淫羊藿主要类黄酮的提取及生物转化

淫羊藿是一种常用的中草药,其主要活性成分为类黄酮,包括朝藿定C(三糖基)、淫羊藿苷(双糖基)、宝藿苷Ⅰ(单糖基)、淫羊藿苷元(无selleck Wnt-C59糖基)等。淫羊藿类黄酮中多糖苷含量相对较高,但在体内的渗透性差,吸收不好;单糖苷或无糖苷selleckchem 3-MA黄酮吸收较好,但在淫羊藿中的天然含量通常较低,不能通过分离纯化等方法大量制备。因此,本文以淫羊藿为研究对象,在研究对其主要类黄酮进行提取纯化的同时,重点研究了利用酶将淫羊藿多糖基黄酮向单糖基或无糖基黄酮的转化,旨在建立一种有效制备高值黄酮的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淫羊藿中主要类黄酮的提取。建立液相色谱条件分析检测淫羊藿类黄酮。采用乙醇加热回流法进行提取,研究不同提取条件(乙醇浓度、固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对淫羊藿中主要类黄酮(淫羊藿苷、朝藿定C和宝藿苷Ⅰ)提取量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和正交实验优化,确定淫羊藿主要类黄酮最佳提取条件为:固液比1:25(w/v),乙醇浓度60%,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60 min。验证实验证明此工艺稳定可靠,三种黄酮的提取总量为25.44 mg/g。2、淫羊藿中主要类黄酮的分离纯化。采用大孔吸附树脂法进行分离纯化,通过静态吸附与解吸实验选用HPD100型大孔树脂对淫羊藿主要类黄酮(淫羊藿苷、朝藿定C和宝藿苷Ⅰ)Recurrent otitis media进行分离纯化,确定最佳纯化工艺为:上柱液质量浓度4 mg/ml,上样流速及洗脱流速均1 BV/h,3 BV30%乙醇溶液除去色素等杂质,6 BV的50%乙醇洗脱,得到朝藿定C和淫羊藿苷,两者总纯度由26.16%提升到77.14%,两者总得率为72.9%,再用3 BV的80%的乙醇溶液洗脱,得到宝藿苷Ⅰ,其纯度由1.93%提升到47.33%,得率为76.1%。3、淫羊藿类黄酮的生物转化。研究了蜗牛酶、α-L-鼠李糖苷酶和β-葡萄糖苷酶对朝藿定C和淫羊藿苷的生物转化。结果表明朝藿定C经过α-L-鼠李糖苷酶和β-葡萄糖苷酶双酶水解可制备宝藿苷Ⅰ,转化率为59.8%;经过α-L-鼠李糖苷酶和蜗牛酶双酶水解可制备淫羊藿苷元,转化率为17.8%。淫羊藿苷通过β-葡萄糖苷酶水解可制备宝藿苷Ⅰ,转化率为69%;通过蜗牛酶水解可制备淫羊藿苷元,转化率为38.6%。4、淫羊藿类黄酮的生物活性测定。采用DPPH法、ABTS法和羟自由基法比较四种淫羊藿黄酮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四种黄酮抗氧化活性与浓度存在正比例关系。淫羊藿苷元的抗氧化活性相对较强,然后依次为宝藿苷Ⅰ、淫羊藿苷和朝藿定C。通过滤纸片法比较四种淫羊藿黄酮的抑菌作用,结果发现宝藿苷Ⅰ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朝藿定C对两种菌均无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