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究沙库巴曲缬沙坦对冠心病(CHD)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管内皮功能和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sST2)、血浆肾素活性(PR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在广州新海医院确诊的104例CHD伴CH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2,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进行治疗)和对照组(n=52,采用缬沙坦治疗),均持续用药3个月。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分析两组心功能指标、血管内皮功能指标、血清sST2、PRA水平,同时记录两组出现疲倦、胃肠道不适、血管性水肿等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χ2=4.265,P=0.039)。治疗前,两组心功能指标[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管内皮功能指标[血管舒张功能(FMD)、内皮素-1(ET-1)、一氧化氮(NO)]、PRA、sST2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chmidtea mediterranea两组治疗3个月后LVEF、FMD、NO升高,LVE确认细节DD、LVESD、ET-1、PRA和s ST2降低,观察组变化更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关于疲倦、胃肠道不适、血管性水肿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31%,较对照组的36.54%GPCR & G Protein抑制剂更低(P<0.05)。结论:沙库巴曲缬沙坦可以明显降低s ST2、PRA水平,改善CHD伴CHF患者的心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