肝硬化、透析、癌症等人群中证实是判断肌肉功能和衰弱状态的有效指标,但在COPD患者中的研究有限。本研究主要通过BIA测量出COPD患者的PhA,探究PhA与COPD患者合并肌肉减少症及衰弱的相关性及其预测价值。目的:明确PhA与COPD患者肌肉质量及力量、躯体功能状态之间的相关性,为预测和诊断COPD患者合并肌肉减少症及衰弱寻找更加便捷、可靠的临床指标,为医护工作者更迅速、全面的对COPD患者进行身体状况评估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的COPD患者(n=180)。收集的资料有基本资料:年龄、性别、身高、体重、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营养指标:血清白蛋白(albumin,ALB)、前白蛋白(Prealbumin,PALB),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 second percentage of predicted,FEV1%pred),握力,6米步行速度,以及通过人体成分分析仪(In Body S10)测量得出的PhA、骨骼肌质量指数(Skeletal muscle mass index,SMI)、肌肉量、实际骨骼肌。根据亚洲肌肉减少症工作组(Asian working group for sarcopenia,AWGS)提出的肌肉减少症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非肌肉减少症组和肌肉减少症组;根据临床衰弱量表(The Clinical Frailty Scale,CFS)评估患者的衰弱情况,分为非衰弱组和衰弱组。本研究首先针对COPD患者合并肌肉减少症及衰弱的患病率进行分析;其次对肌肉减少症组与非肌肉减少症组、衰弱组与非衰弱组分别进行组间比较,分析各组在基本资料及其他资料之间的差异;之后分析PhA与评估肌肉健康状况等指标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究PhA与肌肉减少症及衰弱患病风险的关联性;趋势性检验明确PhA和肌肉减少症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最后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明确PhA对肌肉减少症及衰弱的预测价值。结果:1.本研究共纳入180例COPD患者,肌肉减少症的患病率为38.9%(n=70),衰弱的患病率为34.4%(n=62)。2.非肌肉减少症组和肌肉减少症组患者的年龄、体重、BMI、肺功能分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身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肌肉减少症组患者的FEV1%pred、6米步行速度、握力、SMI、肌肉量、实际骨骼肌、ALB、PALB均较非肌肉减少症组低,CRP、PCT较非肌肉减少症组高,PCT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0),其余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肌肉减少症组患者的PhA为4.81±1.04°,肌肉减少症组患者的PhA为3.67±0.6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3.非衰弱组和衰弱组患者的年龄、体重、BMI、肺功能分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身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衰弱组患者的FEV1%pred、6米步行速度、握力、SMI、肌肉量、实际骨骼肌、ALB、PALB均较非衰弱组低,CRP、PCT较非衰弱组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衰弱组患者的PhA为4.7(4.1,5.3)°,衰弱组患者的PhA为3.5(3.1,4.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Erdafitinib molecular weight001)。4.PhA与体重、BMI、FEV1%pred、肌肉量、实际骨骼肌、ALB、PALB呈正相关(P<0.05),与年龄、CRP、PCT呈负相关(P<0.05),均具有统计学Bio-based nanocomposite意义。5.PhA与肌肉减少症的诊断指标SMI(r=0.698,P<0.001)、握力(r=0.711,P<0.001)、6米步行速度(r=0.651,P<0.001)呈正相关,均具有统计学意义。6.PhA与使用CFS量表的衰弱得分呈负相关(r=-0.734,P<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hA与肌肉减少症、低SMI、低握力、低6米步行速度、衰弱均独立相关,且随着PhA的增加,发生肌肉减少症(OR=0.371,95%CI=0.198~0.696,P=0.002)、低SMI(OR=0.491,95%CI=0.279~0.864,P=0.014)、低握力(OR=0.444,95%CI=0.257~0.768,P=0.004)、低6米步行速度(OR=0.331,95%CI=0.191~0.576,P<0.001)、衰弱(OR=0.206,95%CI=0.098~0.432,P<0.001)的风险均降低。8.非肌肉减少症组、肌肉减少症前期组、肌肉减少症组、严重肌肉减少症组患者的PhA分别为4.75(4.10,5.60)°、4.50(3.93,4.88)°、4.10(3.50,4.55)°、3.40(2.85,3.75)°,四组PhA总体分布存在差异(J=-8.183,P<0.001)。其中非肌肉减少症组、肌肉减少症组、严重肌肉减少症组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肌肉减少症前期组与非肌肉减少症组、肌肉减少症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根据ROC曲线结果显示,PhA预测COPD患者合并肌肉减少症的最佳截断值为4.25°,特异度、灵敏度分别为66.4%、82.9%,曲线下面积为0.825(95%CI:0.765~0.886,P<0.001)。PhA预测COPD患者合并衰弱的最佳截断值为4.15°,特异度、灵敏度分别为73.7%、83.9%,曲线下面积为0.866(95%CI:0.812~0.919,P<0.001)。结论:1.肌肉减少症及衰弱在COPD住院患者中发生率高,合并肌肉减少症及衰弱的COPD患者身体机能较差、肺功能较差、营养状况较差、感染程度较重。2.PhA与评估肌肉质量及力量、躯体功能指标之间具有良好的相关性,与COPD患者合并肌肉减少症、衰弱的患病风险密切相关,并对早期合并肌肉减少症及衰弱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可能是辅助诊断COPD患者合并肌肉减少症及衰弱的良好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