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观察心胃同治法调制Ⅳ方联合西药治疗痰阻心脉型冠心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6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黄浦分院中医内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痰阻心脉型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0例,按就诊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标准化治疗,观察组在西医标准化治疗基础上联用心胃同治法调治Ⅳ方治疗,2组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评定。比较2组治疗前后心绞痛症状积分、心绞痛分级此网站,治疗后心绞痛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心电图疗效,治疗前后血脂水平和血清纤维蛋白原(FIB)水平。观察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后心绞痛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6.7±1.4)分比(10.7±2.0)分、(5.8±1.2)分比(10.1±2.2)分],且观察组治疗后心绞痛症状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2组心绞痛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电图疗效显效率高于对照组[54.3%(19/35)比38.9%(14/36)](P<0.01),但心绞痛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心电图疗效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1.28±0.12)mmol/L比(1.22±0.11)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2.5±0.4)mmol/L比(2.7±0.3)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rotein Tyrosine Kinase抑制剂均P<0.05)。观察组治疗后FIB水平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过程中所有患者均未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皮疹等不良反应,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均未见明显异常。结论 心胃同治法调治Ⅳ方联合西药治疗痰阻心脉型冠心病心绞痛,在心电图疗效,降低LDL-C水平,升高HDL-C水平方面以及对FIB的抑制方device infection面优于单纯西药,且无明显不良反应。