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用于甲状腺相关眼病的曲安奈德及霉酚酸酯缓释制剂的制备及评价

近年INCB018424来,纳米载药制剂凭借其组织渗透性强、生物膜粘附性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其不仅可以提高药物的溶解性、稳定性、靶向性,而且可以延长或控制药物的释放。聚乙二醇-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EG-PLGA)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是多种药物制剂的载体材料。甲状腺相关眼病(TAO)的经典药物治疗方式存在疗程内给药频繁、不良反应大、患者依从性差等问题。研发针对TAO的新型药物制剂可能改善治疗效果,实现特异、安全、高效的TAO治疗模式。本研究制备了分别携载TAO治疗药物曲安奈德(TA)及霉酚酸酯(MMF)的PEG-PLGA纳米缓释制剂,探讨了所制纳米颗粒(NPs)的最佳制备工艺及体外释放性能,并对拟用于TAO治疗的两种纳米缓释制剂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价。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以PEG-PLGA为原料,采用乳化溶剂挥发法分别制备曲安奈德纳米颗粒(TA-NPs)及霉酚酸酯纳米颗粒(MMF-NPs)。(2)以两种NPs的粒径大小、Zeta电位和包封率等为考察指标,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确定影响携载TA及MMF的PEG-PLGA纳米粒子(PEG-PLGA-NPs)制备因素的条件范围,并进行工艺优化。(3)在搅拌速度为300rpm的最优工艺条件下合成的携载TA及MMF的PEG-PLGA-NPs的粒径平均值分别为604nm、589nm,Zeta电位平均值分别为为-8.77mv及-6.92mv。TA-NPs的包封率平均值为47.66%,MMF-NPs的包封率平均值为16.52%,且经透射电镜(TEM)观察两者表面形貌均呈大小均一的球形。(4)体外释放实验表明,TA-NPs及MMF-NPs的药物初始释放率不高,且Bioresearch Monitoring Program (BIMO)能够持续平稳释放约3周以上,可达到缓释及控释的效果。(5)通过体外细胞毒性试验对携载TA及MMF的PEG-PLGA-NPs进行安全性评价发现,TA-NPs、MMF-NPs处理LGX818细胞培养组的细胞活力显著优于相应原料药物溶液处理组的细胞活力。本研究表明所制备的携载TA及MMF的PEG-PLGA-NPs制备工艺简单,具有优良的载药及缓释效果,安全性良好,与甲状腺相关眼病的临床用药治疗需求相一致,可作为一种潜在的TAO治疗药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