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胃合剂质量标准的建立和根除Hp的临床观察

目的:调查医院根除幽门螺杆菌(Hp)用药方案,了解中药在Hp根除治疗中的应用情况。建立中药制剂护胃合剂的质量标准。观察护胃合剂联合铋剂四联疗法在根除Hp方面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临床药师干预效果。方法:1.随机抽取某市四家医院2021年7月~2021年9月诊断为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处方各40张,自行设计表格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患者姓名、年龄、性别、就诊科室、诊断、用药情况、疗程、治疗费用、是否加用中药等。2.分析护胃合剂药味组成,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定性鉴别五倍子、白芍、甘草,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芍药苷的含量,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测定总多糖的含量。3.选择2021年10月~2022年10月在某三甲中医医院就诊有消化道症状,且~(13)C尿素呼气试验(~(13)C-UBT)检测阳性的患者。利用数字随机法分为:西药组(A组,铋剂四联疗法:PPI+铋剂+2种抗菌药物);中西药结合组(B组,铋剂四联疗法+护胃合剂);中西药结合+药师干预组(C组,铋剂四联疗法+护胃合剂+临床药师干预)。临床药师主要的干预措施为参与治疗方案制定、用药教育。观察指标:HpEmricasan供应商根除率、胃肠道症状(治疗前后,采用“GSRS胃肠道症状评分量表”进行评分)、药品不良反应情况、用药依从性(治疗前后,采用“Morisky服药依从性量表”进行评分)、满意度。结果:1.抽取四家医院(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三级乙等综合医院、三级甲等精神专科医院、三级甲等中医医院各一家)共SCH727965研究购买160张根除Hp的用药处方,消化科专科就诊率为75.63%;中药使用率为30.63%;西药四联疗法使用率为90.00%,三联疗法使用率为10.00%。2.护胃合剂定性鉴别五倍子、白芍、甘草,均与相应对照品色谱存在相同荧光斑点。含量测定每1m L护胃合剂含白芍以芍药苷(C_(23)H_(28)O_(11))计,最高为557μg/m L,最低为531μg/m L,平均值为544μg/m L;每1 m L护胃合剂含总多糖以葡萄糖(C_6H_(12)O_6)计,最高为6.30 mg/m L,最低为6.11 mg/m L,平均值为6.20 mg/m L。另测定三批样品检验结果在质量标准范围内。3.A组、B组、C组各纳入病例70例,最终各收集到有效病例56例,观察指标如下reactor microbiota:Hp根除率:三组的根除率分别为75.00%,89.29%,91.07%,其中B组明显高于A组(P<0.05),C组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肠道症状评分:治疗前三组患者的胃肠道症状评分分别为(7.38±2.01)、(7.75±2.11)、(8.07±1.9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的胃肠道症状改善率分别为96.43%、100.00%、100.00%,其中B组与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B组胃肠道症状改善率相同。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过程中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口腔金属味、腹痛、腹泻、头痛、皮疹、黑便、小便黄赤等不良反应。三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2.14%,16.07%,14.29%。其中B组明显低于A组(P<0.05),C组与B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依从性评分:治疗前三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评分分别为(2.30±0.97)、(2.41±0.97)、(2.29±1.0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提高率分别为57.36%、52.59%、81.25%其中C组明显高于B组(P<0.05),B组与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满意度评分:治疗后三组患者的满意度分别为85.71%、91.07%、100.00%,其中C组明显高于B组(P<0.05),B组与A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某市四家医院根除幽门螺杆菌方案以铋剂四联疗法为主,联合中药的占比较低,需加强根除幽门螺杆菌中药的研究使用。2.护胃合剂质量标准定性鉴别项为五倍子、白芍、甘草;含量测定项为芍药苷、总多糖。该质量标准稳定可靠、操作方便。3.护胃合剂联合铋剂四联疗法,在提高Hp根除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具有明显积极意义。加入临床药师干预,在提高用药依从性、提高患者满意度方面具有明显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